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国义专利>正文

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537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是针对榆紫叶甲害虫春季爬上树的特点,采用塑料薄膜围阻的方法阻断害虫的上树通路,对榆紫叶甲进行围阻、灭杀,有效的控制榆紫叶甲种群数量,保证榆树正常展叶生长。具体做法是:在树干上围绕塑料薄膜,先在距地树高1-1.7米处将树皮缝用黄泥环树抹平10-30cm;在对应黄泥处围绕塑料薄膜,围成的塑料薄膜呈喇叭状,且喇叭口向下;在塑料薄膜围成的喇叭口上端与树干结合处用胶带捆扎,封好塑料薄膜的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用化学药物防治方法比较:环保、安全,操作简单;不受气候条件限制,防治覆盖面可达100%,防治效果好;成本低。

A metho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ri resistance of ambrostomaquadriimopressum using plastic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sistance around ambrostomaquadriimopressum using plastic film i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brostomaquadriimopressum pests in spring to climb the tree, using the method of plastic film containment tree blocking the pathway of pests, 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of containment, killing, effective control of a purple elm leaf beetle populations to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of elm leaf. The specific approach is: focusing on the plastic film in the trunk, first from the 1 - 1.7 meters high tree will bark seam tree ring 10 30cm Wong Ping; around the plastic film in the corresponding clay, plastic film formed in a horn shape, and the bell down; tape binding in the mouth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horn with the trunk into the plastic film, sealed plastic film interfa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and simple operation, and is not limited by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the coverag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can reach 100%, and the control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树木虫害防治方法,具体是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榆紫叶甲又名榆紫金花虫(Ambrostma quadriimpressum),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等地,在全国各地也均有发生,是家榆、白榆等榆类树木的虫害中分布广泛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成虫在浅土层越冬,翌年4月出蜇,此虫繁殖力强,数量多,每年出现较早,对环境适应性强。每当榆树芽包萌动时,越冬成虫由地下爬向树冠取食芽包、芽叶、花芽,展叶后啃食树叶。树叶大量受损或减少,影响树木的光合作用,造成树势减弱,如果树木连年失叶,最终导致会全株枯死,尤其对榆树的生长和成活影响极大。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在每年4-6月虫害发生时,使用40%锌硫磷乳油和80%的敌敌畏乳油向树木进行喷洒,药液浓度为1000-1500倍液。《辽宁林业科技》2001年第4期刊登了由张文学、王明琴、陈瑛撰写的“利用毒绳技术防止榆紫叶甲”的文章,它是使用药液浸泡过的毒绳(带)绑扎在树干上进行灭杀,这种防治方法仍然是一种化学药物的防治方法。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可以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是:1、由于对榆紫金花虫连续不断的使用一种药物,即使是广普农药也不可能对虫害100%的有效,每一个施药区都有残留的虫害个体,它们的后代在遗传上接接受了亲代的抗药力。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抗药力增强,如此年复一年增加施药次数和浓度加速了抗性的遗传选择,产生了抗药性。2、随着虫害抗药性的产生,药液浓度的加大,农药的种类也会更新,农药的毒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人畜的危害是长期的也是不可估量的。3、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不同程度杀死了处于次要地位的害虫天敌,如啄木鸟等,破坏了小环境的生态平衡,解除了害虫天敌的控制作用,使害虫虫口密度升高。4、药物防治还受天气的限制,为了使药液附着液面的效果好,达到药物防治的最佳效果,只能选择傍晚无风、无雨的天气条件打药。如果害虫发生时恰遇连日刮风、下雨,就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虫害严重蔓延。5、榆紫金花虫具有假死性,-->喷药时被震落的害虫,还会重新上树危害。6、化学防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寻求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经济、易操作的防治方法是目前消除树木虫害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防治叶甲科害虫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有效的控制榆紫叶甲种群数量,保证榆树正常展叶生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是:在树干上围绕塑料薄膜阻断榆紫叶甲的上树通路,对榆紫叶甲进行围阻、灭杀。上述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在距地树高1-1.7米处用黄泥将树皮缝环树抹平10-30cm;在对应黄泥处围绕塑料薄膜,围成的塑料薄膜呈喇叭状,且喇叭口向下,封好塑料薄膜的接口,在塑料薄膜围成的喇叭口上端与树干结合处捆扎。喇叭口下端与树干的距离3-20cm。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08-0.12mm。在塑料薄膜围成的喇叭口上端与树干结合处使用胶带或绳捆扎本方法适用于危害习性相类似的叶甲科害虫。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榆紫叶甲害虫春季爬上树的特点,采用塑料薄膜围阻,阻断害虫的上树通路,对榆紫叶甲进行围阻、灭杀的方法与现用化学药物防治方法比较,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环保、安全,操作简单。2、不受气候条件限制,防治覆盖面可达100%,防治效果好。3、成本低,药物防治每年每株的防治费为3.70元,本专利技术每年每株的防治费用是1.45元。附图说明:图1是将榆树用塑料薄膜绑扎后的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塑料薄膜的选择:要求光滑,防止榆紫叶甲沿塑料薄膜内侧爬到外侧,然后上树危害;透明,便于灭杀时容易确定害虫的位置;厚度为0.12mm,不-->能低于0.08mm,防止薄膜被风刮坏,聚乙烯、聚氯乙烯薄膜不限。确定塑料薄膜的宽度:树干胸径大于20cm时,塑料布的宽度30-40cm;树干胸径在15-20cm时,塑料布的宽度为20cm;树干胸径小于15cm时,塑料布的宽度为15-20cm。捆绑时间为每年的4-6月份,具体是从4月1-10日之间,对有裂缝的树木,在距地面树高1-1.7米处(最适宜的高度为1.5米),对树干1用湿黄泥将树皮缝沿树干环树一圈抹平,抹平黄泥的宽度为10-30cm。在对应黄泥处用塑料薄膜2围树一周,围绕过程中,边围绕边打褶。使打完褶后的塑料薄膜2在树干周围形成喇叭状,此时的喇叭口向上。在塑料薄膜2围成的喇叭口的上端与树干的接触部位3处用透明胶带捆绑扎紧,也可使用麻绳绑紧,然后将塑料薄膜2翻折,使喇叭口向下,将薄膜与薄膜的接口处用胶带封好,也可以在薄膜2外面喇叭口的上端再捆扎一道胶带。捆扎后塑料薄膜2的形状类似给树干1穿上了“超短裙”,塑料薄膜绑扎后效果参阅图1,喇叭口的下端与树干的距离在3-10cm,效果最好,成本核算最为经济。树干1用塑料薄膜2围起后,其结合部位用胶带或绳捆牢扎紧,塑料薄膜2围阻部位的树皮缝被黄泥抹平,彻底阻断了榆紫叶甲的通路,给害虫设置了一道封锁线。被围阻的榆紫叶甲只能在围阻处来回爬行。从围阻日起每天由巡视员巡回观察,发现有害虫被围阻在塑料薄膜2内,立即进行摁杀,至6月中旬将塑料薄膜2拆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树干上围绕塑料薄膜阻断榆紫叶甲的上树通路,对榆紫叶甲进行围阻、灭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树干上围绕塑料薄膜阻断榆紫叶甲的上树通路,对榆紫叶甲进行围阻、灭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距地树高1-1.7米处用黄泥将树皮缝环树抹平10-30cm;在对应黄泥处围绕塑料薄膜,围成的塑料薄膜呈喇叭状,且喇叭口向下,封好塑料薄膜的接口,在塑料薄膜围成的喇叭口上端与树干的结合处捆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塑料薄膜围阻防治榆紫叶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义何彩霞支跃明尹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姜国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