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属于古建筑改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克服现有经改造的古建筑花格木窗存在的不足进行的进一步完善,主要特点是在透明材料板的一端上下设置有轴的玻璃合页旋转机构,需要要擦洗时,只要将压条拿掉,就可开启旋转透明材料板,很容易擦洗灰尘,通过在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既可隔断水路,又对风的入侵起到阻档作用,通过加宽窗下框,并成下坡面结构,在窗下框的下面还设置隔水凹槽,有利于隔断水路,基本上解决了墙体返潮引起室内霉变的可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保持古建筑花格木窗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古建筑花格木窗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属于古建筑改造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古建筑中的花格木窗由于结构因素存在防风、防雨效果差,因而 其隔热、保温的效果相应也差,例如木窗上的花格部分需要用白纸糊 上后来挡风雨和遮视线,这与现代建筑中的窗户相比,显然其防风、 防雨的效果很差,又如传统木窗框外边加工成关封限位,只能限位, 不能防风雨,窗上的雨水滴下后,通过下坎往里淌到室内;再如古式 窗的窗框宽度小于墙宽(5寸墙),窗子上淌下来的雨水必然流淌到墙 上,连续下雨就会引起室内返潮、霉变;为了将古代文明和现代社会 结合起来,在很多老城改造中,遵循一条既要保留原有的古建筑风格, 又要融入现代生活气息的修旧如旧的原则。因此,人们在花格木窗的 改造中采用玻璃或其它相关的透明材料板固定设置在花格的内侧,这 种结构的改变确实有利于防风、防雨和采光,因而提高了隔热、保温 的效果。但这种结构的改变又带来不方便清洁的弱点,因为花格一侧 的玻璃很难清洁;而且传统花格木窗的窗扇与窗框的配合不严密,带 来严重的透风漏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解决目前在 古建筑花格木窗改造中产生的有关不足,通过本技术使古建筑花 格木窗提高了防风、防雨效果、从而提高了隔热、保温节约能源效果的基础上更加有利于防风、防雨和方便清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古建筑花格木 窗结构,包括花格窗扇与窗框,花格窗扇内侧包括压条的玻璃或其它相 关的透明材料板,其特征是,花格窗扇内侧的玻璃或其它相关的透明材 料板的一端上下设置旋转机构;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 条,窗框的下框窗台宽于墙体宽度。 旋转机构采用有轴玻璃合页。 压条一侧具有凸台,凸台与花格周边的槽配合。 窗框的下框窗台外部为下坡面,下框窗台的下面有一隔水凹槽。 本技术是克服现有经改造的古建筑花格木窗存在的不足进行 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在透明材料板上下设置有轴玻璃合页,需要擦洗 时,只要将压条拿掉,就可通过旋转开启透明材料板,很容易擦洗灰 尘,通过在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既可隔断水路, 又对风的入侵起到阻档作用,通过加宽窗下框,并成下坡面结构,在 窗下框的下面还设置隔水凹槽,有利于隔断水路,基本上解决了墙体 返潮引起室内霉变的可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保持古建筑花格 木窗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古建筑花格木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窗扇花格内侧透明材料板一端设置旋转机构 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中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的结 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中窗下框结构示意图中,l窗扇花格,2透明材料板,3压条,4玻璃合页,5窗框, 6凸凹关封槽条,7下坡面,8隔水凹槽,9窗扇,IO下框窗台。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窗扇花格1内侧的玻璃或其它相关的透明材料板2的一端上下设 置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采用有轴玻璃合页4。压条3 —侧具有凸台, 凸台与窗扇花格l周边的槽配合。如图2所示,本技术窗框5与 窗扇9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6,窗框5的下框窗台10宽于墙体 宽度。窗框5的下框窗台IO外部为下坡面,下框窗台10的下面有一 隔水凹槽8。权利要求1、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包括花格窗扇与窗框,花格窗扇内侧包括压条的玻璃或透明塑料板,其特征是,花格窗扇内侧的玻璃或透明塑料板的一端上下设置旋转机构;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窗框的下框窗台宽于墙体宽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其特征是,旋 转机构采用有轴玻璃合页。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其特征是,压 条一侧具有凸台,凸台与花格周边的槽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其特征是窗框 的下框窗台外部为下坡面,下框窗台的下面有一隔水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属于古建筑改造
,本技术是克服现有经改造的古建筑花格木窗存在的不足进行的进一步完善,主要特点是在透明材料板的一端上下设置有轴的玻璃合页旋转机构,需要要擦洗时,只要将压条拿掉,就可开启旋转透明材料板,很容易擦洗灰尘,通过在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既可隔断水路,又对风的入侵起到阻档作用,通过加宽窗下框,并成下坡面结构,在窗下框的下面还设置隔水凹槽,有利于隔断水路,基本上解决了墙体返潮引起室内霉变的可能,本技术结构简单,在保持古建筑花格木窗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古建筑花格木窗的实用性。文档编号E06B9/01GK201310290SQ200820160939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宾 夏 申请人:宾 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古建筑花格木窗结构,包括花格窗扇与窗框,花格窗扇内侧包括压条的玻璃或透明塑料板,其特征是,花格窗扇内侧的玻璃或透明塑料板的一端上下设置旋转机构;窗框与窗扇的接触边镶配凸凹关封槽条,窗框的下框窗台宽于墙体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宾,
申请(专利权)人:夏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