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8512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摇椅,该摇椅架上具有上连接座、可分离地连接在上连接座下方的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向下辐射出至少三个下支腿,每个下支腿的上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座上,下连接座向上辐射出多个上支腿,每个上支腿的下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下连接座上,一个上支腿与一个下支腿相转动连接。要折叠该摇椅架时,分离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向上合拢多个上支腿,在连动作用下,多个下支腿也向下合拢,则摇椅架被折叠成束状,上下支腿合拢转动幅度大,所以摇椅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手拿携带和存放。(*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摇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2008年7月23日授权公告的技术专利(公开号 CN201088296)中公开了这样 一 种可折叠的摇椅,该摇椅包括座椅本体、用于 支撑座椅本体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弧形底座、位于弧形底座上方的支撑腿, 弧形底座的前部具有限定件,该限定件与支撑腿的前部相转动连接,支撑腿的 后部与座椅本体相转动连接,在限定件与支撑腿的前部之间、支撑腿的后部与 座椅本体之间均设有锁定机构。要折叠摇椅时,解锁锁定机构,支撑腿相对于 限定件向下转动,座椅本体相对于支撑腿向下转动,支撑腿、限定件、座椅本 体相收拢,则完成折叠,由于折叠时涉及的转动关节少,并且各部件的转动收 拢幅度小,所以折叠后摇椅的体积很大,不便于携带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摇椅,该摇椅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 带和存放。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摇椅,包括 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摇椅架、设在所述摇椅架上用于将所述摇椅架锁定于 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摇椅架具有上连接座、可分离地连接在所述上连接 座下方的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向下辐射出至少三个下支腿,每个下支腿的上 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座上,所述下连接座向上辐射出多个上支 腿,每个上支腿的下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连接座上, 一个上支腿与一 个下支腿相转动连接。所述锁定机构设在所述上连接座和所述下连接座之间,该锁定机构包括开设 在所述上连接座上的锁槽、设在所述下连接座上用于钩住所述锁槽的锁钩。所述上下连接座分别辐射出四个上下支腿,所述四个上下支腿均匀分布在所 述上下连接座的周边。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当该摇椅从打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时,解锁锁定机构,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相分离,向上合拢多个 上支腿,在连动作用下,多个下支腿也向下合拢,则摇椅架被折叠成束状,上下 支腿合拢转动幅度大,所以摇椅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手拿携带和存放,在进行大 批量运输时,由于摇椅折叠后体积小,可以显著降低运输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的透视图; 附图2为本技术处于半折叠状态时的透视图; 附图3为本技术处于完全折叠状态时的透视附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显示了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锁定 机构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参见附图l-3所示, 一种可折叠摇椅,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摇椅 架1、设在摇椅架1上用于将摇椅架1锁定于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2,附图1显 示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下的摇椅架1的结构,该摇椅架1具有上连接座3、可分 离地连接在上连接座3下方的下连接座4,上连接座3向下辐射出至少三个下支 腿6,每个下支腿6的上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上连接座3上,本实施例中, 上连接座3的上部具有圆柱形基体35,从该圆柱形基体35往下上连接座3的直 径逐渐减小,上连接座3上圆柱形基体35的圆周边缘上开设有四个凹槽38,该 四个凹槽38在圆周边缘上相等间距间隔排列,上连接座3上辐射出四个下支腿6, 一个下支腿6的上端部伸入一个凹槽38内,下支腿6与上连接座3的转动连接 点在凹槽38内,上连接座3上从圆柱形基体35向下延伸出中间部39,上连接座 3的中间部39在与凹槽38相对应的位置上也开设有凹槽31,圆柱形基体35上 的凹槽38与中间部39上的凹槽31相连通,形成了用于供下支腿6上下转动的 下支腿转动空间,当然,上连接座3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的结构来实现上述与下支 腿6的连接方式,下支腿6的上端部连接在上连接座3上,下端部抵在地面上, 四个下支腿6的下端部与地面相抵触,可以起稳定支撑整个摇椅的作用。下连接 座4向上辐射出多个上支腿7,每个上支腿7的下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下连接座4上,本实施例中,下连接座4的下部具有圆柱形基体45,从该圆柱形基体 45往上下连接座4的直径逐渐减小,下连接座4上圆柱形基体45的圆周边缘上 开设有四个凹槽48,该四个凹槽48在圆周边缘上相等间距间隔排列,下连接座 4上辐射出四个上支腿7, 一个上支腿7的下端部伸入一个凹槽48内,上支腿7 与下连接座4的转动连接点在凹槽48内,下连接座4上从圆柱形基体45向上延 伸出上部49,该上部49的顶表面与上连接座3上中间部39的底表面相配,便于 两表面的紧密贴合,下连接座4的上部49在与凹槽48相对应的位置上也开设有 凹槽41,圆柱形基体45上的凹槽48与上部49上的凹槽41相连通,形成了用于 供上支腿7上下转动的上支腿转动空间,类似的,下连接座4也可采用其他结构 来实现上述与上支腿7的连接方式。上支腿7的上部用于连接布套(图中未示出), 该布套的四个角分别连接在四个上支腿7上,在摇椅架1出于完全打开状态时, 布套被四个上支腿7张开,用于承载儿童。 一个上支腿7对应于一个下支腿6, 形成了一个支腿单元8,在每个支腿单元8中,上支腿7与下支腿6在合适的位 置上相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的轴杆可以采用铆钉等常见结构。上支腿7与下支 腿6可以采用直杆或者弧形杆或者其他常见的杆件结构。图4示出了摇椅架1上的锁定机构2,该锁定机构2用于将摇椅架1中的各 部件在打开状态下稳定地锁定,本实施例中,锁定机构2设在上连接座3和下连 接座4之间。参见图2或图3,上连接座3从中间部39向下延伸出大致呈圆柱形 的锁定部33,该锁定部33的周边缘上开设有一圈锁槽34,当然该锁槽34也可 以不在锁定部33的整个周边缘上延伸,可以只为一个锁孔,设计成一圈锁槽34 主要出于加工的方便以及外形的美观,下连接座4的上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接纳锁 定部33的锁孔43,锁孔43的空腔延伸在上部49和圆柱形基体45内,锁孔43 内安装有锁钩44,锁钩44的钩头部勾在上连接座3的锁槽34内,用于稳定地连 接上连接座3和下连接座4,锁钩44可转动地安装在下连接座4的圆柱形基体 45的内侧壁上,锁钩44与圆柱形基体45的底壁通过弹簧46相连接,在圆柱形 基体45与上部49相交处有开口 47,锁钩44的端部伸出开口 47形成供人手操作 的操作部。当要解锁锁定机构2时,向下按动锁钩44的操作部,克服弹簧46的 弹性阻力,锁钩44发生转动,锁钩44的钩头部脱离锁槽34,则锁定部33与锁 孔43可相分离,即上连接座3与下连接座4可相分离。该锁定机构2也可以采 用其他常见的结构来实现,如锁销与锁槽的配合、锁舌与锁孔的配合。进一步来 说,锁定机构2也可以设在摇椅架1上其他部件之间,如锁定机构2设在上支腿7与下支腿6之间,或者上支腿7与上连接座3或下连接座4之间等等,即锁定 机构2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上支腿7、下支腿6、相紧密配合的上连接座3与下连 接座4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即可。参见图1-4,在摇椅架1处于打开状态时,上连接座3上的锁定部33插入在 下连接座4的锁孔43内,锁钩44的钩头部勾在上连接座3的锁槽34内,上连 接座3上中间部39的底表面与下连接座4上上部49的顶表面均呈水平设置,该 两表面可以紧密贴合,上连接座3与下连接座4稳固地连接,则在每个支腿单元 8中,上支腿7、下支腿6、连接在一起的上连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摇椅,包括具有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摇椅架、设在所述摇椅架上用于将所述摇椅架锁定于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椅架具有上连接座、可分离地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座下方的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向下辐射出至少三个下支腿,每个下支腿的上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上连接座上,所述下连接座向上辐射出多个上支腿,每个上支腿的下端部可上下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下连接座上,一个上支腿与一个下支腿相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