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爱莲专利>正文

错位式病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94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人床,尤其涉及一种受力点可置换的错位式病人床。包括床架,底板,沿底板四周固定置有一床架,其特点是,所述底板内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撑条,支撑条之间置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上设置带软盖的充气口,该充气软管为相互间隔地设置成粗细段,所述的支撑条与床架高度一致。通过充气口输入空气,可将充气软管的外径膨胀至所需的尺寸,软盖可控制充气软管的空气容量,该容量决定了病床受力点的位置,错位的变化替代了病人自己翻身的结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也适用于重症病人的病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人床,尤其涉及一种错位式病人床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骨折病人在床上必须躺一段日子不能动,由于现有的病床前、后折叠与侧面翻身等功能会使病人的骨骼移位,不利于治疗与康复,另外,病人除骨折处疼痛外,还得忍受长时间睡着不动所引起的疼痛与皮肤溃烂和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技术提供支撑条与充气软管交换支撑病人受力点的错位式病人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错位式病人床,包括床架,底板,沿底板四周固定置有一床架,其特点是,所述底板内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撑条,支撑条之间置有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上设置带软盖的充气口,该充气软管为相互间隔地设置成粗细段,所述的支撑条与床架高度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受力点可置换的错位式病人床。底板与支撑条及床架相连,可使充气软管固定于床架之中及支撑条之间,通过充气口输入空气,可将充气软管的外径膨胀至所需的尺寸,粗细段的设置可使充气软管根据管壁的不同而膨胀出不同的尺寸,软盖可控制充气软管的空气容量,该容量决定了病床受力点的位置,错位的变化替代了病人自己翻身的结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也适用于重症病人的病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所示一种错位式病人床,包括床架2,底板7,沿底板四周固定置有一床架,其特点是,所述底板7内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撑条3,支撑条3之间置有充气软管6,所述充气软管6上设置带软盖5的充气口4,该充气软管6为相互间隔地设置成粗细段,所述的支撑条3与床架2高度一致。工作原理参见图1所示,沿底板四周固定置有床架,并在内部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撑条,限定了充气软管的位置,通过调节软盖处充气口的充气与放气,使病人的受力点得以错位,将空气输入充气软管,使充气软管细段处的外径膨胀至大于支撑条的高度尺寸时,此时病人睡在充气软管上,当放气使充气软管细段处的外径小于支撑条的高度尺寸时,病人睡于支撑条及床架上,粗段处使充气软管在充气时不被充得太大,在转弯处可减少因弯曲引起的不通畅现象。合理,实用,经济。操作时,打开软盖5在充气口4输入空气,使充气软管6胀大至支撑条3等高,待病人睡到床上后,打开软盖5,放去部分空气,让充气软管6的外径小于支撑条3的高度,关上软盖5,使病人睡于支撑条3及床架2上,待睡了一段时间后,打开软盖5,在充气口4输入空气,在充气软管6的外径大于支撑条3的高度时,关上软盖5,病人此时睡于充气软管6上。因为错开了支撑条3与充气软管6的位置,所以,病人睡觉的受力点随着充气软管6的变化也在起着变化,如此反复地操作,可使病人不用翻身就能达到翻身的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也适用于重症病人的病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错位式病人床,包括床架(2),底板(7),沿底板四周固定置有一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内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撑条(3),支撑条(3)之间置有充气软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错位式病人床,包括床架(2),底板(7),沿底板四周固定置有一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内相互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支撑条(3),支撑条(3)之间置有充气软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伟放
申请(专利权)人:周爱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