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远聪专利>正文

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511889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自来水出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出水口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循环管路在自来水出水口端呈循环回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太阳能储热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出水口部分还连通有保温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保温水箱出水口部分设有第二止回阀及水龙头;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增压循环泵,所述增压循环泵与设于保温水箱外的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塞,所述温度感应塞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改变热水压力的前提下达到节能,低噪效果。方便安装的同时实现即开即出热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能交换系统,具体是一种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室内用水为达到即开即热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热泵循环利用U 型管路结构用循环泵对热水强制循环,其缺点为噪音大,管道热能损耗大,定时运行又缺乏 方便性;2、室内水箱在室内设置保温水箱(非承压式和承压式两种)以达到即开即出热 水的效果。缺点非承压式保温水箱导致热水压力不足,使用极不方便,承压式保温水箱间 断性少量用水会使水箱内水变冷而失去开即热的效果。3、管道排空技术将电磁阀上置,排 空管道内的冷水,以达到开即热的效果。缺点开热水器需等待一定时间,关断时间不易控 制,方便性差,同时管道安装要求较高。4、分体式太阳能室内水箱系统采用导热液进行循 环的分体式太阳能技术。缺点生产成本高,不易普及,多处用热水不易实现。鉴于现有技术缺点,急需要一种方便安装及使用,低能耗的室内即开即热技术系 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及使用,低能耗的太阳能多水 箱热能交换系统。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自来水 出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出水口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循环管路在自来水出水口端呈循环 回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太阳能储热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太阳能储热水箱 出水口部分还连通有保温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保温水箱出水口部分设有第二止回阀及 水龙头;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增压循环泵,所述增压循环泵与设于保温水箱外的加热循 环控制仪电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塞,所述温度感应塞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温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水龙头设于保温水箱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太阳能储热水箱、保温水箱,循环管路,增压循环泵、温度感 应塞、第一止回阀及第二止回阀等组成的两个水箱的热能交换系统。利用循环管路内存水 作介质,对太阳能储热水箱和保温水箱进行循环。使两个水箱具有相同温度,从而保证了保 温水箱的有效水温。在不改变热水压力的前提下达到节能,低噪。在方便安装的同时实现 即开即出热水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系统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 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包括一条呈循环回路的循 环管路,且该循环管路设于自来水的出水口端(未标示),并且在自来水出水口处设有第一 止回阀2,另设一太阳能储热水箱1,该太阳能储热水箱1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储水部分,太阳 能储热水箱1进水口和太阳能储热水箱1出水口都连通至循环管路中,使太阳能储热水箱 1整体连通于循环管路中,循环管路的太阳能储热水箱1出水口连通至保温水箱7进水口, 太阳能储热水箱1与保温水箱7之间为热水管路3,保温水箱7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箱体结构, 且保温水箱 出水口连通至循环管路,保温水箱7出水口为冷水管路10,如此使保温水箱7整 体也连通于循环管路中,在循环管路的保温水箱7出水口部分设有第二止回阀9及水龙头11 ;在冷水管路10或热水管路3上,设有增压循环泵8,并且该增压循环泵8电连接有 加热循环控制仪4,受加热循环控制仪4控制,保温水箱7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塞6,并将温度 感应塞6与加热循环控制仪4电连接,如此,通过温度感应塞6检测保温水箱7内的水温, 并将温度信号传送至加热循环控制仪4,当保温水箱7内水温降低到预定温度时,加热循环 控制仪4可启动增压循环泵8,将太阳能储热水箱1内的高温水引流至保温水箱7内,而保 温水箱7内降低温度后的水则通过冷水管路10循环引流至太阳能储热水箱1,保持保温水 箱7内水的温度。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另设有计时器(未标示),计时器与加热循环控制仪 4电连接,通过预先设定的时间段,每间隔一个时间段通过加热循环控制仪4开启增压循环 泵8,对保温水箱内的水进行定时循环更换。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在保温水箱7内设有电加热器5,该电加热器5与设 于保温水箱7外的加热循环控制仪4电连接,由加热循环控制仪4控制电加热器5的开启, 当保温水箱7内的水温下降到预定温度时,或者在经过一个预设的时间段后,加热循环控 制仪4开启电加热器5对保温水箱7内的水进行二次加热。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替换方案,水龙头11还可设置于保温水箱7上,以作为高 温热水的出水口。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 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 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 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自来水出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出水口设有第一止回 阀,所述循环管路在自来水出水口端呈循环回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太阳能储 热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出水口部分还连通有保温水箱,在所述循环管 路的保温水箱出水口部分设有第二止回阀及水龙头;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增压循环泵,所述增压循环泵与设于保温水箱外的加热循环控 制仪电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塞,所述温度感应塞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水箱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龙头设于保温水箱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自来水出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出水口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循环管路在自来水出水口端呈循环回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太阳能储热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出水口部分还连通有保温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保温水箱出水口部分设有第二止回阀及水龙头;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增压循环泵,所述增压循环泵与设于保温水箱外的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所述保温水箱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塞,所述温度感应塞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改变热水压力的前提下达到节能,低噪效果。方便安装的同时实现即开即出热水。文档编号F24J2/46GK201852315SQ20102061276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远聪 申请人:刘远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多水箱热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自来水出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出水口设有第一止回阀,所述循环管路在自来水出水口端呈循环回路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太阳能储热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太阳能储热水箱出水口部分还连通有保温水箱,在所述循环管路的保温水箱出水口部分设有第二止回阀及水龙头;  所述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增压循环泵,所述增压循环泵与设于保温水箱外的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  所述保温水箱内还设有温度感应塞,所述温度感应塞与加热循环控制仪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聪
申请(专利权)人:刘远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