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春明专利>正文

发射式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341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射式捕捉器。本捕捉器由阻挡网、布网弹、发射器组成。布网弹置于阻挡网口,发射器以辐射态发射布网弹,带动阻挡网扑向捕捉物。可在水、陆、空中使用,作为研究动物试验的动物扑捉器,御防野兽伤害的防身器以及公安部门捕捉罪犯的武装器械。(*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mission trap

Emission type trap. This trap by blocking network, network, missile launcher. Net stop bullet is arranged in the network port, the transmitter in the radiation emission net play, drive the barrier net toward the catch.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in water, land and air, and is used as an animal catching device for studying animal experiments, a self-defense device for preventing the damage of the wild animals and an armed device for capturing the criminals by the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具,突出的是警具中的电警棍。公知的警具,捕具中有电警棍及电警棍与催泪瓦斯弹的组合——带出射气体的电警棍,将电警棍的击触距离延长。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有电击又可以出射线网捕捉裹围目标的捕具。本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以动力分别推动数颗“布网弹”,在导向器的作用下以辐射态(分散态)从发射器口飞出,将一张网团缩置于数颗“布网弹”辐射面积中心,“布网弹”用引线与一张网对应角连结,“布网弹”飞行中带出线网并逐渐使网面展开,当网面触及到目标时,网线及与“布网弹”连接的引线拉扯“布网弹”,使“布网弹”挠目标旋转,带动网面裹围目标,在发射器体内及外壳部安置电警棍之逆变器,变压器、电池及触击丝等电器,产生电棍功能,并在网面,网纲及“布网弹”的连线安置通电导线,使电能可以达到网面,随网面飞行,扩张电击面积和运行电击体,也可在“布网弹”内安置变压器,将电警棍输出的高、中压再次升高,送到网面上的电导体上。本新型的优越效果是具有电击,网捕双功能,便携、体积小使用方便(多支弹簧分别蓄能,省力,无辅具要求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发射式捕捉器发射前的组装图,图2是捕捉网结构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该装置包括扑捉网、发射器、电击器部分。见附图1、2。图中捕捉网部分由布网弹(11)、扑捉网(14)及网纲(17)组成。图中16为网纲穿越孔。布网弹(11)外表面制有一些钩翅,中心有通孔,尾部有系绳孔。某个布网弹(11)弹体可由升压变压器制成,外表有绝缘和防撞击壳,布网弹(11)连置于网口四角或多角处。布网弹(11)由发射器发射,以辐射态从发射器口射出带动扑捉网飞向被扑物。(近离地面的布网弹的辐射方向只是向左前、右前方向辐射)。网张开后同网一直向前运动,触物后布网弹带动网体收缩容积。扑捉网(14)由高强度丝线制成。十分一左右的网线由导电金属制成,以分布传导升压变压器产生的高压电。网纲(17)末端挂置于发射器。网纲、网面在发射前收缩于发射器贮网筒(10)内。网纲(17)体上附有通电导体。图中发射器部分由手柄(3)、扳机(5)、卡挡(8)、导向柱(7)、推动弹簧(6)、贮网筒(10)、防护壳(9)、防尘盖(13)组成。逆变器、变压器等电棍电路(4)、电池(2)、电击开关(1)、触击丝(12)等组成电击器部分。手柄内(4)、(2)、(1)及触击丝(12)使发射器防护壳(9)局部具有电棍功能。手柄内的电器由开关(1)控制可以通过网纲(17)上的电导线向扑捉网输出低压或高压电流,高压电可直接进入扑捉网导电体,低压电经布网弹(11)内的升压变压器进入扑捉网导电体。发射器以推动弹簧(6)的推力通过多根导向器(导向柱7)将布网弹(11)以辐射态向外射出,布网弹由绳引拖扑捉网飞出。本新型的推动弹簧(6)套在导向柱(7)外,卡挡(8)置于导向柱内,并与导向柱可伸出和缩回卡挡面。多根导向柱(7)上近端部呈弧曲状,柱端切线与发射器纵向成40°角左右。导向柱(7)为空心管并开有能使卡挡(8)的卡挡面伸出的开口,卡挡面向前越过开口可进入导向柱(7)管内。卡挡(8)呈钩针状,杆体具有抗弯弹性。柄部开槽卡于板机(5),方齿轮状扳机(5)置于手柄(3)上,卡止卡挡(8)纵向运动。卡挡(8)与扳机(5)相互的接触面为斜面,以利扳机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射式捕捉器,有电池(2),逆变器、变压器(4),防护壳(9),开关(1)及电触击丝(12),其特征是防护壳(9)内装有捕捉网(14),网纲(17),布网弹(11),导向柱(7)。推动弹簧(6),卡档(8),外壳手柄部位有发射板机(5),保险、电击及电压分配开关(1),移动发射板机(5),卡档(8)放开,推动弹簧(6)将布网弹(11)推动,经导向柱(7)导向,以辐射态射出壳内,带出捕捉网及网纲,捕捉网逐渐展开,飞行撞击裹围目标,捕捉网发射前团缩置于发射器壳内,网角的引线与几颗布网弹连结,几颗布网弹沿导向柱下压弹簧蓄能,卡档(8)卡止布网弹限制能量释放,导向柱(7)上端的切线方向互相呈辐射状,捕捉网(14)及网纲(17)上附有导电体,捕捉网射出后,若将电压分配开关(1)移动,发射器内电压通过网纲向捕捉网输送。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射式捕捉器,有电池(2),逆变器、变压器(4),防护壳(9),开关(1)及电触击丝(12),其特征是防护壳(9)内装有捕捉网(14),网纲(17),布网弹(11),导向柱(7)。推动弹簧(6),卡档(8),外壳手柄部位有发射板机(5),保险、电击及电压分配开关(1),移动发射板机(5),卡档(8)放开,推动弹簧(6)将布网弹(11)推动,经导向柱(7)导向,以辐射态射出壳内,带出捕捉网及网纲,捕捉网逐渐展开,飞行撞击裹围目标,捕捉网发射前团缩置于发射器壳内,网角的引线与几颗布网弹连结,几颗布网弹沿导向柱下压弹簧蓄能,卡档(8)卡止布网弹限制能量释放,导向柱(7)上端的切线方向互相呈辐射状,捕捉网(14)及网纲(1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李春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