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1970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包括中间制有隔板的壳本体,并且该 壳本体的内腔经隔板分割有第一母线室和第二母线室,第一母线室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 相并联的第一主母线,第一主母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隔离开关;第二母线室上部配设有 至少二个相并列的第二主母线,第二主母线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隔离开关,并且该第二隔 离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端相串联;第二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断路 器手车,该断路器手车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流互感器,并且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能与外 部负载电缆相连接;采用配套双母线的配比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便捷;每组母线分 别控制有单独设置的隔离开关,实现了在不切断总电源的同时也可进行维修处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开关的
,特别涉及一种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金属封闭双母线开关设备,在同一面开关柜内采用一组工作母线与一 组备用母线,工作或备用是任意的,双母线结构,当一组母线故障时,通过开关柜上的 隔离开关进行切换到另一组母线,能不停电进行母线转换,但不能进行不停电检修故障 母线。影响供电的可靠性。如专利号为ZL03217915.4的中国技术专利《气体绝缘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公告号为CN2662506Y)就是此类设计;主要由断路器、隔离开关、 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组成,三相共箱,封闭在充有六氟化硫的箱体内;隔离和接地开 关可以为两组以上,来实现线路的双母线布置及其它方案的布置。可外置电压互感器、 避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 便捷、运行高效的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包括 中间制有隔板的壳本体,并且该壳本体的内腔经隔板分割有第一母线室和第二母线室, 第一母线室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联的第一主母线,第一主母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隔离开关;第二母线室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列的第二主母线,第二主母线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隔离开关,并且该第二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端相串联;第二 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断路器手车,该断路器手车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流互感器,并 且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能与外部负载电缆相连接。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壳本体为金属构件体;上述的第一主母线至少为三个,并且每一第一主母线 下部配装有第一套管体,上述的第一套管体下部均配置有第一分支母线。上述的第一隔离开关包括有第一动触头和第一静触头,该第一动触头与上述的第一 分支母线相连接。上述的第一隔离开关配装于第一母线室内,并且该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静触头配设 有导线体;上述的第二主母线至少为三个,并且每一第二主母线下部配装有第二套管体, 该第二套管体下部均配置有第二分支母线。上述的第二隔离开关包括有第二动触头和第二静触头,该第二动触头与上述的第二 分支母线相连接;并且第二静触头与导线体的另一端相连接。上述的第二隔离开关配装于第二母线室内;上述的导线体中间段套装有第三套管体,并且该第三套管体固定于上述的隔板上。上述的断路器手车包括有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第三静触头一端与第二隔离开 关的第二静触头之间配设有第三分支母线。上述的第四静触头一端与电流互感器之间配设有第四分支母线,上述的电流互感器配装于第二母线室内。上述的断路器手车还包括有能控制第三静触头和第四静触头通断的启闭车轮,并且 该启闭车轮滑动配装于第一母线室内。上述的第一隔离开关还包括有第一启闭闸刀,相应地,上述的第二隔离开关还包括 有第二启闭闸刀;上述的壳本体上安装有操作机构,并且该操作机构均与第一启闭闸刀、 第二启闭闸刀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中间制有隔板的壳本体,并且该壳本体的内腔经 隔板分割有第一母线室和第二母线室,第一母线室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联的第一主 母线,第一主母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隔离开关;第二母线室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列 的第二主母线,第二主母线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隔离开关,并且该第二隔离开关的另一端 与第一隔离开关的另一端相串联;第二隔离开关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断路器手车,该断路 器手车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流互感器,并且该电流互感器的另一端能与外部负载电缆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配套双母线的配比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便捷;每 组母线分别控制有单独设置的隔离开关,解决了单组母线维修时的快速性,以及实现了 在不切断总电源的同时也可进行维修处理,提高了日常运行的高效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图标号说明如下壳本体l,隔板ll,第一母线室12,第二母线室13,第一主母线2,第一套管体21,第一分支母线22,第一隔离开关3,第一动触头31, 第一静触头32,导线体33,第三套管体34,第一启闭闸刀35,第二主母线4,第二套 管体41,第二分支母线42,第二隔离开关5,第二动触头51,第二静触头52,第二启 闭闸刀53,断路器手车6,第三静触头61,第四静触头62,第三分支母线63,第四分 支母线64,启闭车轮65,电流互感器7,外部负载电缆8,操作机构9。本技术实施例,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包括中间制有隔板11的壳本体1, 并且该壳本体1的内腔经隔板11分割有第一母线室12和第二母线室13,第一母线室 12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联的第一主母线2,该第一主母线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隔离 开关3;第二母线室13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列的第二主母线4,第二主母线4的下 端连接有第二隔离开关5,并且该第二隔离开关5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离开关3的另一端 相串联;第二隔离开关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断路器手车6,该断路器手车6的另一端连 接有电流互感器7,并且该电流互感器7的另一端能与外部负载电缆8相连接。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壳本体l为金属构件体;第一主母线2至少为三个,并且 每一所述的第一主母线2下部配装有第一套管体21,第一套管体21下部均配置有第一 分支母线22。第一隔离开关3包括有第一动触头31和第一静触头32,该第一动触头31与第一 分支母线22相连接。第一隔离开关3配装于第一母线室12内,并且该第一隔离开关3 的第一静触头32配设有导线体33;第二主母线4至少为三个,并且每一第二主母线4下部配装有第二套管体41,第二套管体41下部均配置有第二分支母线42。第二隔离开关5包括有第二动触头51和第二静触头52,该第二动触头51与第二 分支母线42相连接;并且第二静触头52与导线体3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隔离开关5 配装于第二母线室13内;导线体33中间段套装有第三套管体34,并且该第三套管体 34固定于隔板11上。断路器手车6包括有第三静触头61和第四静触头62,第三静触头61 —端与第二 隔离开关5的第二静触头52之间配设有第三分支母线63。第四静触头62 —端与电流互 感器7之间配设有第四分支母线64,电流互感器7配装于第二母线室13内。断路器手车6还包括有能控制第三静触头61和第四静触头62通断的启闭车轮65, 并且该启闭车轮65滑动配装于第一母线室12内。第一隔离开关3还包括有第一启闭闸刀35,相应地,第二隔离开关5还包括有第 二启闭闸刀53;壳本体1上安装有操作机构9,并且该操作机构9均与第一启闭闸刀35、 第二启闭闸刀53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配套双母线的配比结构,其结构简单,维护便捷;每 组母线分别控制有单独设置的隔离开关,解决了单组母线维修时的快速性,以及实现了 在不切断总电源的同时也可进行维修处理,提高了日常运行的高效性能。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己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 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1、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包括中间制有隔板(11)的壳本体(1),并且该壳本体(1)的内腔经所述的隔板(11)分割有第一母线室(12)和第二母线室(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封闭式双母线开关装置,包括中间制有隔板(11)的壳本体(1),并且该壳本体(1)的内腔经所述的隔板(11)分割有第一母线室(12)和第二母线室(13),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母线室(12)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联的第一主母线(2),所述的第一主母线(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隔离开关(3);所述的第二母线室(13)上部配设有至少二个相并列的第二主母线(4),所述的第二主母线(4)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隔离开关(5),并且该第二隔离开关(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隔离开关(3)的另一端相串联;所述的第二隔离开关(5)的另一端还连接有断路器手车(6),该断路器手车(6)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流互感器(7),并且该电流互感器(7)的另一端能与外部负载电缆(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