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381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头,旨在提供一种带保险管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更换保险管的电源插头,其包括插头本体和连接在插头本体内且伸出插头本体前端面的至少两插脚,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侧面上的凹槽;一可装卸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至少两插脚中的一个插脚连接的保险管;一设置于插头本体前端面且在所述保险管上方横截所述凹槽侧壁的推盖孔;一嵌入所述推盖孔且可沿所述推盖孔前后运动的保险盒推盖,且保险盒推盖向后闭合时,其收容于所述推盖孔内且遮盖所述凹槽槽口,保险盒推盖向前推开时,其部分伸出所述插头本体前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电风扇、电视、空调等各种电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保险功能的电源插头。
技术介绍
电源插头的用途很广泛,大大小小的行业都可能需要电源插头,包括现有生活中 各种电器都需要电源插头与电源进行连接,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但是,现有的电源 插头通常都是将插脚和电线通过注塑方式利用高温、高压压在一起,一旦成型,就不可以装 拆,以保持电源插头稳固、安全,现有市场上一般流通的电源插头80%以上的都是这种电源 插头。为了便于在使用时可以装拆,也有将插脚和电线通过螺丝等可拆卸固定在一起,以保 证电源插头的灵活性。但是,现有无论是通过注塑固定在一起的还是通过螺丝等可拆卸固定在一起的电 源插头,都无法控制通过电源插头的电流,当流过电源插头的电流较大时,不仅会烧坏插头 本身,而且会烧坏其连接的电器,因此其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源插头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保 险功能的电源插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电源插头,包括插 头本体和连接在插头本体内且伸出插头本体前端面的至少两插脚,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侧面上的凹槽;—可装卸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至少两插脚中的一个插脚连接的保险管;一设置于插头本体前端面且在所述保险管上方横截所述凹槽侧壁的推盖孔;一嵌入所述推盖孔且可沿所述推盖孔前后运动的保险盒推盖,且保险盒推盖向后 闭合时,其收容于所述推盖孔内且遮盖所述凹槽槽口,保险盒推盖向前推开时,其部分伸出 所述插头本体前端面。所述插头本体在所述凹槽的槽口后部设有一卡口,所述保险盒推盖的后部设有一 与所述卡口相匹配的卡钩,所述卡钩卡住所述卡口将所述保险盒推盖卡扣连接于所述插 头本体上。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一与所述插脚连接的电线。所述插脚包括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所述保险管与火线插脚连接。所述凹槽内设有一保险夹端子,所述保险夹端子一端与所述插脚连接,所述保险 管卡入所述保险夹端子与所述保险夹端子连接。所述插头本体由一内架和一包裹所述内架的外壳构成,所述内架由内架底盖和与 内架底盖匹配的内架上盖组合而成,所述凹槽、推盖孔均位于所述内架上。所述外壳由注塑一体成型而成。本技术通过在插头本体内设置一可根据需要装上、卸下的可装卸的保险管,从而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安装合适的保险管,在电流超过保险管的额度时自动熔断,保 护了电源插头的同时也保护了与电源插头连接的电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由于推盖孔设 置在插脚伸出插头本体的前端面,从而,保险盒推盖向后闭合时,其收容于所述推盖孔内且 遮盖所述凹槽槽口,保险盒推盖向前推开时,其部分伸出所述插头本体的前端面,因此,在 使用通电时,由于插脚插入插座,由于插座的阻挡,推盖不能推开,保证了在通电或插脚插 在插脚时不能更换保险丝,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电源插头的保险盒推盖打开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电源插头的保险盒推盖闭合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电源插头揭掉内架上盖及上部的外壳后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电源插头的前端面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电源插头的内架底盖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电源插头的内架上盖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电源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插脚2、凹槽 3、保险管4、推盖孔5、保险盒推盖6和电线7。其中插头本体1由一内架11和一包裹所述内架的外壳12构成。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 6,内架11由内架底盖111和与内架底盖112匹配的内架上盖组合而成。内架11外层的外 壳12由注塑一体成型而成,以紧密包裹所述内架和位于插脚本体内的电线,以保持电源 插头稳固、安全。当然,也可以不采用该种结构,而采用插头本体1由底盖和与底盖匹配的 上盖组合而成,通过螺钉紧固所述底盖和上盖。插脚2连接于内架11内,且伸出插头本体1的前端面14,通常情况下插脚伸出插 头本体1的前端面17mm。插脚2包括两个插脚,即火线插脚21和零线插脚22。插脚2与 电线7连接。凹槽3设置于内架上且位于所述插头本体侧面13上,用于安放保险管4。内架上 盖112在凹槽3的后部设置有一卡口 1121,卡口 1121用于与保险盒推盖6上的相应的卡钩 配合以固定保险盒推盖6于插头本体上。请参见图3,该图揭示了电源插头揭掉内架上盖及 上部的外壳后的结构,凹槽3在内架底盖111内设有一保险夹端子31,保险夹端子31 —端 与火线插脚21连接,另一端与电线的火线连接,保险管4卡入所述保险夹端子31。由于采 取卡入的方式,所以可非常方便的装上或卸下。保险管4可装卸安装于凹槽3内,其一端与电线的火线连接,另一端与火线插脚21 连接。推盖孔5设置于插头本体前端面且在所述保险管上方横截所述凹槽侧壁。推盖孔 用于安装保险盒推盖6并供其在推盖孔内前后运动,以在保险盒推盖位于闭合状态时遮盖 凹槽的槽口,在保险盒推盖位于推开状态时,不遮盖凹槽的槽口,以供装卸凹槽内的保险管用。保险盒推盖6嵌入推盖孔5且可沿推盖孔5前后运动。当保险盒推盖向后闭合时, 其收容于所述推盖孔内且遮盖所述凹槽槽口,如图2所示;当保险盒推盖向前推开时,其部 分伸出所述插头本体前端面,如图1所示。为了在闭合时固定保险盒推盖,在所述保险盒推 盖的后部设有一与所述卡口相匹配的卡钩(图中未示出),所述卡钩卡住所述卡口将所述 保险盒推盖卡扣连接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电线7与插脚2连接,且部分位于所述插头本体内,其分为火线71和零线72。本技术电源插头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将保险夹端子安装在内架底盖上,并在 内架底盖装上插脚、电线,并将保险盒推盖嵌入内架上盖的推盖孔,然后将内架上盖与内架 底盖组合在一起,最后再通过注塑的方式注塑一层外壳包裹所述内架,并使内架上盖的推 盖孔部位外露出所述外壳。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一合适的保险管,然后向前推开 所述保险盒推盖露出所述凹槽的槽口,将保险管卡入所述保险夹端子,向后闭合所述保险 盒推盖,使保险盒推盖上的卡钩卡住所述卡口将所述保险盒推盖卡扣连接于所述插头本体 上。在保险管损坏需要更换时,向前推开所述保险盒推盖露出所述凹槽的槽口,即可从凹槽 中卸下损坏的保险管,将新的保险管卡入所述保险夹端子,向后闭合所述保险盒推盖即可。本技术电源插头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安装合适的保险管,在电流超过保 险管的额度时自动熔断,保护了电源插头的同时也保护了与电源插头连接的电器,提高了 安全性。同时,由于推盖孔设置在插脚伸出插头本体的前端面,从而,保险盒推盖向后闭合 时,其收容于所述推盖孔内且遮盖所述凹槽槽口,保险盒推盖向前推开时,其部分伸出所述 插头本体的前端面,因此,在使用通电时,由于插脚插入插座,由于插座的阻挡,推盖不能推 开,保证了在通电或插脚插在插脚时不能更换保险丝,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连接在插头本体内且伸出插头本体前端面的至少两 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侧面上的凹槽;一可装卸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至少两插脚中的一个插脚连接的保险管;一设置于插头本体前端面且在所述保险管上方横截所述凹槽侧壁的推盖孔;一嵌入所述推盖孔且可沿所述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插头,包括插头本体和连接在插头本体内且伸出插头本体前端面的至少两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头还包括:  一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侧面上的凹槽;  一可装卸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至少两插脚中的一个插脚连接的保险管;  一设置于插头本体前端面且在所述保险管上方横截所述凹槽侧壁的推盖孔;  一嵌入所述推盖孔且可沿所述推盖孔前后运动的保险盒推盖,且保险盒推盖向后闭合时,其收容于所述推盖孔内且遮盖所述凹槽槽口,保险盒推盖向前推开时,其部分伸出所述插头本体前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思力
申请(专利权)人:伟航电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