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太华专利>正文

模拟翻身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331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褥疮发生的模拟翻身床垫。该床垫主要由主气囊层、乳突气囊层、外包装层及上表层构成,在乳突气囊层上有若干恒定乳突和充气乳突,该模拟翻身床垫可定时改变人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从而改善人体与床面接触部位的血液循环,以防止褥疮的发生。(*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褥疮发生的模拟翻身床垫。众所周知,对于许多长期卧床的病人,褥疮是其最易患上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褥疮,不但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而且临床上也难以治愈。目前主要是采用翻身或用翻身床来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但对于患有某些特殊疾病(如下肢牵引和腰椎骨折等)的病人却难以实施翻身,而翻身床因其价格昂贵使多数医院无条件配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翻身床垫,使长期卧床的病人在无需翻身或使用翻身床的情况下,仍能定时改变人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以防止褥疮的发生。本技术所述的模拟翻身床垫主要由主气囊层、乳突气囊层、外包装层及上表层等构成,其中乳突气囊层位于主气囊层之上、上表层之下,外包装层位于整个床垫的下表面及四周侧,且主气囊层和乳突气囊层均可充气。在乳突气囊层上均匀排列有充气乳突和恒定乳突,其中充气乳突的高度大于恒定乳突的高度。本技术由于在乳突气囊层上均匀分布有充气乳突和恒定乳突,在临床使用中,当乳突气囊层未充气时,其上的恒定乳突与人体接触,当乳突气囊层充气后,其上的充气乳突与人体接触,从而可通过对乳突气囊层的定时充气和放气来定时改变床面与人体的接触部位,从而改变人体与床面接触部位的血液循环,故病人无需翻身或使用翻身床,便能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充气后去掉上表层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模拟翻身床垫为一长方体,长1.2m、宽0.8m,由主气囊层4、乳突气囊层3、外包装层5和上表层构成,其中乳突气囊层位于主气囊层之上、上表层之下,外包装层位于整个床垫的下表面及四周侧,主气囊层和乳突气囊层可充气,主气囊层充气后厚100mm,乳突气囊层上有270个实心恒定乳突(亦可为空心)2,沿床垫宽度方向每排9个,共30排,恒定乳突直径为Φ20mm,高20mm。乳突气囊层上还有240个充气乳突1,沿床垫宽度方向每排8个,共30排,充气乳突充气后直径为Φ20mm,高40mm,恒定乳突与充气乳突按列相间排列。外包装层为棉质制品,位于整个床垫的下表面及四周侧。上表层为一棉质薄垫,覆盖在乳突气囊层之上。临床使用时,将主气囊层和乳突气囊层充气,病人身体主要与乳突气囊层上的充气乳突接触,间隔一定时间后,将乳突气囊层放气,则病人身体主要与乳突气囊层上的恒定乳突接触,从而改变病人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改善病人该部位的血液循环,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翻身床垫,主要由主气囊层(4)、乳突气囊层(3)、外包装层(5)及上表层等构成,其中乳突气囊层(3)位于主气囊层(4)之上、上表层之下,外包装层(5)位于整个床垫的下表面及四周侧,其特征在于该乳突气囊层(3)上有充气乳突(1)和恒定乳突(2),且充气后充气乳突的高度大于恒定乳突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翻身床垫,主要由主气囊层(4)、乳突气囊层(3)、外包装层(5)及上表层等构成,其中乳突气囊层(3)位于主气囊层(4)之上、上表层之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太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