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防震安全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920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钢制防震安全柜。其结构包括背板、门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其特点是,背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均固定在加强框架上,所述加强框架由侧框架及若干横梁构成,若干横梁均固定在两个侧框架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制防震安全柜,具有设计合理、更加安全牢固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钢制防震安全柜
技术介绍
随着抗震知识的推广普及,更多的人了解到在发生地震时,可以藏身家中或办公室中的柜子里。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钢制柜主要由背板、侧板等板材固定加工而成,虽然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空间,但由于其强度不够,所以抗震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全牢固的钢制防震安全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制防震安全柜,包括背板、门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其特点是,背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均固定在加强框架上,所述加强框架由侧框架及若干横梁构成,若干横梁均固定在两个侧框架之间。所述侧板由内护板及装饰外侧板构成,内护板和装饰外侧板分别固定在侧框架内外两侧,在装饰外侧板上开有通气栅孔,在内护板上设有通气侧窗。在安全柜中下部固定有座椅,在安全柜顶部设有照明灯及报警器,照明灯及报警器与蓄电池及控制开关电连接,蓄电池和控制开关均设置在座椅下面。本技术的钢制防震安全柜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 增加了加强框架结构,承受外力的能力大大提高,抗震效果更为理想;(二) 分别在内护板和装饰外侧板上设置通气栅孔和通气侧窗,既能保证了新鲜空气的流入,又可以避免地震时含尘气体的涌入;(三) 设置座椅、照明灯及报警器,既人性化,又利于内部躲避人员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附图说明附图1是钢制防震安全柜的结构示意附图2是图1所示钢制防震安全柜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钢制防震安全柜,主要由背板l、门板2、侧板、顶板3、底板4、加强框架、座椅5、照明灯6及报警器7构成。其中,侧板由内护板8及装饰外侧板9构成;加强框架由侧框架10及横梁11构成。横梁11固定在两个侧框架10之间构成安全柜的加强框架。内护板8和装饰外侧板9分别固定在恻框架10的内外两侧,在装饰外侧板9上开有通气栅孔12,在内护板8上设有通气侧窗13。背板l、门板2、顶板3及底板4分别固定在加强框架的后侧、前侧、顶端及底端。座椅5固定在安全柜的中下部,其固定端与侧框架10固定连接。照明灯6固定在顶板3上,报警器7固定在侧板上部,与照明灯6和报警器7电连接的蓄电池和控制开关14均固定在座椅5下面。日常生活中,本技术的钢制防震安全柜可以用来存放资料、衣物等,并可以存放适量的可长期存放的食品;地震发生时,无法赶到空旷地带的人可以及时躲避到安全柜内;震后,躲避人员可自已出安全柜,也可打开报警器向外界人员发出求救信号。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钢制防震安全柜,包括背板、门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背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均固定在加强框架上,所述加强框架由侧框架及若干横梁构成,若干横梁均固定在两个侧框架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防震安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由内 护板及装饰外侧板构成,内护板和装饰外侧板分别固定在侧框架内外两侧,在 装饰外侧板上开有通气栅孔,在内护板上设有通气侧窗。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制防震安全柜,其特征在于,在安全柜中下 部固定有座椅,在安全柜顶部设有照明灯及报警器,照明灯及报警器与蓄电池 及控制开关电连接,蓄电池和控制开关均设置在座椅下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钢制防震安全柜。其结构包括背板、门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其特点是,背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均固定在加强框架上,所述加强框架由侧框架及若干横梁构成,若干横梁均固定在两个侧框架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钢制防震安全柜,具有设计合理、更加安全牢固等特点。文档编号A47B55/00GK201299299SQ20082017416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钧河 申请人:山东金诺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制防震安全柜,包括背板、门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其特征在于,背板、侧板、顶板及底板均固定在加强框架上,所述加强框架由侧框架及若干横梁构成,若干横梁均固定在两个侧框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