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金富专利>正文

利用手机即时互相转账支付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617702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手机互相转账支付方法和系统,收款人和付款人预先在转账支付中心(1)将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捆绑,并设定支付密码后,转账支付时分别由收款人通过手机(201)向转账支付中心(1)发出收款请求信息,并由付款人向转账支付中心(1)发出确认支付信息,转账支付中心(1)核对收款人的收款请求信息和付款人的确认支付信息无误后,从付款人的手机电话号码所捆绑的银行卡账户内转账收款请求信息内容所指定的支付金额的钱到收款人的手机电话号码所捆绑的银行卡账户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收款人和付款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转账,只要使用手机(2)进行相应的操作就可将付款人的银行卡账户内的钱转账到收款人的银行卡账户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手机即时互相转账支付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行电子支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手机互相转账支付的方法。技术背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支付在银行业得到了特别的发展,很多 银行都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有些更推出手机银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服务进行各式 各样的支付,这些网上银行服务、手机银行服务一般都是为付款方而设,即付款方可以通 过电脑上网或手机进行付款操作,而作为收款方, 一般要成为银行的特约商户,收款方要 设置P0S机系统,通过POS机系统将收款资料传送到银行,银行收到收款资料和付款方支 付的钱后,在结算时才将钱存到收款方的账户,由于要设置POS机系统所费不少, 一些负 担不起设置POS机费用的小商店,就不能采用电子支付方法收钱,要安排人手将营业所收取的现钞存到银行,即不方便也不安全的。此外,现时一般的银行用户想将钱转给其他银行用户,只能在办公时间到银行柜台办 理, 一般都不能通过网上银行服务、手机银行服务进行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转账,局限了这 些网上银行服务、手机银行服务的应用范围,对用户是相当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手机互相即时转账支付方法和系统,以实现在 银行用户与银行用户之间进行转账和支付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这样一种利用手机互相转账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收款人通过手机(201)向转账支付中心(1)发出收款请求信息、 付款人向转账支付中心(1)发出确认支付信息,转账支付中心(1)核对收款人的收款 请求信息和付款人的确认支付信息无误后,从付款人的手机电话号码所捆绑的银行卡账 户内转账收款请求信息内容所指定的支付金额的钱到收款人的手机电话号码所捆绑的银行卡账户内; 其中,所述的银行卡账户是借记卡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或贷记卡账户、或取款卡账户、 或银行的账户、或用户在金融机构所开设的账户等。以及,采用这样一种利用手机互相转账支付系统,采用如前面所述的利用手机互 相转账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有转账支付中心(1)、手机(2)、发 卡银行(3)、收款银行(4)、移动电话网络(5)、捆绑终端机(6)、银行卡(7),其中,转账支付中心(1)与各银行的账户电脑系统相连线,包括各发卡银行(3)和各 收款银行(4)的账户电脑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和核对收款人发出的收款请求信息和付 款人发出的确认支付信息,当核对收款请求信息和确认支付信息内容无误后进行相关的 转账工作,以及,转账支付中心(1)与移动电话网络(5)相连线,通过移动电话网络 (5)与各手机(2)交换信息资料,包括收款请求信息、付款人发出的确认支付信息等 资料,转账支付中心(1)同时储存有各用户的账户记录,所述的账户记录中储存了包 括用户的手机电话号码、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支付密码、收退款密码、账户设定 密码、登录密码等资料;所述的转账支付中心(1)可以是银联网络的电脑中心,或与 银联网络功能相同的支付网络的电脑中心;手机(2)就是用户的手机,包括收款人的手机(201)和付款人的手机(202), 其中,收款人的手机(201)是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能通过移动电话网络(5)连线到 转账支付中心(1)的网页;发卡银行(3)就是发行付款人的银行卡(7)的银行;收款银行(4)就是发行收款人的银行卡(7)的银行;移动电话网络(5)就是一般的移动电话网络,包括GSM移动电话网络、CDMA移动 电话网络、3G移动电话网络、4G移动电话网络等;捆绑终端机(6)上设有键盘和刷卡机,并与转账支付中心(1)相连线,主要用于 在用户进行将银行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捆绑程序时,将用户的银行卡(7)的银行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传送到转账支付中心(1)作进一步处理。 这样就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银行用户与银行用户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t几(2)进行转账, 无论收款人或付款人只要使用手机(2)进行相应的操作就可将付款人的银行卡账户内 的钱转账到收款人的银行卡账户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利用手机互相即时转账支付系统的结构的形像化示意说明图; 图2是用户将银行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进行捆绑程序的步骤说明图; 图3是由收款人发起的转账支付操作的步骤说明图; 图4是由付款人发起的转账支付操作的步骤说明图;图5是由收款人通过收款终端(8)发起的转账支付操作的步骤说明图; 图6是由付款人发起而收款人通过收款终端(8)收款的转账支付操作的步骤说明图;图7是由收款人发起的退款操作的步骤说明图;图8是由收款人通过收款终端(8)发起的退款操作的步骤说明图;图中,相同的数字代表相同的系统、装置、部件器件,方法步骤用圆圈的数字和 带箭头的直线所标出。附图是示意性的,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构成和方法的主要步 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利用手机互相即时转账支付系统的结构的形像化 示意说明图,图2是用户将银行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进行捆绑程序的步骤说明图,图 中示出的系统包括有转账支付中心(1)、手机(2)、发卡银行(3)、收款银行(4)、 移动电话网络(5)、捆绑终端机(6)、银行卡(7),其中,转账支付中心(1)与各银行的账户电脑系统相连线,包括各发卡银行(3)和各 收款银行(4)的账户电脑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和核对收款人发出的收,款请求信息和付 款人发出的确认支付信息,当核对收款请求信息和确认支付信息内容无误后进行相关的 转账工作,以及,转账支付中心(1)与移动电话网络(5)相连线,通过移动电话网络 (5)与各手机(2)交换信息资料,包括收款请求信息、付款人发出的确认支付信息等资料,转账支付中心(1)同时储存有各用户的账户记录,所述的账户记录中储存了包括用户的手机电话号码、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支付密码、收退^:密码、账户设定密码、登录密码等资料;所述的转账支付中心(1)可以是银联网络的电脑中心,或与 银联网络功能相同的支付网络的电脑中心;手机(2)就是用户的手机,包括收款人的手机(201)和付款人的手机(202), 其中,收款人的手机(201)是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能通过移动电话网络(5)连线到 转账支付中心(1)的网页;发卡银行(3)就是发行付款人的银行卡(7)的银行;收款银行(4)就是发行收款人的银行卡(7)的银行;移动电话网络(5)就是一般的移动电话网络,包括GSM移动电话网络、CD區移动 电话网络、3G移动电话网络、4G移动电话网络等;捆绑终端机(6)上设有键盘和刷卡机,并与转账支付中心(1)相连线,主要用 于在用户进行将银行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捆绑程序时,将用户的银纟亍卡(7)的银行 卡卡号和手机电话号码传送到转账支付中心(1)作进一步处理。继续参阅图2,图中示出的方法还包括如下的A组步骤,是用户将手机电话号码与 银行卡卡号捆绑的步骤,具体的步骤如下Al.用户将银行卡(7)放到捆绑终端机(6)上刷卡,然后在捆绑终端机(6)上 输入该银行卡(7)的银行卡密码和用户的手机电话号码,捆绑终端机(6) 将银行卡卡号、银行卡密码、手机电话号码等资料传送到转账支付中心(1), 并打印收条给用户;A2.转账支付中心(1)核对银行卡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手机互相转账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收款人通过手机(201)向转账支付中心(1)发出收款请求信息、付款人向转账支付中心(1)发出确认支付信息,转账支付中心(1)核对收款人的收款请求信息和付款人的确认支付信息无误后,从付款人的手机电话号码所捆绑的银行卡账户内转账收款请求信息内容所指定的支付金额的钱到收款人的手机电话号码所捆绑的银行卡账户内;其中,所述的银行卡账户是借记卡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或贷记卡账户、或取款卡账户、或银行的账户、或用户在金融机构所开设的账户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富
申请(专利权)人:黄金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