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5784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椅,包括一对第一支腿、一对与第一支腿枢接的 第二支腿,该对第二支腿可相对该对第一支腿收合或展开。该对第一支腿之间 设有一靠背,该靠背两侧分别具有套接部,套入各第一支腿并适于沿第一支腿 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该对第一支腿 上设有分别使该靠背停留于该第二位置的止挡部。当折叠椅处于收合状态时, 靠背可位于较低的第一位置而节省空间,当折叠椅处于使用状态时,靠背可位 于较高的第二位置而提升舒适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椅,尤其涉及一种靠背可升降的折叠椅。
技术介绍
曰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折叠椅大多具有互相枢接的一对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 依靠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的收合与展开实现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的转换。第一 支腿顶部设有靠背。为了保证使用者的舒适程度,靠背都具有足够的高度。然而在 折叠椅折叠后处于收纳,或者是成批折叠椅进行运输时,过高的靠背会占用额外的 空间,增加运输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椅,其在折叠 状态时靠背可处于较低的高度而占用较小空间,而在展开使用时靠背可升至较高的 高度而增进舒适度。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折叠椅,包 括一对第一支腿、 一对与第一支腿枢接的第二支腿,该对第二支腿可相对该对 第一支腿收合或展开。该对第一支腿之间设有一靠背,该靠背两侧分别具有套 接部,套入各第一支腿并适于沿第一支腿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其 中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该对第一支腿上设有分别使该靠背停留于该第二位 置的止挡部。在上述的折叠椅中,所述各套接部分别具有一顶缘,当所述靠背位于该第 一位置时各第一支腿的顶端顶抵各顶缘。在上述的折叠椅中,所述各止挡部为自各第一支腿内向支腿外壁凸伸的弹 性止位,所述靠背的各套接部上具有与该弹性止位配合的止位孔。在上述的折叠椅中,所述各第一支腿顶端分别设有一顶盖,各顶盖具有插3入各第一支腿内的嵌入部,所述弹性止位设于该嵌入部上。在上述的折叠椅中,所述各套接部分别包括包围第一支腿整个外周的套管 部和部分包围第一支腿外周的套槽部,其中套管部邻近所述靠背下缘,套槽部 邻近所述靠背上缘。在上述的折叠椅中,所述靠背位于该第一位置时的下缘与该折叠椅收合时 坐垫的上缘平齐。在上述的折叠椅中,所述靠背具有一手持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传统折叠椅相比,既具有节省 收纳和运输空间,降低费用的优点,又兼具舒适度。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椅的靠背部分的立体分解图。图2A、图2B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椅处于收合状态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图3是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其中靠 背仍处于第一位置。图4A、图4B、4C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后视图及侧视图,其中靠背已上升至第二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其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椅立体图,其中以分解图 方式示出靠背部分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椅100,包括一对第一支腿101 及102、 一对第二支腿103及104、坐垫105、以及靠背106。第一支腿101、 102与第二支腿103、 104相互枢接,坐垫105架设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 第二支腿可相对第一支腿收合或展开,使整个折叠椅100处于收合状态或展开 状态。两第一支腿101、 102之间设有靠背106。靠背106设计成可沿第一支腿101、 102升降的结构。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靠背106的两侧分别具有套接部111及112,此套接部111及112分 别从靠背104两侧的上缘延伸到下缘。套接部111及112适于分别套入各第一 支腿101、 102并适于沿第一支腿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是否包围第一支 腿的整个外周,套接部111可进一步分为邻近靠背下缘的套管部llla和邻近靠 背上缘的套槽部lllb。其中套管部llla包围第一支腿的整个外周,而套槽部 lllb则包围第一支腿的部分外周。类似地,套接部112分为套管部112a和套 槽部112b。主要由套管部llla、 112a起支承作用。然而这并非作为限定,在 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套接部lll、 112分别可仅由套管部llla及112a组成。参照图2A、 2B所示,当折叠椅处于收合状态时,靠背106可处于两第一 支腿上的第一位置,此时第一支腿IOI、 102分别进入至套接部111、 112的套 槽部lllb及112b,并且各第一支腿的顶端顶抵套接部11K112的各顶缘lllc、 112c。当靠背106位于该第一位置时,靠背下缘较佳地是坐垫105的上缘平齐, 以最大限度的节省高度,降低空间的占用。参照图3所示,当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时,靠背106仍处于第一支腿的第一 位置,靠背的高度较低。参照图图4A-4C所示,当折叠椅处于展开状态时,可将靠背106由第一位置 上拉至更高的第二位置,此时第一支腿IOI、 102的顶端与套接部111、 112的 套管部llla、 112a的顶缘平齐,而未进入套槽部。通过设于第一支腿上的止挡 部,可以使靠背106稳定地停留在第二位置。在一实施例中,以第一支腿101 为例,其顶端设有一顶盖101a,该顶盖具有插入各第一支腿内的嵌入部101b, 止挡部是设于嵌入部101b上并自第一支腿101内向支腿外壁凸伸的弹性止位 101c。相应地,在靠背的各套接部上(具体来说是套管部llla、 112a上)设有 与各弹性止位101c配合的止位孔llld。类似地,支腿101也具有类似的顶盖。 当靠背106被拉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支腿上的弹性止位将从对应的止位孔中弹 出,以阻挡靠背的进一步拉升或者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出,处于第一支腿第二 位置上的靠背106明显具有更高的高度,因而可以提升入座者的舒适度。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通过调整套接部111、 112(尤其是起支承作 用的套管部llla、 112a)的长度以及止挡部的位置,达到所需的设计高度及支 承强度。另外,靠背106还可具有一手持部114,以便于进行上述的拉升操作。 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 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椅,包括一对第一支腿、一对与第一支腿枢接的第二支腿,该对第二支腿可相对该对第一支腿收合或展开,该对第一支腿之间设有一靠背,其特征在于, 该靠背两侧分别具有套接部,套入各第一支腿并适于沿第一支腿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其中 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 该对第一支腿上设有分别使该靠背停留于该第二位置的止挡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折叠椅,包括一对第一支腿、一对与第一支腿枢接的第二支腿,该对第二支腿可相对该对第一支腿收合或展开,该对第一支腿之间设有一靠背,其特征在于,该靠背两侧分别具有套接部,套入各第一支腿并适于沿第一支腿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该对第一支腿上设有分别使该靠背停留于该第二位置的止挡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套接部分别具有一顶缘, 当所述靠背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各第一支腿的顶端顶抵各顶缘。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止挡部为自各第一支腿 内向支腿外壁凸伸的弹性止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梅耶斯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工贸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