一种以水蛭提取物为活性成分的中药肠溶口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648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水蛭药材为原料,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工艺提取得到活性成分。为了避免其中活性(多肽物质)成分在上消化道被各种消化酶、酸性物质破坏而失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制备成口服肠溶制剂,这些肠溶制剂包括肠溶片剂、肠溶胶囊剂、肠溶滴丸剂、肠溶软胶囊等。该制剂可用于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等症的治疗;也可用于预防深层静脉血栓的形成、血管成形术后的血管再闭塞等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以水蛭为原料,经一定的工艺提取得到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可用于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等症的治疗;也可用于预防深层静脉血栓的形成、血管成形术后的血管再闭塞等症状的各种肠溶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蛭属于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始载于我国《神农本草经》,俗称蚂蟥。中国药典收入了蚂蟥、日本医蛭、柳叶蚂蟥3种。中医认为它有破血、逐瘀、通经、利水道之功效。水蛭素是从水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肽,是水蛭提取物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分子量约7ku,含有65~66个氨基酸。水蛭素能与凝血酶以1∶1摩尔比结合,通过抑制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起到抗凝血的作用。同其他多肽、蛋白类药物相似,水蛭素口服后吸收少,药效差。吸收障碍包括药物本身的大分子量、低脂溶性以及被吸收部位的酶的降解、酸的水解等。但是其在胃中酶的降解、酸的水解使多肽物质发生结构变异和失活是最主要的原因。研究表明,水蛭素主要以内吞的方式在空肠与回肠部位被吸收。针对以上特性,我们开发了以水蛭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水蛭提取物的肠溶制剂,一方面既可以有效避免因胃液的作用而导致的各种水蛭素的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水蛭为原料,经一定的工艺提取得到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口服制剂为肠溶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水蛭为原料,经一定的工艺提取得到活性成分,制备而成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口服制剂为肠溶制剂。2.权利要求1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肠溶制剂可为肠溶片剂、肠溶胶囊剂、肠溶滴丸剂、肠溶软胶囊等任何可供口服的肠溶制剂。3.权利要求1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以下步骤(1)取水蛭药材,粉碎,适量水浸泡,加入维生素C-Na,调节pH在4.3-7.5之间,60℃回流提取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润德康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