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钦贸专利>正文

冷热出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502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热出水结构,涉及控制水流的管道装置领域,为减少组装所述冷热出水结构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而设计。所述冷热出水结构由第一、第二接管配合两阀座组成供冷热进水管衔接相通的进水管组,第一接管内部设两通水道与冷热进水管相接通,第一接管的顶面横向延设一两端具套合段且与两通水道相通的导水管,在该导水管中心设一封壁面,第二接管在其中心设一具套合槽的出水段,出水段与沿其两侧横向延伸的一具套合段的导水管相通,两阀座各设一容置槽分别与一具控制杆的控制阀相容置,沿容置槽的一侧适当处贯设一进、出水孔而形成第一、第二套管与第一、第二接管的导水管相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放出冷热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热出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一具导水管及两通 水道的第 一接管与 一具导水管及出水段的第二接管配合两具第 一 、第二套管的 阀座所组成的一供冷热进水管衔接相通的进水管组。
技术介绍
一般塑料龙头的冷热混合出水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01969号的水龙 头结构改良,其阀体的冷、热进水接管分别于两侧设有出水套管,所述出水套 管与连结管的两侧套结段相套设,使冷、热进水接管上方的容置管再分别配合 组设水流控制阀,令连结管两侧的冷、热进水接管分别穿伸盖板的两侧穿孔并 与进水管衔接,使把手座控制冷、热出水至供水座以ii到混合出水之目的,但 是,阀体的冷、热进水接管须分别组于连接管的两侧,再配合穿伸至盖板的两 侧穿孔与进水管衔接,不但在施工组装上较为麻烦不便,更会因为增加组件成 本降低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热出水结构,所述冷热出 水结构在施工上更加轻巧精简,在维修上较为灵活快速,能够减少组装所述冷 热出水结构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热出水结构,包含 一进水管组、 一具有4巴手座及出水座的水龙头 组,其中进水管组由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与两阀座组成,该第一接管呈螺管状 且于其内部设有两通水道,所述两通水道与冷热进水管衔接相通,于第一接管的顶面横向延设一两端具有套合段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两通水道相通,在 该导水管的中心设有一封壁面,第二接管包括在其中心设置的一具有套合槽的 出水段,所述出水段与沿其两侧横向延伸形成的一具有套合段的导水管相通, 两阀座各设有一容置槽,并分别与一具有控制杆的控制阀相容置,沿容置槽一 侧的适当位置处贯设有一进、出水孔而形成第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一、第二 套管与第一、第二接管的导水管相接通,令冷热水由冷热进水管分别进入第一 接管的两通水道时,冷热水即可顺第 一接管两侧的导水管而分别进入两侧阀座 内,再经由第二接管两侧的导水管冲入所述出水段,最后由出水段集中至出水 座出水,并在水龙头组下方设有一中心及两侧各开设有穿孔及固孔的底壳,所 述底壳与进水管组相配合。本技术通过一具导水管及两通水道的第一接管与一具导水管及出水段 的第二接管配合两具第 一 、第二套管的阀座组成一供冷热进水管衔接相通的进 水管组,令进水管组组设于水龙头组,这样于施工上更为便利、精简,且于维 修拆解上较为灵活、快速,且能够同时达到出水稳定顺畅的效果,可减少现有 技术中在多接管组装上所须花费的成本及时间,以提高经济效益与市场竟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2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的第一接管立体图3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的第二接管立体图4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的进水管组组合立体图5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的组合剖面图6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中冷热水进入进水管组并由出水座出水的 剖面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中把手座旋转控制阀使水流由第一接管进入的状态示意图8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中把手座旋转控制阀使水流由第二接管进 入的状态示意图9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中冷热水进入进水管组并由出水座出水的 剖面示意图二;图10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中冷热水进入进水管组并由出水座出水的 剖面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冷热出水结构,所述冷热出水结构在施工上更加 轻巧精简,在维修上较为灵活快速,能够减少组装所述冷热出水结构所花费的 成本和时间。以下结合附图以及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请同时参考图2至 图5所示),包含 一进水管组10、 一具有把手座21及出水座22的水龙头组 20,其中进水管组10由第一接管11、第二接管12与两阀座13所组成,该第一 接管11呈螺管状,且于其内部设有两通水道111、 112,以分别供冷热进水管 14衔接,于第一接管11的顶面横向延设一两端具有套合段114的导水管113, 导水管113与两通水道111、112相通,在该导水管113的中心^i殳有一封壁面1131, 且在导水管113的管面及第一接管11的顶面间延伸设成一矩状补强面115,第 二接管12呈丄状,在其中心设有一具套合槽122的出水段121,出水段121与 沿其两侧横向延伸形成的一具套合段124的导水管123相通,两阀座13各设有 一容置槽131,并分别与一具有控制杆151的控制阀15相容置,沿容置槽131 的一侧适当位置处贯设有一进、出水孔132、 133而形成第一、第二套管134、 135,令第一、第二套管134、 135分别与第一、第二接管ll、 12的导水管113、123衔接相通,冷热进水管14通过一具有若干穿孔142的定位件141受一连结 件143套设连结成一体,且于第一接管11底缘内部的预定处各贯设一锁孔116, 锁孔116能够与定位件141的各穿孔142相对,令冷热进水管14分别组接于第 一接管11的两通水道111、 112中,并恰使定位件141的各穿孔142与各锁孔 116相对,通过若干锁件144将各穿孔142与各锁孔116螺结固定,使阀座13 的控制阀15由下往上穿置于面板23的穿孔231中,并与一垫圈211、 一具有内 螺孔的锁结件212相锁固于面板23上,令把手座21嵌设固定于控制阀15的控 制杆151上,以控制水流量的进出,并设一中心及两侧各开设有穿孔161及固 孔162、 163的底壳16,令底壳16的两固孔162、 163与进水管组10的两阀座 13固设,使组设于第一接管11的冷热进水管14可顺利穿设于底壳16的穿孔 161中,并分别与一具有内螺孔171、 181的套件17及固定件18相螺结固定于 底壳16下方,令进水管组10直接与面板23、底壳16迅速组合,以完成一供冷 热混合出水的水龙头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在所述导水管的管面及所 述第 一接管的顶面间延伸设成的所述矩状补强面还可替换为环状补强面。如图6所示,为本本技术冷热出水结构中冷热水进入进水管组并由出 水座出水的剖面示意图一,当冷热水由冷热进水管14分别进入第一接管11的 两通水道111、 112时,冷热水即可顺第一接管11的设有封壁面1131的导水管 113而分别进入两侧阀座13内,并通过两把手座21 4t转控制阀15 (如图7或图 8所示)以控制冷热水可由两侧分别进入第二接管12的导水管123 (如图9或图 IO所示),并经由出水,殳121至出水座22出水,令进水管组10与水龙头组20 进行组装时,在施工上可更为简易、精减,且在维修拆解上较为灵活、快速, 并能同时达到出水稳定顺畅的效果,可减少现有技术中在多接管组装上所须花费的成本及时间,以提高经济效益与市场竟争力,且冷热进水管14由套件17 及固定件18相螺结固定于底壳16下方而形成双重锁结设计,可防止水压过大 造成底壳16爆裂的情形。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可行实施例,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冷热出水结构,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热出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进水管组、一具有把手座及出水座的水龙头组,其中进水管组由第一接管、第二接管与两阀座组成,该第一接管呈螺管状且于其内部设有两通水道,所述两通水道与冷热进水管衔接相通,于第一接管的顶面横向延设一两端具有套合段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两通水道相通,在该导水管的中心设有一封壁面,第二接管包括在其中心设置的一具有套合槽的出水段,所述出水段与沿其两侧横向延伸形成的一具套合段的导水管相通,两阀座各设有一容置槽,并分别与一具有控制杆的控制阀相容置,沿容置槽的一侧适当位置处贯设有一进、出水孔而形成第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一、第二套管与第一、第二接管的导水管相接通,令冷热水由冷热进水管分别进入第一接管的两通水道时,冷热水即可顺第一接管两侧的导水管而分别进入两侧阀座内,再经由第二接管两侧的导水管冲入所述出水段,最后由出水段集中至出水座出水,并在水龙头组下方设有一中心及两侧各开设有穿孔及固孔的底壳,所述底壳与进水管组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贸
申请(专利权)人:张钦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