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计量不同地域与立地等级林地双元价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8390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计量不同地域与立地等级林地双元价位的方法计算方法,它是涉及对公益林和商品林林地资产评估的动态显示。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森林资源统计单位林地资源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各种相关要素,获取各相关参数,在择定的基本公式基础上考虑商品林、公益林不同投资效果、林地差异、立地指数、地区差异、物价变动等因素研究双元林地价位的计算方法如公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估测方法未考虑林地的特殊性等多种因素,无法科学准确认定林地价位,对林地主观定价,给林地市场带来极大混乱、因而阻滞了林地生产力的正常发挥,现实的林业经济活动亟需科学的评估林地价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方法,它是涉及对公益林和商品林林地资产评估的动态显示方法。
技术介绍
林地,即林业用地的简称,是林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础性资源,它既是林业发展重要的物质财富,又是林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资产,它具有使用价值且可作为交换和经营对象,将林地资产纳入资产化管理已成为必然。林地,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面貌出现的物质财产,则必须体现出其价值,并按价值规律进入生产经营过程,其价值也必须具有科学的度量标准,才能保证林地资产规范有序地参与经济活动的运作。随着林业改革的深入,尽管林地流转现象早已自发地频频出现,但由于目前只采用了一些简单的估测计算方法,而未将涉及林地生产力的多种特殊性因素考虑进去,无法对林地的价值进行科学准确的认定,导致种种流转都是在管理者、当事人的主观臆断作价或是作标底无据的拍卖式喊价中进行的,类似每公顷林地使用期50年租赁价仅7.5元,或每公顷林地年租金达25万元的反差极大的现象曾屡屡出现,不仅完全扭曲了林地价值的真谛,而且极大地阻滞了林地生产力的正常发挥,也给林地市场带来极大混乱,这就是说,现实的林业经济活动亟需有科学的林地价位,这就要求对林地进行正确的价值计算后,对林地资产进行正确的定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不同地域和立地等级下能够动态显示分林种、树种之林地评估双元价位数列的计量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传统的估测方法未考虑林地的特殊性等多种因素,无法科学准确认定林地价位,对林地主观定价,给林地市场带来极大混乱、因而阻滞了林地生产力的正常发挥,现实的林业经济活动亟需科学的评估林地价位的问题。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调研分析对一定区域内森林资源统计单位林地资源作土类、土质调查,同时搜集相应地域的历史物价水平、营林和木材生产工艺及管理、木材价格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各种相关要素;b、获取各参数第i年投入的营林生产直接费用Ci,包括投入的全部费用; 现实林分第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Au,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税费、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现实林分第a年、第b年的间伐收入Da、Db;经营周期u;年均营林生产间接费用V,包括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实验费、调查设计费、基层生产单位管理费、场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利率P;c、在多种林地资产评估计算公式中,择定如下基本公式Bu=Au+Da(1+P)u-a+Db(1+P)u-b+...-Σi=1nCi(1+P)u-i+1(1+P)u-VP]]>d、在考虑商品林、公益林不同投资效果、林地差异、立地指数、地区差异、物价变动基础上研制林地价位的计算方法如下Bu=GDEK1K2K3±K4]]>R=Bu*P公式中Bu为林地评估值,地区差异系数D、物价变动指数G、立地指数系数E、修正系数K1、K2、K3、K4;其中K1指单位林地其它效用的年均净收益与单位林地培育森林的年均净收益的比值;K2指宏观影响系数;K3指地域间市场平均价格与数表价位之差的三分之一;K4指以距离为特征的交通条件影响系数;R为林地年平均地租,P为林地投资收益率。由权利要求1计量方法所得林地价表见说明书实施例后附表,其中各参数为Bu为林地评估值;R为林地平均地租收益;G为物价变动系数;Ia、Ib、Ic、IIa、IIn、IIc、IIIa、IIIb、IIIc为三等九级立地等级系数。3、优点及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的估测方法(未考虑林地的特殊性等多种因素)无法科学准确认定林地价位,对林地主观定价,给林地市场带来极大混乱而极大地阻滞了林地生产力的正常发挥,现实的林业经济活动亟需科学的评估林地价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将利率、生产的各种直接费用和生产的各种间接费用及间伐收入等均考虑在内,同时在实际使用时结合,地区、立地、物价等变动因素后,可以对林地的价位进行准确的评估,通过本专利技术,准确认定林地的实际价位后,改变了人们将林地作为自然资源并可无偿使用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起到端正人们对林地的认识,逐步使全社会树立起林地的价值观念,客观地评定了不同区位、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树种林地、不同时点的价位,并为林地级差的价值差异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便于体现区位优势和优质优价;可以加速推进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进程;可以促进人们珍惜每一寸林业用地,不断提高林业用地的利用水平、生产力及周转速度,并且可以在林地资产评估、林地资产核算及林地资产使用权有偿转让等林业经济活动中,可以为不同时点不同林地的合理价位计算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用以下技术文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组在不同地域(市、县、区)和立地等级(Ia-IIIc)下能够动态显示分林种、树种之林地评估双元价位(Bu指林地价值、R指年租金)数列的计量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以辽宁沈阳辉山地区的东方林场(地区差异系数为1.00、立地等级为IIb、面积为100亩)为例进行计算,东方林场种植的为落叶松人工林,林龄为25年,均以亩为单位进行计算a、获取各参数每年投入的营林生产直接费用Ci,包括投入的全部费用,单位为元(人民币);C1=60.36元;C2=14.85元;C3=9.89元;C4~C25均为4.93元;现实林分第15年主伐时的纯收入Au,Au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税费、木材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Au=1020元;现实林分第8年、第20年的间伐收入D8=58.66元、D20=108.24元;经营周期为u为25年;年均营林生产间接费用V,V包括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实验费、调查设计费、基层生产单位管理费、场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V=2.5元;利率P,以计算时国家所定林业贷款利率为准,取P=5%;b、按如下公式对林地价值进行计算在实际使用上述公式时应结合地区、立地、物价等变动因素进行计算,各地区差异可以通过地区差异系数来确定,其依据多年来各地级市物价水平统计资料,经测算得出各地级市的统计平均数,如以辽宁为例,以省会沈阳为基数,确定系数为1.000,再测算其他各市的系数如大连市1.014,鞍山市0.984,抚顺市0.950,本溪市0.927等;根据土种、土质、土层、坡度、坡位、含水等指标因子,将林地的立地等级系数划分为3等9级。即Ia、Ib、Ic、IIa、IIb、IIc、IIIa、IIIb、IIIc共9个等级,在本例中,取K1=1.024;K2=1.016;K3=1.113;K4=0.086;Bu=GDEK1K2K3±K4]]>=1020+5866×(1+5%)25-8+10824×(1+5%)25-20-]>=203.36*1.1024*1.016*1.113*(1-0.086)=215.23元所得计算值Bu=215.23元,即为所计算林地的价值,R=215.23/25=8.61元/亩·年,应用本专利技术计算方法得到的林地双元价值得到社会一致认可。根据本专利技术讲计量方法计算的辽宁省地区的林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计量不同地域与立地等级林地双元价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a、调研分析:对一定区域内森林资源统计单位林地资源作土类、土质调查,同时搜集相应地域的历史物价水平、营林和木材生产工艺及管理、木材价格等资料,进行 研究分析,确定各种相关要素;b、获取各参数:第i年投入的营林生产直接费用C↓[i],包括投入的全部费用;现实林分第u年主伐时的纯收入A↓[u],指木材销售收入扣除采运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税费、木材 经营的合理利润后的部分;现实林分第a年、第b年的间伐收入D↓[a]、D↓[b];经营周期u;年均营林生产间接费用V,包括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实验费、调查设计费、基层生产单位管理费、场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率P;c、在多种林地资产评估计算公式中,择定如下基本公式:***d、在考虑商品林、公益林不同投资效果、林地差异、立地指数、地区差异、物价变动基础上研制林地价位的计算方法如下:***公式中:B↓[ u]为林地评估值,地区差异系数D、物价变动指数G、立地指数系数E、修正系数K1、K2、K3、K4;其中K1指单位林地其它效用的年均净收益与单位林地培育森林的年均净收益的比值;K2指宏观影响系数;K3指地域间市场平均价格与数表价位之差的三分之一;K4指以距离为特征的交通条件影响系数;R为林地年平均地租,P为林地投资收益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安陈珂殷有李利国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铭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