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钧安专利>正文

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435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它整体以扁壶形为最佳,前面有一广壶口,其边缘最好为倒梨形,下缘最好呈短唇形,能与人体会阴部紧密接触,壶体下部后侧有一输出嘴,可连一软胶管将小便器内的尿液引出,小便器上部有把子,两侧各有一吸盘,后者通过气导管与气囊连通,有进一步固定小便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造价低,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卧床病人和老人。(*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小便器,更详细地说属于一种卧室用的特别是卧床者用的女式小便器。迄今,卧床女病人一直使用坐位大便器解小便,这对卧床病人有许多麻烦和不便,乃至痛苦。某些重症患者甚至不得不用尿布接尿,此时常因润漏而浸湿被褥以及损伤病人皮肤等,给护理增加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它可以解决上述困难,给卧床患者带来方便。各种侧、仰卧病人以及起居不便的老人均可使用本技术小便,而无须下床。本技术整体以扁壶状为最佳,其主要技术特征就是进尿的广壶口呈倒梨形或椭圆形,它的下部边缘最好为短唇形,可使之与人体会阴部紧密接触。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正中纵截面示意图。附图3为广壶口正视形状示意图。附图4为输出嘴嘴帽放大示意图。附图5为吸盘固定柱的侧视图。附图中1虎口柄,2悬挂孔,3把子,4气囊,5吸盘,6气导管,7广壶口,8输出嘴,9输出嘴嘴帽,10固定柱,11气囊窝。壶体上部的虎口柄1上的悬挂孔2用于悬挂。壶体下部后侧的输出嘴8为圆形,其中间有一内管,它与本小便器内部相通,连接软胶管后可将小便器内的尿液引出。输出嘴8的外管外侧有螺纹,可将输出嘴嘴帽9拧上,后者内部有胶垫。气囊4放在气囊窝11中,它通过2根气导管6分别与2个吸盘5相通,后者位于本小便器两侧,装在固定柱10上。壶体前面的广壶口7的边缘最好为倒梨形或椭圆形,其外缘可安装无毒橡胶圈(图中未画出),以改善其与皮肤接触的紧密性。此橡胶圈可以更换且便于消毒。广壶口7的下缘最好为短唇形,可使之与人体会阴部紧密接触。不用时可盖好广壶口盖(图中未画出)。本小便器底部呈椭圆形。使用时,将虎口对准虎口柄1,让四指穿过把子孔,并使广壶口7对准尿道口及会阴部,利用虎口及四指所形成的杠杆作用力将广壶口7紧紧压在会阴部皮肤上。与此同时将两腿稍内收,四指减力,则吸盘5便可发挥作用,使小便器得以进一步固定,此时就可以小便了。本技术主体可采用无毒塑料冲压吹塑而成,亦可用有机玻璃制造,也可以采用搪瓷、陶瓷以及铜、铝等金属制造,并用布套防护。也可以不设气囊4、吸盘5、气囊窝11、固定柱10、悬挂孔2和输出嘴8。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造价很低,使用方便。千家万户包括男性均可使用,尤其是护理事业得益非浅。权利要求1.一种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它整体最好为扁壶形,壶体前面有一广壶口7,后者的边缘最好为倒梨形,下缘最好为短唇形,壶体后部下侧有一输出嘴8;壶体上部有把子3和虎口柄1;壶体两侧各有一吸盘5,后者固定在固定柱10上并通过气导管6与气囊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广壶口7外缘可安装一无毒橡胶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4和吸盘5可以取消,此时气囊窝11处要变得平坦。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它整体以扁壶形为最佳,前面有一广壶口,其边缘最好为倒梨形,下缘最好呈短唇形,能与人体会阴部紧密接触,壶体下部后侧有一输出嘴,可连一软胶管将小便器内的尿液引出,小便器上部有把子,两侧各有一吸盘,后者通过气导管与气囊连通,有进一步固定小便器的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造价低,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卧床病人和老人。文档编号A61G9/00GK2084814SQ91211390公开日1991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林钧安 申请人:林钧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女式卧位骑跨式小便器,其特征在于它整体最好为扁壶形,壶体前面有一广壶口7,后者边缘最好为倒梨形,下缘最好为短唇形,壶体后部下侧有一输出嘴8;壶体上部有把子3和虎口柄1;壶体两侧各有一吸盘5,后者固定在固定柱10上并通过气导管6与气囊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钧安
申请(专利权)人:林钧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