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康祥专利>正文

翻板式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3122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翻板式地漏,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翻板式地漏密封面易残留污渍,造成密封不严密的问题。本翻板式地漏,包括一个呈筒状的主体,主体的上端口设有面板,下端口铰接有在重力作用下能与下端口形成密封的密封板,在主体外侧设有壳体,主体的下端口的内呈锥形,即为锥形面一,所述的密封板的外缘上呈与锥形面一相配合的锥形,即为锥形面二。它采用在下端口的内沿处密封且内沿呈锥形,于是能够防止污渍残留在密封面上。本翻板式地漏具有密封性高、免清洗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卫生设备,特别是 一种翻板式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安装于室内外排水管道的端口处,用来防止害虫、臭 气等从排水管道中溢出,避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目前,公知的地漏有很多种,结构也都有所不同,但都存在 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1、浮球式水封型地漏利用一个塑料 球来封闭排水口,密封效果不理想,水分蒸发导致浮球无法浮起, 密封失效,时间久了以后还要清理。2、跳板式地漏结构不大合 理,所用跳板材料的密封不严密,效果不理想,有的带水封的还 容易让头发缠住跳板形成密封失灵,达不到密封的效果。3、偏心 块式地漏密封不严密,销钉十分容易损坏,容易造成失效,使 用寿命不长。4、磁铁式地漏用两片磁铁相吸来密封,磁铁在污 水中的磁力不如在空气中稳定,而且地表水水质很恶劣,如刷地 等原因,污水中会含有一些铁质杂质会吸附在磁铁上,逐渐积累, 就会造成密封垫无法闭合,另外由于地球大磁场的作用,磁力也 会逐渐衰减,时间久就失去性能。5、活塞式地漏利用两组次论 带动活塞起到上下密封的作用,单实际密封性能不好,而且结构 过于复杂,需要经常清理和维护。6、弹簧式地漏用弹簧拉伸密 封垫来密封,由于弹簧是硼铁制成,易锈蚀,时间久了以后,弹 性逐渐失去,直至折断失效,使用寿命短。还例如,中国专利文 献曾公开了 一种翻板式防反地漏中国专利号ZL200620028362. 2;授权公告号CN2883511Y,包括呈碗状凹槽结构的本体,槽的底部为下水口,本体上盖有网状地漏盖,阀 门体为锥形扣在地漏本体的上端口,其底部设有下水底孔,环状 吊耳固定在阀门体的下部,隔味翻板扣在阀门体的下水孔上,隔 味翻板的尾端铰接在环状吊耳上并设有配重块。此结构的密封面 在阀门体的下水底孔的底面上,平行与地漏盖的密封面很难被冲 洗到,而当小量污水进入地漏时,污渍很容易粘在密封面上,随 着时间的推移,污渍积累到一定量时,不及时清洗就会出现密封 不严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 一种免清洗、密封效果好的翻板式地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翻板式 地漏,包括一个呈筒状的主体,主体的上端口设有面板,下端口 铰接有在重力作用下能与下端口形成密封的密封板,在主体外侧 设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的下端口的内呈锥形,即为 锥形面一,所述的密封板的外缘上呈与锥形面一相配合的锥形, 即为锥形面二。本地漏的密封面在主体的下端口的内沿上且具有锥度,于是 污渍在水的冲刷和重力作用下会流入下水管道中,哪怕是微量残 留在密封面上也不会影响密封,再者待下一次冲刷时也会将残留 污渍冲入下水管道中,于是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再久,也不会出 现大量污渍残留在密封面上。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锥形面一和锥形面二均呈台 阶状。台阶状的锥形面相互配合能够产生多个密封面,避免只有 一个密封面时,密封面上残留有微量污渍造成密封不严密的情况。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密封板与主体处于密封状态 时,密封板的下表面与主体的下端口的端面齐平。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密封板包括板体和固连在板 体上的重块。板体与下端口配合形成密封,自然状态下重块能使 在板体与下端口处于密封状态。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锥形面二位于板体的外缘上。 板体的外缘均与主体的下端口形成密封,从而成为全密封。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板体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 支撑体和包裹在支撑体外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层,所述的重块 与支撑体固连且为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支撑体和重块均采用工程塑料ABS材料制成;所述的橡胶材料为EPDM材料。EPDM材料是三 元乙丙橡胶改性品种,具有很高的热塑性和弹性,于是密封板可 以通过二次成型生产而成。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主体的下端口具有翻边,所 述的锥形面一位于翻边的内沿上;所述的重块铰接在翻边的外沿 上。此结构能使铰接点远离出水口,避免污水中的头发缠绕在铰 接点上,造成密封板转动不灵活。此结构还能使主体的下端口的 管壁更厚,从而使下端口更不易变形,还可以设计更宽的锥形面。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密封板倾斜设置,铰接点位 于最高点。由于倾斜设置,污水最先将密封面的最低点压开,于 是密封板被冲开的角度是根据进水量自动调节的,于是污水每次 都能够冲洗密封面,从而防止了污渍残留在密封面上,同时此结 构还具有排水速度快的特点。在上述的翻板式地漏中,所述的主体与壳体通过螺纹连接, 壳体呈筒状。通过螺纹连接可以调节高度,还可以在螺纹连接处 形成防水槽,避免安装本地漏时施工不规范而造成楼下用户渗漏 的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翻板式地漏将密封面设置在本体的下端 口的内沿上,密封面呈锥形,所以密封面不会残留住污渍,从而具有密封性高和免清洗的优点。密封板采用两层结构,外层的密封层采用EPDM材料制成,所以能够大大的提高密封性。密封板倾斜设置,使得每次排污水都实现清洗密封面的功能,杜绝了污渍 残留在密封面上。将交接点设置在远离出水口的翻边上,杜绝了 头发等污渍缠绕在交接点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翻板式地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翻板式地漏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翻板式地漏的密封板的俯视图。 图4是本翻板式地漏的密封面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主体;la、锥形面一;2、面板;3、密封板;3a、 锥形面二; 4、壳体;5、翻边;6、重块;7、板体;7a、密封层;7b、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本翻板式地漏包括主体l、面板2、密封板3 和壳体4。具体的说,主体1呈筒状,在主体1的上端口设有面板2, 面板2呈网状,能够防止大的杂物等东西掉入主体1内。主体1 的下端口呈倾斜状且在端口处具有向外翻的翻边5,翻边5的内 沿呈锥形;在下端口翻边5的最高处的外沿上铰接设有密封板3, 密封板3在自然状态下在重力作用下能与翻边5的内沿锥形面形 成密封,形成密封时翻板的下表面与翻边5的下端面齐平。由于 下端口呈倾斜状于是与其配合形成密封的密封板3也处于倾斜状 态,密封板3的最高点铰接在下端口的最高点处。再由于密封板3的倾斜设置,于是在排水中最先排水处始终位于密封板3的最 低处。主体1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呈筒状的壳体4,通过螺纹连接 可以调节高度,还可以在螺纹连接处形成防水槽,避免安装本地 漏时施工不规范而造成楼下用户渗漏的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板3包括板体7和重块6,重块6 上具有通孔,通过通孔重块6可以铰接在主体1的翻边5上。板 体7的外缘呈台阶状,台阶平面和板体7的上下表面之间均形成 锥形面二 3a。板体7包括支撑体7b和密封层7a,支撑体7b和重 块6固连在一起且为一体式结构,支撑体7b和重块6均采用工程 塑料ABS材料制成,通过注塑成型得到一体式结构。在支撑体7b 外包裹有由EPDM材料制成的密封层7a,密封层7a可以通过二次 成型生产而成。如图4所示,锥形面一 la包括两个平面和两个锥面,板体7 的上表面和台阶平面与锥形面一 la的两个平面相配合,台阶平面 和板体7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式地漏,包括一个呈筒状的主体(1),主体(1)的上端口设有面板(2),下端口铰接有在重力作用下能与下端口形成密封的密封板(3),在主体(1)外侧设有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的下端口的内呈锥形,即为锥形面一(1a),所述的密封板(3)的外缘上呈与锥形面一(1a)相配合的锥形,即为锥形面二(3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康祥
申请(专利权)人:赵康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