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都芳鹃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4773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方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天麻3~10g,菊花10~15g,川芎3~10g,姜黄6~9g,磁石10~30g,代赭石10~30g,当归5~15g,白芍5~10g,石菖蒲5~8g,桑枝9~30g。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治疗颈性眩晕症疗效显著,为众多患者祛除了顽疾之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方剂
,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电脑的广泛使用,长期低头位工作导致颈性眩暈发病率曰益 升高,并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该病病情严重、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因猝倒而致意外伤害。对颈性眩晕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有 颈托外固定,颈椎牵引;应用西比灵、丹参,络洛酮等扩血管药物;局部或者 椎管内封闭、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以及理疗等。这些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容易 复发。有人采用颈椎间盘切除、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治疗颈性眩晕, 虽疗效较好,但创伤大,并发症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它疗效显著,祛除了患者的 痛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 的药物,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天麻3 10g,菊花10 15g,川芎3 10g,姜黄6 9g,磁石10 30g,代赭石10 30g,当归5 15g,白芍5 10g,石菖蒲5 8g,桑枝9 30g。上述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优选的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天麻9g,菊花 12g,川芎9g,姜黄6g,磁石15g,代赭石15g,当归6g,白芍6g,石菖蒲6g, 桑枝15g。本专利技术为纯中药制作而成,剂型为汤剂,其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比例称取各原料药,将各原料药充分混合均匀,加水600ml浸泡l小时,在陶瓷砂锅3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5 20分钟即可。本汤剂晚饭后l小时温服。上述各原料药功效如下天麻属平肝息风药。甘,平,归肝经。《珍珠囊》载治风虚眩晕头 痛,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证。本品有 良好的平肝潜阳功效。菊花属辛凉解表药。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本经》载主 诸风掉眩,能平肝息风,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川芎属活血祛瘀药。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本草纲目》称血 中之气药,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祛风止痛之功颇佳。姜黄属活血祛瘀药。辛、苦、温,归肝、脾经。《本草纲目》载治 风痹臂痛。能温经止痛,用于风湿臂痛,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长于行肢 臂而活血利痹止痛。磁石属安神药。甘、涩,微寒,归心、肝经。《本草求真》载磁石 能入肾镇阴,使阴气龙火不得上升,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功,用于阴虚 阳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等证。代赭石属平肝息风药。苦,寒,归肝、心经。《医学衷中参西录》载 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用之得当,能建奇效。能平肝潜阳,降逆,用于 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证。当归属补血药。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本草纲目》载和 血补血,补血,活血。白芍属补血药。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本草备要》载补血, 泻肝,益脾,敛肝阴,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头 痛、眩晕之证。石菖蒲属开窍药。辛,温,归心、胃经。《本草从新》载辛苦而温, 芳香而散,开心孔,补五藏,通九窍,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用于湿浊蒙蔽清窍所的神志昏乱。桑枝属祛风湿药。苦、平,归肝经。《本草撮要》载功专去风湿拘 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能祛风通络、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症,尤宜于上肢痹痛。祖国医学认为,颈性眩晕属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丹溪心法 头眩》载无痰则不作眩,提出治痰为先,《景岳全书 眩运》强调无虚不能作眩,认为当以治虚为主。临床症 状以反复发作眩晕为主症,其特点是颈部过伸及旋转时突发眩晕, 一般持续时 间较短,数分钟致数小时不等,伴头痛、枕颈肩痛、 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及恶 心、呕吐、耳鸣、耳聋、视觉障碍等交感神经症状,甚至发生猝倒、短时意识 障碍。主要体征为颈肌僵硬、局部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旋颈试验阳性。根据 古人论述及临床表现治法当以平肝息风、燥湿化痰、活血祛瘀为主。方中天麻、菊花平肝息风,川芎、姜黄性善上行而活血祛瘀,共为君药;磁石、代赭石其 质重坠,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加强君药之功,当归、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石菖蒲化湿开窍宁神,桑枝祛风通络,用治颈肌僵硬,共为臣药,为治疗颈性眩晕一良方。 临床资料自2002年1月 2007年12月,应用本方剂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报 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35 62岁,平均 45.6岁,以脑力工作者多见。病史3个月至5年,平均8个月。临床症状以 反复发作眩晕为主症,其特点是颈部过伸及旋转时突发眩晕, 一般持续时间较 短,数分钟致数小时不等,伴头痛、枕颈肩痛、 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及恶心、 呕吐、耳鸣、耳聋、视觉障碍等交感神经症状,甚至发生猝倒、短时意识障碍。主要体征为颈肌僵硬、局部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査全部病例均行X线、CT、 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 颈椎X线片示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 颈椎过伸过屈时椎体不稳;CT、 MRI显示椎间盘突出、膨出或椎管狭窄,压迫 硬膜囊及神经根。TCD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部分伴有局限性狭窄。检査前庭功能以排除眼源性、耳源性及其它内科疾患导致的眩晕。1.2、 方法按重量比例称取各原料药,将各原料药充分混合均匀,加水 600ml浸泡1小时,在陶瓷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5 20分钟即可。本汤 剂晚饭后1小时温服,连续治疗2周。1.3、 评分标准采用Nagashima评分标准,优24例,良13例,差5例,优良 率88.1%。服药3 6剂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本组无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典型病例病例l:韩某某,男,45岁,农民。眩晕反复发作2月。曾应用西比灵、 丹参等扩血管药物,效果不明显。其特点是颈部过伸时突发眩晕, 一般持续数 分钟,伴枕颈肩痛。査体颈肌僵硬,C4~5、 Cs 6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旋颈试 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 颈椎过伸过屈时椎体不稳;CT、 MRI显示椎间盘膨出,椎管狭窄。TCD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诊断颈性眩晕。舌红苔薄,脉弦。随投以上述方剂, 服完5剂后,症状大减。为巩固疗效,嘱其再服9剂,症状消失。随访1年, 未见复发。病例2:郑某某,女,50岁,教师。眩晕反复发作半年。曾行颈椎牵引, 应用西比灵、丹参等扩血管药物,效果不明显。其特点是颈部旋转时眩晕,一般持续数分钟,伴枕颈肩痛并双上肢麻木。查体颈肌僵硬,C4~5、 C5~6、 C6~7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旋颈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生理曲度反张,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CT、 MRI显示椎间盘膨出,椎管狭窄。TCD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部分伴有局限性狭窄。诊断颈性眩晕。舌红苔薄, 脉弦有力。随投以上述方剂,服完io剂后,症状大减。为巩固疗效,嘱其再 服4剂,症状消失。随访l年,未见复发。病例3:罗某某,女,35岁,打字员。眩晕反复发作5月。曾行颈椎牵引,应用西比灵等扩血管药物,效果不明显。其特点是颈部旋转时眩晕, 一般持续数分钟,伴枕颈肩痛。査体颈肌僵硬,C5~6、 Cw压痛,颈部活动受限,旋颈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生理曲度反张,颈椎退变,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CT、 MRI显示椎间盘膨出,椎管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天麻3~10g,菊花10~15g,川芎3~10g,姜黄6~9g,磁石10~30g,代赭石10~30g,当归5~15g,白芍5~10g,石菖蒲5~8g,桑枝9~3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的药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天麻3~10g,菊花10~15g,川芎3~10g,姜黄6~9g,磁石10~30g,代赭石10~30g,当归5~15g,白芍5~10g,石菖蒲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芳鹃都广全都芳涛张劼
申请(专利权)人:都芳鹃都广全都芳涛张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