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汉成专利>正文

多功能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545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重病患者、尤其是截瘫和骨骼严重损伤的患者使用的多功能病床。该床设有能左右和前后摆动的内外床框,床框内设有起坐机构和左右屈腿机构,床上还设有便孔座,各升降装置采用小型电动推杆,因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护理功能多,驱动系统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的特性,它不仅能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病人卧床的舒适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重病患者,尤其是截瘫和骨骼严重损伤的患者使用的多功能病床。目前所用的病床,功能都比较少,虽有起坐、翻身、屈腿等机构,但这些机构大都是手动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中国专利CN2042723U中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自动护理床,该床设有机械传动和电控制系统,能自动地进行起坐、躺下、左右翻身等各种动作,具有较强的自动护理功能,但该床在床架下装有传动轴、电机、皮带轮等,结构比较复杂,安全性也较差,并且该床也不便于在床面下设置便盆架。本技术的任务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护理功能多、驱动系统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的多功能病床。本技术由如下的方案来实现具有床架2,床架下安有滚轮1,在床架上部的两头铰接有能侧向摆动的机动外床框,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机动外床框中经由铰支还装有能纵向摆动的内床框4,在内床框中部固联有中床面26,中床面上开有便孔33,下设有便盆架25,中床面的前端与由前床面6和电动推杆27构成的起坐机构相连,中床面的后端连接有由屈伸架和电动推杆构成的左右屈腿机构,此外,在床面上还分别设有胸护架12,护架13,腿护架14。根据上述方案,由于本技术在机动外床框内还装上的内床框4,使得床面不仅能侧向左右摆动,而且还能纵向摆动调整,这有助于长期卧床病人各向睡姿的调整,可进一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本技术的起坐机构和屈腿机构的驱动装置由电动推杆来实现,使整个机构相对精简,使用时也比较安全,且便于在中床面开设便盆架,此外,本技术将屈腿机构改为左右两个相分离的屈腿机构,分开驱动,这在使用时可给病人提供更多一些功能的选择,显然,由于本技术各机构均为机动型,因而使用操作起来将十分方便。它一方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病人卧床的舒适感,经常地变换身体的压迫部位,对疾病的治疗也会起一定的辅助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的C向视图,即前左床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床架侧视图。图4为手臂托架的支座47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牵引架的使用图示。图6为内床框的摆动图示。图7为图1中的A-A剖图。图8为图1中的B向视图。图9为本技术头枕架的结构图。图10为本技术屈腿机构尾部的结构图。图11、13为本技术中为病人配设的衣裤图示。图12、14、15为本技术中为病人配设的盖被和床垫图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3、4、5、6、7、8、9、10所示,具有一床架2,床架下安有四个滚轮1,床架2的上部铰接有长方形的外床框3,外床框一端与由减速箱19和电机20组成的驱动装置相联,构成机动外床框,外床框中还装有内床框4,两者通过中部的轴套32相铰接,使内床框能沿纵向摆动0°-110°角度,在铰支处还设有转动手柄或减速机电30和锁紧装置31,如图7所示,在内床框4的中部固联有中床面26,中床面上开有便孔33,便孔周围可设一马鞍形的便框座24,如图8所示,在便孔33下设有便盆架25,中床面的前端与起坐机构相连,起坐机构由前床面6和电动推杆27构成,在前床面上还可安装可调头枕架7,可调头枕架由头枕盔8与螺杆35和滑杆34构成,可上下前后调整,螺杆与手轮36相联,如图8所示,此外,在前床面6的两侧还可安装手臂托架,它由连杆11,摇杆10铰接而成,上设有护罩9通过支座47与前床架相连,支座47上有调节孔48和螺钉49,用以调整手臂托架的宽度,在手臂托架的各铰接处有锁紧装置28、29,如图2、4所示,中床面26的后端连接有左右屈腿机构,左右屈腿机构由两连杆15、16、电动推杆23,滑移限位机构22构成,左右分开,可分别单独地伸屈,放平时则为后床面,屈腿机构的连杆16与滑移限位机构22通过销轴38相连,可方便地脱开,在内床框的前后面可安装牵引架17,与脱开的连杆16尾部的接头18相配接,可组成大腿牵引装置,接头18与连杆16之间还有锁紧螺钉37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床架一端还可设置输液架5,此外,在各床面及屈腿机构上分别装有胸护架12,护架13,腿护架14,可在外床框做较大角度的摆动时起支托身体的作用,外床框的摆动角度通常为30-60°,最大可达90-110°,可通过调整床架上的行程限位开关来实现。本技术的电控箱21为可移动挂接式的,可挂在床架一端,也可装在病人身边的床架一侧。另外,本技术还设计了方便病人穿戴的衣服和裤子,如图11、13所示,41、39为前后衣片,经过尼龙搭扣40,使衣服左右前后分开和合上,45为裤片,46为尼龙搭扣,图12为用于本技术的盖被44,后部中间有分离层43,尾端为脚套42,用于本技术的垫被52如图14、15所示,分左右两块,中间开有便孔51,不用时可放上垫子50,两块被子的上部有尼龙搭扣53。权利要求1.一种供重病患者,尤其是截瘫和骨骼严重损伤的患者使用的多功能病床,具有床架2,床架下安有滚轮1,在床架上部的两头铰接有能侧向摆动的机动外床框,其特征在于在机动外床框中经由铰支还装有能纵向摆动的内床框4,在内床框中部固联有中床面26,中床面上开有便孔33,下设有便盆架25,中床面的前端与由前床面6和电动推杆27构成的起坐机构相连,中床面的后端连接由屈伸架和电动推杆23构成的左右屈腿机构,此外,在床面上还分别设有胸护架12,护架13,腿护架14。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前床面6上还安装有可调头枕架7。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外床框3一端与由减速箱19和电机20组成的驱动装置相联。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在前床面6的两侧还可安装手臂托架,它是由连杆11,摇杆10铰接而成,上设有护罩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供重病患者、尤其是截瘫和骨骼严重损伤的患者使用的多功能病床。该床设有能左右和前后摆动的内外床框,床框内设有起坐机构和左右屈腿机构,床上还设有便孔座,各升降装置采用小型电动推杆,因而使本技术具有自动护理功能多,驱动系统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的特性,它不仅能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病人卧床的舒适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文档编号A61G7/008GK2092985SQ9120557公开日1992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汉成, 陈锋, 陈伟恒 申请人:吴汉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重病患者,尤其是截瘫和骨骼严重损伤的患者使用的多功能病床,具有床架2,床架下安有滚轮1,在床架上部的两头铰接有能侧向摆动的机动外床框,其特征在于在机动外床框中经由铰支还装有能纵向摆动的内床框4,在内床框中部固联有中床面26,中床面上开有便孔33,下设有便盆架25,中床面的前端与由前床面6和电动推杆27构成的起坐机构相连,中床面的后端连接由屈伸架和电动推杆23构成的左右屈腿机构,此外,在床面上还分别设有胸护架12,护架13,腿护架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汉成陈锋陈伟恒
申请(专利权)人:吴汉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