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724 阅读:4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蜗牛捕捉器,包括:作为陷阱的容器,其上端的内口边缘涂有盐颗粒层;通过金属杆与容器上端固定连接的位于容器上方的开口金属环;位于容器之内的电极;以及连通开口金属环和电极的电源,其电压范围为3~6V。还可进一步包括一与电极相连的小型高电压发生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还可以克服用农药进行防治贝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nail tra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nail catcher, including: as a trap in the mouth of the upper edge of the container, coated with a grain of salt layer; through the metal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tain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ainer located above the opening of the metal ring electrode located within the container;; and a power supply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metal ring and electrode, the voltage the range is 3 to 6V.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rther comprise a small high voltage generator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obvious effect, etc., and can also be us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shellfish to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
本技术属于捕捉害虫的捕捉器,特别涉及一种蜗牛捕捉器
技术介绍
陆生贝类是一种无脊椎动物。陆生贝类分布最为广泛的物种蜗牛对农业、林业和园艺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在我国,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a similaris)、尖巴蜗牛(Acusta ravida)、条华蜗牛(Cathaicafasciola)和扁毛巴蜗牛(Trichobradybaena submissa)以及外来入侵种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等均是著名的害贝,这些蜗牛常能形成间歇性爆发,以致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严重的危害,目前,人们只研发了少数几种防治有害贝类的合成或天然农药,如贝螺杀、梅塔、茶子粕等,然而由于这些农药的毒性引起的严重环境危害以及农药本身的昂贵价格,目前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在目前对绿色食品呼声日隆的情况下,能否利用害贝自身特点开发防治害贝的方法,成为一项比较有前景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牛捕捉器,该蜗牛捕捉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捕捉害贝(蜗牛),同时还可克服使用农药进行防治贝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蜗牛捕捉器,包括一作为陷阱的容器1,其直径为10~30cm,高度为10~30cm,该容器1上端的内口边缘涂有盐颗粒层6;一通过金属杆21与容器1上端固定连接的位于容器1上方的开口金属环2;一位于容器2之内的电极3,电极3上端部表面上带有水平刺状突起;以及一连通开口金属环2和电极3的电源4,所述电源4的电压范围为3~6V。本技术提供的蜗牛捕捉器,还可进一步包括一与电极3相连的小型高电压发生器5。所述电源4为AA电池或可充电的镍氢电池。所述电极3设置在容器2的中轴线处或中轴线附近处。使用时,在蜗牛危害严重的季节,将本技术的蜗牛捕捉器放置在田间或温室中,蜗牛便会沿着其容器外壁向容器口端爬,当蜗牛爬至容器上边缘的开口金属环2,其伸展的躯体将成为连通电极3和开口金属环2的开关,当容器口径较大时,电极上端部表面上的水平刺状突起也较长,根据蜗牛体型大小,水平刺状突起端部与开口金属环距离为2~10cm,并遭受瞬间高电压的刺激,在遇电击回缩的过程中,便会掉进容器中,容器上口缘内面的盐颗粒层将有效阻止蜗牛从容器中逃逸,从而达到捕捉蜗牛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蜗牛捕捉器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的蜗牛捕捉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显著,还可以克服用农药进行防治贝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的蜗牛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容器1 开口金属环2电极3电源4 小型高电压发生器5 盐颗粒层6金属杆21具体实施方案图1为技术的蜗牛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技术的蜗牛捕捉器,包括一作为陷阱的圆筒型容器1,其直径为10~30cm,高度为10~30cm,该容器1上端的内口边缘涂有盐颗粒层6;一通过金属杆21与容器1上端固定连接的位于容器1上方的开口金属环2;一位于容器2之内的电极3,电极3上端部表而上带有水平刺状突起;以及一连通开口金属环2和电极3的电源4,所述电源4的电压范围为3~6V。本技术提供的蜗牛捕捉器,还可进一步包括一与电极3相连的小型高电压发生器5。所述的水平刺状突起与开口金属环之间的距离为2~10cm。所述电源4为AA电池或可充电的镍氢电池。所述电极3设置在容器2的中轴线处或中轴线附近处。实施例1制做一图1所示的蜗牛捕捉器,其容器1为用绝缘材料制做的圆筒型容器,其直径为10cm,高度为10cm;开口金属环2用铝质金属材料制做;电极3铝质材料电极;电源4为2节1.5V电池;一市场上购买的小型高电压发生器5与电极3相连;电极3上端部表面上带有水平刺状突起,当容器口径较大时,所述水平刺状突起也较长,根据蜗牛体型大小,水平刺突尖端与开口金属环距离为2~10cm。使用时,将捕捉器置于地面或其它适宜的表面,容器1内口缘涂布一圈盐颗粒层6。当蜗牛沿容器向上爬行至开口金属环2上时,爬行过程中会左右活动头部进行试探,当头部接近容器中央的电极3时,会接通电路,蜗牛受电刺激回缩身体,从而落入容器中。之后,容器口缘的盐层将阻止蜗牛逃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牛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该蜗牛捕捉器包括:一作为陷阱的圆筒型容器(1),其直径为10~30cm,高度为10~30cm,该容器(1)上端的内口边缘涂有盐颗粒层(6);一通过金属杆(21)与容器(1)上端固定连接的位于容器(1)上方的开口金属环(2);一位于容器(2)之内的电极(3),电极3表面上带有水平刺状突起;以及一连通开口金属环(2)和电极(3)的电源(4),所述电源(4)的电压范围为3~6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牛捕捉器,其特征在于,该蜗牛捕捉器包括一作为陷阱的圆筒型容器(1),其直径为10~30cm,高度为10~30cm,该容器(1)上端的内口边缘涂有盐颗粒层(6);一通过金属杆(21)与容器(1)上端固定连接的位于容器(1)上方的开口金属环(2);一位于容器(2)之内的电极(3),电极3表面上带有水平刺状突起;以及一连通开口金属环(2)和电极(3)的电源(4),所述电源(4)的电压范围为3~6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英吴岷齐钢吴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