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7230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缆,其特征是: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在导体上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缆芯;在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和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拉强度高,可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其阻燃性能好、耐老化、耐紫外线、耐臭氧侵蚀,可有效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为太阳能光伏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提供了保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是太阳能光伏电缆
技术介绍
相关研究表明,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 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在一些应用场合中,太阳能光伏电缆需要在屋顶结构的锐边上布线,需要承受压 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以及强力冲击。已有技术中还没有为适应这些性能的专用太 阳能光伏电缆。如果以常规电缆作为替代,则因电缆护套强度不够可能导致电缆绝缘层受到损 坏,从而影响整个电缆的使用寿命,甚至引起短路、火灾等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加强型太阳能光伏电 缆,为太阳能光伏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提供保障。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太阳能光伏电缆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在所述导体上 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无 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和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采用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可提高电缆抗拉强度;在敷设、维护和使 用期间可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保护电缆不被损坏,有效延长电 缆的使用寿命,为太阳能光伏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提供了保障。2、本技术采用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有效提高了电 缆的阻燃性能,耐老化、耐紫外线、耐臭氧侵蚀。3、本技术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和弯曲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内护套层、4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5外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1,在导体1的外层、由内向外依次设 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3、不锈钢丝编织 加强层4和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5。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缆,其特征是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1),在所述导体(1)上设置 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无 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3)、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4)和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 烃外护套层(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缆,其特征是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在导体上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构成缆芯;在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和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本技术抗拉强度高,可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其阻燃性能好、耐老化、耐紫外线、耐臭氧侵蚀,可有效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为太阳能光伏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提供了保障。文档编号H01B7/04GK201893159SQ20102065366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刘忠亮, 石学军 申请人: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光伏电缆,其特征是:采用第5种软铜导体(1),在所述导体(1)上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2)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内护套层(3)、不锈钢丝编织加强层(4)和无卤低烟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亮石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复兴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