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保健康复器材,是为使偏瘫患者在床上能够独立完成翻身、解手等系列动作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多功能生活自理床。
技术介绍
我国有三百余万名偏瘫患者,通常情况下,患者需家人或保姆的照料才能完成生活起居,尤其是夜间的问题为最一方面夜间起床容易受凉感冒,不定时的翻身和上厕所,给患者本身带来众多麻烦和痛苦,来不及时还会将污物糊于床上或裤内,致使部分患者惧怕夜起而不敢正常饮食;另一方面照料病人也给陪护的亲属带来了长期的劳累;雇请保姆的家庭此类问题虽有缓解,但所增加的经济负担及由其吃住因素带来的相关困难,也令众多家庭感到十分无奈。据查,市场现销的各类护理床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均不能实现患者的独立操作,故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类患者上述的系列问题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为偏瘫患者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活自理床。该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可使偏瘫患者在床上通过顶腰、顶被、脱裤、提裤、起坐、冲污、洗阴、烘干、排污等一系列装置,在不需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即能独立解决翻身、大小便等生活难题,增添自尊和自信,尽快恢复健康,同时也让患者家庭由此所遇的相关困难得以较好解决。本技术的目的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它包括床架体,其特征在于在床架体上设置有其上铺设有床面板的起坐床板框架、翻身装置、顶腰装置、助理顶被装置、助理脱裤提裤装置、起坐装置、多功能坐便器(21);a、所述起坐床板框架包括通过铰接方式与中部床面框架(15)相结合的前上翘框架(11)和后下折框架(58);b、所述翻身装置包括三块横向设置、且内端通过铰接方式与床板相结合的翻身床板(18-A)、(18-B)、(18-C),其中(18-B)、(18-C)两板分别间隔设置在铺设在中部床面框架(15)上的床板面中轴线一侧留置出的空间内,(18-A)板设置在铺设在前上翘框架(11)上的上翘床板(14)中轴线一侧的中部留置出的空间内,所述(18-A)、(18-B)、(18-C)三块翻身床板的底面分别与翻身顶杆(28)上部的三个分杆的顶端相接;c、所述顶腰装置包括两块分别间隔平行横置于中部床面框架(15)上的顶腰床板(17-A)和(17-B),所述顶腰床板(17-A)和(17-B)的底面分别与顶腰连杆(34)的端部相固接;d、所述助理顶被装置包括设置在中部床面框架(15)一侧的顶被床板(20),其底面固定在顶被顶杆(43)的端部;e、在中部床面框架(1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活动床板(27),活动床板(27)通过两条横向设置的轨道(57)安装在中部床面框架(15)上;活动床板(27)的下方设置有多功能坐便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其特征在于活动床板(27)被固定在一根齿条(56)的上部,齿条套(55)中的齿条(56)通过主动齿轮(54)与床边一侧的电机(53)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其特征在于翻身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32)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33)、与主动齿轮(33)相啮合的齿条(31)、位于齿条(31)上端的翻身顶杆(28)、以及由接触片(30)和行程开关(29)组成的行程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其特征在于顶腰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36)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37),与主动齿轮(37)相啮合的齿条(35)、位于齿条(35)上端的顶腰连杆(34)、以及由接触片(39)和行程开关(38)组成的行程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其特征在于助理顶被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45)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46)、与主动齿轮(46)相啮合的齿条(44)、位于齿条(44)上端的顶被顶杆(43)、以及由接触片(48)和行程开关(47)组成的行程控制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活自理床,其特征在于助理脱裤提裤装置由电机(49)、主动轮(52)、从动轮(51)、传动皮带(41)、游动绳(42)、强磁片(50)、支架板(40)组成;支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