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木和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548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该药物由独活、防风、防己、香附、姜黄、蒲黄、没药、乌梅、血竭、海螵蛸、红花、地鳖虫、地龙等22味中草药制成。其制备工艺包括有炒煅、水煮、酒精浸泡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快速止痛功效及药物浸透力强的特点,对1-3度的烫烧伤症均有很好的疗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且无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烧、烫伤症在伤科中,是一种特殊性的病症,当人体受到烫火烧伤后,造成了人体的皮肤和肌肉细胞组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其症状表现有1.伤部表皮呈现出大面积红赤病状;2.伤部的表层皮肽起大小水泡症;3.造成伤部的表层皮肤呈现损烂性的脱落症状,严重的伤及人体较深的肌肉细胞组织;4.造成烧坏人体的表层皮肤和较深层的肌肉细胞,使烧坏死的伤部形成焦茧的皮层。而目前用于治疗此病症的同类药品比较多,有粉末剂型的,也有膏品剂型的,但治疗效果均不太理想,不能达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在用药中,由于药粉和膏药长时间留滞于伤口,造成伤口出现病变性腐烂化脓现象,而且对被烧成坏死的焦茧皮层也起不到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止痛且治愈率高的治疗烧、烫伤的外用药物,并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药物主要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独活1~20、 防风1~48、 防己1~8、 香附1~12、白芷1~80、 姜黄1~20、 蒲黄1~20、没药1~80、乌梅1~20、 海螵蛸1~12、大黄1~40、地龙1~20、地鳖虫1~20、冰片1~20、 红花1~40、血竭1~120、天南星1~20、石灰乳1~40、三七1~20、当归1~12、地榆1~40、 金果榄1~2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上述中草药中的蒲黄炒煅至半黄半黑色、乌梅炒煅至黑存性(即呈黑色,并保持原药性,下同)、海螵蛸炒煅至黑存性、地龙炒煅至黄色、地鳖虫炒煅至黄色;2.将经炒煅后的蒲黄、乌梅、海螵蛸、地龙、地鳖虫及其余的中草药分别研成粉末,备用; 3.将上述粉末状的独活、防风、防己、香附、白芷、天南星、大黄、当归、地榆、金果榄共10味药混合后加水煮沸,然后再加入红花、姜黄、蒲黄、没药、地龙、地鳖虫六味药继续煮沸,再加入三七、血竭、乌梅、海螵蛸四味中药文火继煮,使药物呈粥样液体状即可退火冷却。4.将冰片与石灰乳加入上述经冷却的粥样液体药物中,搅拌混匀。5.用浓度为75%~95%的酒精浸泡上述粥样液体药物,酒精与粥样液体药物的体积比为10∶1,浸泡时间为10~20天;6.最后将经浸泡后的药物过滤、去除药渣后即得本专利技术产品,其剂型为“酊剂”制品。本专利技术配方中的蒲黄、没药有活血祛瘀功效,防已可利水消肿,姜黄可行气破瘀积,红花可活血通经,三七可散瘀定痛,独活、当归、防风和天南星可达到活血祛风、通经解郁结的功效,大黄可泻伤症的热毒,金果榄可治伤后的肿毒,冰片可开窍散郁,白芷可消肿排脓,没药、血竭可达到治伤生肌,乌梅、海螵蛸、石灰乳、地榆可达到治伤收敛、加快生肌功效,加入的酒精可使本产品具有消毒、抗病毒功效。本专利技术具有快速止痛及快速散瘀消肿的功效;对被火烧伤、皮肤被烧成焦茧的皮层,具有很强的浸透力,能浸透过焦茧的皮层,及时的发挥药物疗效;对1-3度的烫火烧伤伤后1-3天内使用最有效,轻度的伤症可在5-7天内达到基本治愈、且无伤疤后遗症,较重度的伤症可在7-15天达到基本治愈。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从1985年至今,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800多例烫烧伤病人,有效率达99%,且98%以上的伤症无疤痕后遗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均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原料来源广,成本低,且无副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配方中所用的原料均采用常见的中草药,药源丰富、易于取得。配方中各味中草药原料的属性及功效如下1.独活别名肉独活、川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或毛当归A.pubescens Maxim.的根。其味辛、苦,性温、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手足挛痛,浸膏对动物有镇静、催眠镇痛作用。2.防风别名关防风、青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其味辛、甘,性微温,祛风、胜湿止痛,治风寒感冒头痛、目眩、风寒、湿痹、骨节痛、破伤风、浸剂对兔有解热作用。3.防己别名汉防己、白木香。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根。其味苦、辛,性寒,利水消肿、祛风除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有镇痛、解热、抗炎功效,对箭毒样横纹肌有松弛作用及降压作用。4.香附别名香附子、莎草根。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块茎。其味辛、微苦、甘平,具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功效,治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流浸膏对动物的离体子宫能抑制收缩,弛缓子宫肌的紧张,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有镇痛作用。5.白芷别名香白芷、九步香、金鸡爪。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formosana Boiss.的根。其味辛,性温,具祛风解表、散湿止痛、消肿排脓功效。治感冒风寒、头痛、牙痛、眉棱骨通、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痛疽疮痔、皮肤瘙痒、毒蛇咬伤。6.姜黄别名黄姜。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块茎。其味辛、苦,性温,具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功效。治胸胁疼痛、风湿脾痛、闭经痛经、跌打损伤,煎剂有镇痛作用。7.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或宽叶香蒲T.latifolia L.的花粉。其味甘、平,具活血祛瘀、止痛功效。8.没药别名末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 ehrenbergianum Berg.茎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其味苦、平,具活血行瘀、止痛、生肌功效。治跌扑伤痛、脘腹疼痛、风湿脾痛、痈疽肿痛、经闭痛经,水浸剂对茧色毛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含油树脂部分能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血胆固醇含量,防止斑块形成。9.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的果实。其味酸、平,具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功效。10.海螵蛸别名乌鰂鱼骨乌贼鱼。为乌贼科动物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或针乌贼S.andreana Steenstrup的骨状内壳。其味咸,微温,具收剑止血、固精止滞、制酸功效。治疮疡湿疹、创伤出血。11.大黄别名川军、将军、锦纹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Bheum palmatum L.、大黄R.officinale Baill.或鸡爪大黄R.tanguticum Maxim.et Regel的根茎。其味苦,性寒,具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功效。12.地龙别名蚯蚓。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的干燥全体。其味咸,性寒,具清热镇痛、通络利尿、平喘、降压功效,治高热狂燥、关节疼痛、水肿高血压。13.地鳖虫别名蟇虫、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雌虫的干燥全体。其味咸,性寒,有泻毒、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功效,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闭经、产后瘀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独活1~20、防风1~48、防己1~8、香附1~12、白芷1~80、姜黄1~20、蒲黄1~20、没药1~80、乌梅1~20、 海螵蛸1~12、大黄1~40、地龙1~20、地鳖虫1~20、冰片1~20、红花1~40、血竭1~120、 天南星1~20、石灰乳1~40、三七1~20、当归1~12、地榆1~40、 金果榄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独活1~20、 防风1~48、 防己1~8、 香附1~12、白芷1~80、 姜黄1~20、 蒲黄1~20、没药1~80、乌梅1~20、 海螵蛸1~12、大黄1~40、地龙1~20、地鳖虫1~20、 冰片1~20、 红花1~40、血竭1~120、天南星1~20、 石灰乳1~40、三七1~20、当归1~12、地榆1~40、 金果榄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的剂型为酊剂型。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原料按重量份配比为独活1~20、 防风1~48、 防己1~8、 香附1~12、白芷1~80、 姜黄1~20、 蒲黄1~20、没药1~80、乌梅1~20、 海螵蛸1~12、大黄1~40、地龙1~20、地鳖虫1~20、冰片1~20、 红花1~40、血竭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和
申请(专利权)人:李木和黄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