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用端子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62479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断路器用端子盖,由上面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以及前面板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前面板由固定板和插板构成,所述的固定板与上面板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之间构为一体,所述的插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且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在固定板的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圆弧形槽,在插板的上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圆弧形槽,所述的第一圆弧形槽与第二圆弧形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槽。优点: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使用成本低,而且能提高断路器的防护等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用端子盖,是对现有断路器用端子盖结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同一壳架的断路器在选用不同的额定电流规格时,所选用的连接电缆规格不同, 传统的断路器端子盖,如图1所示,通常是由上面板1、左右两侧的侧板2以及前面板3围隔 而成,在前面板3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线电缆通过的孔4。上述端子盖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开设在前面板上用于供电线电缆通过的孔的大小可以根据电线电缆的 规格不同来调节,但由于所述的前面板为整体式结构,以及安装的需要,所开设孔的大小无 法满足断路器应有的防护等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使用成本低、能 适应不同规格电线电缆使用,且可以满足断路器应有的防护等级的断路器用端子盖。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断路器用端子盖,由上面板、左右两侧的 侧板以及前面板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前面板由固定板和插板构成,所述的固定板与上面 板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之间构为一体,所述的插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且上下活动地安装在 左右两侧的侧板上,在固定板的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圆弧形槽,在插板的上端部设置 有至少一第二圆弧形槽,所述的第一圆弧形槽与第二圆弧形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形成有至少 一个环形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侧板上分别设有凸台, 所述的插板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通过凸台与卡槽的嵌配而实现插板与左右两 侧的侧板之间的活动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凸台上形成有便于装配的第一斜 面,在所述的卡槽上形成有便于装配的第二斜面。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面板上开设有便于与断路器壳 架固定的第一连接孔。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面板的底部延设有用于将端 子盖安装到断路器壳架上去的起定位作用的至少一个柱形凸台。本技术由于将前面板分成固定和活动两部分,其中固定板为固定部分,而插 板为活动部分,通过沿固定板上不同的第一圆弧形槽与插板上相对应的第二圆弧形槽所切 出不同大小的孔,从而可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线电缆使用,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 强、使用成本低,而且能提高断路器的防护等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端子盖立体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简图。图3为图1的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应用例结构图图中1.上面板、11.第一连接孔、12.柱形凸台;2.左右两侧的侧板、21.凸台、 211.第一斜面;3.前面板、31.固定板、311.第一圆弧形槽、32.插板、321.第二圆弧形槽、 322.卡槽、3221.第二斜面;4.断路器壳架、41.第二连接孔、42.柱形孔;51.第一电线电 缆、52.第二电线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 均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 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一种断路器的端子盖,由上面板1、左右两侧的侧板2以及 前面板3构成,所述的前面板3由固定板31和插板32构成,所述的固定板31与上面板1 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2之间构为一体,所述的插板32位于固定板31的下方且上下活动地 安装在左右两侧的侧板2上,具体是在所述左右两侧的侧板2上分别设有凸台21,在所述 插板3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322,通过凸台21与卡槽322的嵌配而实现插板32 与左右两侧的侧板2之间的活动连接,同时为了方便凸台21与卡槽322的插接配合,在凸 台21上形成有第一斜面211,在卡槽322上形成有第二斜面3221。在所述固定板31的下 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圆弧形槽311,在所述插板32的上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圆弧形槽 321,所述的第一圆弧形槽311与第二圆弧形槽321的位置相对应。当选用不同规格的电缆 时,根据电缆外径尺寸,由第一圆弧形槽311与相对应的第二圆弧形槽321切出半圆形孔用 于供电线电缆通过。应用例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3,在所述的上面板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在所述的上面 板1的底部延设有用于将端子盖安装到断路器壳架上去的起定位作用的至少一个柱形凸 台12,柱形凸台12与断路器壳架4上的柱形孔42插配,第一连接孔11与断路器壳架4上 开设有的第二连接孔41相对应,通过螺钉在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1、第二连接孔41后将端 子盖固定在断路器壳架4上。为适应不同规格的第一、第二电线电缆51、52使用,可沿固定 板31上的第一圆弧形槽311与插板32上相对应的第二圆弧形槽321切出与第一、第二电 线电缆51、52直径相对应的孔。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用端子盖,由上面板(1)、左右两侧的侧板O)以及前面板C3)构成,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3)由固定板(31)和插板(3 构成,所述的固定板(31)与上面板 (1)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 之间构为一体,所述的插板(3 位于固定板(31)的下方且 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侧板( 上,在固定板(31)的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圆弧 形槽(311),在插板(3 的上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圆弧形槽(321),所述的第一圆弧形槽 (311)与第二圆弧形槽(321)的位置相对应且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用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两侧的侧板(2)上 分别设有凸台(21),所述的插板(3 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槽(322),通过凸台 (21)与卡槽(322)的嵌配而实现插板(3 与左右两侧的侧板( 之间的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用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上形成有便于 装配的第一斜面011),在所述的卡槽(32 上形成有便于装配的第二斜面(32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用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面板(1)上开设有便 于与断路器壳架固定的第一连接孔(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用端子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面板(1)的底部延设 有用于将端子盖安装到断路器壳架上去的起定位作用的至少一个柱形凸台(12)。专利摘要一种断路器用端子盖,由上面板、左右两侧的侧板以及前面板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前面板由固定板和插板构成,所述的固定板与上面板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之间构为一体,所述的插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且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侧板上,在固定板的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圆弧形槽,在插板的上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圆弧形槽,所述的第一圆弧形槽与第二圆弧形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槽。优点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用性强、使用成本低,而且能提高断路器的防护等级。文档编号H01H71/08GK201904285SQ20102067340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张洵初, 熊伟, 王炯华, 陈志刚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路器用端子盖,由上面板(1)、左右两侧的侧板(2)以及前面板(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3)由固定板(31)和插板(32)构成,所述的固定板(31)与上面板(1)以及左右两侧的侧板(2)之间构为一体,所述的插板(32)位于固定板(31)的下方且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左右两侧的侧板(2)上,在固定板(31)的下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圆弧形槽(311),在插板(32)的上端部设置有至少一第二圆弧形槽(321),所述的第一圆弧形槽(311)与第二圆弧形槽(321)的位置相对应且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洵初熊伟陈志刚王炯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