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庆隆专利>正文

可轻易布阱的捕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2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鼠器。它主要是由一管体、两挂设钩及两内掀片所组成,其中,管体靠近入口的圆弧上设有两小穿孔,又在管体最外端头设有与小穿孔相对应的两小凹弧;挂设钩是由下方绕折成(状段,并依序为向上平行弯折的两挂钩状段及最上端为平行的直线段构成;内掀片容设在管体内,其上有一对小穿孔,挂设钩以(状段支承在内掀片的小穿孔内,而其两端夹掣在管体的小凹弧处。从而捕鼠效果好,而且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Mousetrap capable of easily trapping we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usetrap.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tube body, two hanging hook and two lift sheets. The arc tube near the entrance is provided with two small holes,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pipe body and small punch head is provided with two corresponding arc pits; hanging hook is folded around (like below and, in order to parallel curved two hook shaped section of folded and the top is a straight line parallel structure; internal lift 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pipe body, on which there is a small perforation, a hanging hook shaped section, support (with small perforation lift tablets, and both ends of the clamping in small arc tube body. Thus, the effect of catching mice is good, and the cost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鼠器。目前,已有的灭鼠方法有毒饵、粘纸、捕鼠器(牢笼)等,其中毒饵诱杀方式,因老鼠常有死在屋内各死角处,更造成恶臭味及对环境卫生有不良影响,甚至毒饵不慎让幼儿拾来吞食,而发生憾事亦时有发生,所以很不安全;粘纸沾粒方式,若摆放在屋内便给人一种脏的感觉、且沾粘效果恐怕只对小老鼠具有粘住力,而像粘纸方式因经不起风吹雨淋,所以并不适宜屋外诱捕使用;而现今人们所采用的捕鼠器(笼)不外乎下面两种一种为公告编号174973号的“隧道型捕鼠器”,主要是由弹簧58受引动而可封闭入口的门,要以一扣持机构将二门扣于敞开状态,一定要当老鼠触及踏板,使得踏板向下枢转,才促使二门脱离扣持状态而闭合入口,但是,该“隧道型捕鼠器”整个制造,组装很复杂,故其造价亦不低,且因二门成敞开状时,整个形体就显得更为庞大,故所能摆阱的地方亦受到限制,又当要将二门做敞开时,得小心奕奕,免得稍受外在碰动,二门又告封闭,常让使用者的手受到夹伤,所以使用上很麻烦,且亦有危险性,又用过一段时间后,有可能产生各弹簧的弹性疲乏,而造成功能上的不堪使用,整个结构与使用上都有欠缺。另一种为公告编号293236号的“牢鼠盒系由塑胶材质的套体1,封体2及门板3所组成,系借销32固定在套体1的锁孔11内,使门板3定位于套体1前侧的开口处,并借套体1在门板3上端内缘阻条12的设立,而使门板3仅能向内摆动,而无法向外掀起的单向通道,利用置于封体2内的诱饵透过门板3的气孔31引诱老鼠进入,予以诱捕。但是,综观其采用单向通道,所以要诱捕到老鼠的机率也就相对降低,又其门板3仅借内缘阻条12作为无法向外掀起的利用,因门板3下底缘与上方阻条12之间相隔颇大,相对“力矩”亦大,难免发生老鼠进入后,而急于窜撞出,便顺势借悬空而长的“力矩”,而将门板3下底缘冲顶出一开缝,便能逃之天天了,又为了方便销32与锁孔11的组装,所以门板3两端所延设的销柱32便不能做得足够长,便会导致销32与锁孔11结合的不会牢固,因此,整个结构与使用上都还有一些缺陷。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轻易布阱的捕鼠器,它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结构,而且便于在室内外场合布阱。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是由一管体,两挂设钩及两内掀片所组成,其中,管体靠近入口的圆弧上设有两小穿孔,又在管体最外端头设有与小穿孔相对应的两小凹弧;挂设钩是由下方绕折成〔状部段,并依序为向上平行弯折的两挂钩状段及最上端为平行的直线段构成,内掀片呈弯弧状,且容设在管体内,其上靠上弧缘处设有一对小穿孔,该两小穿孔内分别穿设两挂设钩,且支承挂设钩的〔状段,又挂设钩的两端分别穿过管体的两小穿孔夹掣在管体的相应两小凹弧处。所述管体下方设有一体成型的外八字状基座。所述管体上套设数个其上为一圈体,而其下为外八字状的基脚。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因老鼠窜出时内掀片与管体抵止愈紧,捕鼠效果好,而且成本大大降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挂设钩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立体图。如图1-3所示,第一实施例主要借一塑胶材质所制的管体2,两挂设钩3及两内掀片4所制成,其中管体2靠近两端出入口21的弧身皆设有比目状两小穿孔22,又在管体2最外两端设有成对的小凹弧23,而两挂设钩3主要系以钢性线材所折绕制成,先在下方绕折成〔状段31,并依序由上制呈小弧的转折段32,再向上平行弯成挂钩状段33,最后再平行往前留有足够长度的直线段34,预供夹设定位用,又两内掀片4皆系成弯弧状,能容设在管体2内,在其邻近上弧缘则设有成对的小穿孔41,在组装时,直接以内掀片4成对的小穿孔41供与挂设钩3直线段34伸出,并让整个内掀片4顺畅地落至小弧的转折段32,并同时为下方〔状段31所支承后,且让内掀片4可朝〔状段31向作一定角度的活摆,而伸设在管体2内,再以挂设钩3平行直线段34由管体2内从比目状两小穿孔22伸出之后,将原先留有足够长度的平行直线段34,一同往管体2内弯折有一段35而夹掣于小凹弧23处成定位,在布阱时,以比目状两小穿孔22朝上,亦可在管体2内摆放诱饵,分将捕鼠器布设在鼠经常肆虐之处,再以土覆盖(如图3所示),借老鼠扒土、钻洞的习惯,当老鼠扒土钻洞时,会不察而钻入管体2内,而内掀片4可朝内提摆(如图3中假想线所示)供老鼠钻入后又落下,但当老鼠要撞窜出时,因内掀片4的下底缘42会受到管体2下弧身的抵止,且愈顶撞会愈紧,终于无法脱离。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在管体2与比目状两小穿孔22成相对下方,一体凸设成有外八字状的基座24,如此,就可布阱在室内老鼠较常出设处,借基座24成妥稳置放,使得捕鼠器不会乱晃滚,且当老鼠闯进欲要撞窜出时,亦不会倾倒,让内掀片4的下底缘42与管体2下弧身保持抵止状;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亦可借整个套设座5让整个捕鼠器成妥稳置放,该套设座5上方为一圈体51,往下亦延设成外八字状的基脚52,以圈体51可将管体2外围成束紧配合,而借基脚52成妥稳摆固,同样能使得捕鼠器不会乱滚晃,且当老鼠闯进欲要撞窜出时,亦不致倾倒,让内掀片4的下底缘42可与管体2下弧身永保持抵止状,能达到屋内捕捉老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轻易布阱的捕鼠器,其特征是,它主要是由一管体,两挂设钩及两内掀片所组成,其中,管体靠近入口的圆弧上设有两小穿孔,又在管体最外端头设有与小穿孔相对应的两小凹弧;挂设钩是由下方绕折成[状部段,并依序为向上平行弯折的两挂钩状段及最上端为平行的直线段构成,内掀片呈弯弧状,且容设在管体内,其上靠上弧缘处设有一对小穿孔,该两小穿孔内分别穿设两挂设钩,且支承挂设钩的[状段,又挂设钩的两端分别穿过管体的两小穿孔夹掣在管体的相应两小凹弧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轻易布阱的捕鼠器,其特征是,它主要是由一管体,两挂设钩及两内掀片所组成,其中,管体靠近入口的圆弧上设有两小穿孔,又在管体最外端头设有与小穿孔相对应的两小凹弧;挂设钩是由下方绕折成〔状部段,并依序为向上平行弯折的两挂钩状段及最上端为平行的直线段构成,内掀片呈弯弧状,且容设在管体内,其上靠上弧缘处设有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隆
申请(专利权)人:王庆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