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鑫发专利>正文

电动摇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407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结构合理,平稳性好,消震、消噪性优越的电动摇床,框架(1)下框中部横向跨联有底板(14),底板近两端处分别固定有导轮墙板(12)其上设有上、下导轮(13),底板中部固定有电动机其输出轴上联有驱动曲臂(16),上、下导轮间夹嵌有水平槽形推杆(17),两水平槽形推杆内端共联有可调驱动架(9),驱动曲臂输出端置于可调驱动架内,框架纵向近两端处各联有支撑立板(7)其上面两端处各联有托板(3),框架上框对应处设有滑动框(4)其近四角处下面各联有滑轮座(8),滑轮座下面联有滑轮(10)靠合于托板上面,滑动框两侧中部处各下联有槽形顶架(11)靠合于水平槽形推杆外端,滑动框上面搁置有面板(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作摇动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对人体有特殊适宜作用的表面的床,特别是摇摆床。
技术介绍
人在静止的床上久卧,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力,就会感到不适。失眠有损于人身心健康。有些人在安静的环境或静止的床上难以入睡,而 在有轻度噪声或摇晃、颠簸的环境下,如在摇晃的船舱里、颠簸的车厢内却容 易入睡;此现象之诱因,睡眠专家称其为车舟效应。人坐着或躺着时,适度的摇晃能给人舒适感,因为人体不同部位得到适当 运动,受压处得以不断变换,有利于血液循及机体代谢,消除疲劳。人们在一些休息场合受到适度的摇晃,能促进体内各种循环,消除疲劳, 增加舒适感,有益于身心健康。电动摇床、电动摇摆床便是基于上述原由创造专利技术出来的。本申请人作出 的ZL200420110706.5号中国技术专利的电动摇摆床,具有良好保健效果。 不过,该电动摇摆床在平稳性、润滑性能、消除震动性和噪声方面,还有提高、 改善的余地,其结构及摆方式也有待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己有电动摇摆床结构相对复杂,平稳性,消震、消噪性 欠佳等问题,为此提供本技术的一种电动摇床,这种电动摆床结构合理, 平稳性好,消震、消噪性优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框架、电动机、对应 于框架上框处的滑动框和搁置于滑动框上面的面板,其特殊之处是框架下框 中部横向跨联有底板,底板近两端处分别固定有导轮墙板其上设有上、下导轮, 所述电动机固定于底板中部,电动机输出轴上联有驱动曲臂,上、下导轮间夹 嵌有水平槽形推杆,两水平槽形推杆内端共联有可调驱动架,所述驱动曲臂的 输出端置于可调驱动架内并靠合于可调驱动架两内侧,框架纵向近两端处各联 有支撑立板,支撑立板上面两端处各联有托板,框架上框对应处设有滑动框其 近四角处下面各联有滑轮座,滑轮座下面联有滑轮靠合于所述的托板上面,所 述滑动框两侧中部处各下联有槽形顶架靠合于所述水平槽形推杆外端,滑动框 上面搁置有面板。本技术在所述水平槽形推杆外端可以联有摆动式顶轮组,所述槽形顶 架靠合于水平槽形推杆外端是指槽形顶架靠合于该顶轮组。该顶轮组由三个滑 轮形成三角形架构,其中一滑轮与水平槽形推杆外端枢联,另两滑轮轮侧与槽 形顶架靠合,当槽形顶架垂直或非严格垂直时,两滑轮能始终与槽形顶架靠合。本技术宜设有助滑动、减振动及减噪声的垫块分别衬垫于所述水平槽 形推杆槽内、可调驱动架两内侧、托板上面以及槽形顶架槽内。垫块可以由有 色金属或适度弹性的有机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制成。所述的可调驱动架可以由平行相间的两竖向靠块经定位栓销固定构成,所 述电动机上宜罩设有防尘罩壳固定于所述的底板。本技术由于底板上固定的导轮墙板上设有导轮,上、下导轮间夹置有 水平槽形推杆其外端靠合于滑动框架所联的槽形顶架,水平槽形推杆内端共联 有可调驱动架,电动机所联驱动曲臂输出端置于该驱动架,故电动机转动使驱 动曲臂带动可调驱动架连同水平槽形推杆依床横向左右往复移动时,水平槽形 推杆推动槽形顶架连同滑动框架左右往复移动,滑动框架上面所联面板随之左 右往复移动;滑动框架左右移动,其下联滑轮座上的滑轮则在支撑立板上所联 托板上面滚动,如此使各运动部件运行结构合理,平稳且噪声极小;设有助滑 动、减振动及减噪声的垫块分别衬垫于所述水平槽形推杆槽内、可调驱动架两 内侧、托板上面以及槽形顶架槽内的本技术,运动部件间的配合使运动更 加平稳、灵活、噪声小。本技术与己有类似产品比具有的特点是①面板 呈水平状左右往复式运动,不存在顿挫感;②平衡性、可靠性高,表面荷载大; ③运动部件无需加润滑剂;④机械震动小、噪声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l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左上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上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左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部含导轮墙板局部结构示意图9是图2中部含电动机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左部含滑轮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左部含导轮墙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中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l框架,2面板,3托板,4滑动框,5电动机,6防尘罩壳, 7支撑立板,8滑轮座,9可调驱动架,IO滑轮,ll槽形顶架,12导轮墙板, 13导轮,14底板,15定位栓销,16驱动曲臂,17水平槽形推杆,18摆动式 顶轮组,19垫块。具体实施方式电动摇床,具有框架(1),框架(1)下框中部横向跨联有底板(14),底 板(14)近两端处分别固定有导轮墙板(12)其上设有上、下导轮(13),底 板中部固定有电动机5,电动机输出轴上联有驱动曲臂(16),上、下导轮(13) 间夹嵌有水平槽形推杆(17),水平槽形推杆(17)外端联有摆动式顶轮组(18), 两水平槽形推杆(17)内端共联有可调驱动架(9),驱动曲臂(16)的输出端 置于可调驱动架(9)内并靠合于可调驱动架两内侧,框架(1)纵向近两端处 各联有支撑立板(7),支撑立板(7)上面两端处各联有托板(3),框架(1) 上框对应处设有滑动框(4)其近四角处下面各联有滑轮座(8),滑轮座下面 联有滑轮(10)靠合于托板(3)上面,滑动框(4)两侧中部各下联有槽形顶 架(11)靠合于摆动式顶轮组18,滑动框上面搁置有面板(2)。摆动式顶轮组18由三个滑轮形成三角形架构,其中一滑轮与水平槽形推 杆17外端枢联,另两滑轮轮侧与槽形顶架11靠合。在水平槽形推杆(17)槽内、可调驱动架(9)两内侧、托板(3)上面以 及槽形顶架(11)槽内分别衬垫有助滑动、减振动及减噪声的聚四氟乙烯垫块 (19)。可调驱动架(9)由平行相间的两竖向靠块经定位栓销(15)固定构成; 电动机上罩设有防尘罩壳(6)固定于底板(14)。电动机6转动时,电动机所联驱动曲臂16带动可调驱动架9左、右往复 运动,可调驱动架外端所联摆动式顶轮组18推动支撑立板7及其所联滑动框 4以及滑动框上面所联面板2左、右往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摇床,具有框架(1)、电动机(5)、对应于框架上框处的滑动框(4)和搁置于滑动框上面的面板(2),其特征是:框架(1)下框中部横向跨联有底板(14),底板(14)近两端处分别固定有导轮墙板(12)其上设有上、下导轮(13),所述电动机固定于底板(14)中部,电动机输出轴上联有驱动曲臂(16),上、下导轮(13)间夹嵌有水平槽形推杆(17),两水平槽形推杆(17)内端共联有可调驱动架(9),所述驱动曲臂(16)的输出端置于可调驱动架(9)内并靠合于可调驱动架两内侧,框架(1)纵向近两端处各联有支撑立板(7),支撑立板(7)上面两端处各联有托板(3),框架(1)上框对应处设有滑动框(4)其近四角处下面各联有滑轮座(8),滑轮座下面联有滑轮(10)靠合于所述的托板(3)上面,所述滑动框(4)两侧中部处各下联有槽形顶架(11)靠合于所述水平槽形推杆(17)外端,滑动框上面搁置有面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摇床,具有框架(1)、电动机(5)、对应于框架上框处的滑动框(4)和搁置于滑动框上面的面板(2),其特征是框架(1)下框中部横向跨联有底板(14),底板(14)近两端处分别固定有导轮墙板(12)其上设有上、下导轮(13),所述电动机固定于底板(14)中部,电动机输出轴上联有驱动曲臂(16),上、下导轮(13)间夹嵌有水平槽形推杆(17),两水平槽形推杆(1 7)内端共联有可调驱动架(9),所述驱动曲臂(16)的输出端置于可调驱动架(9)内并靠合于可调驱动架两内侧,框架(1)纵向近两端处各联有支撑立板(7),支撑立板(7)上面两端处各联有托板(3),框架(1)上框对应处设有滑动框(4)其近四角处下面各联有滑轮座(8),滑轮座下面联有滑轮(10)靠合于所述的托板(3)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发
申请(专利权)人:赵鑫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