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1187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型避雷器,包括一连接件,一第一同轴缆线,一第二同轴缆线和一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位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二端子;所述接地线,设于所述连接件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型避雷器具有更直接地传递输入信号,降低信号传输耗损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避雷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传输耗损低、避免湿 气入侵内部的改进型避雷器
技术介绍
一般避雷器可将数百万伏特的异常高电压突波迅速导通以泄放于大 地,避免电力系统被破坏, 一旦所述异常高压电消失后,避雷器会切断来 自电源的续流以回复未动作前的不导通状态。图5为已知的避雷器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的避雷器结构是在 一本体(100)两端分别设有一螺纹段(101)与一接头(102),所述螺纹 段(101)则与一同轴缆线(200)的一端接头(201)螺合,所述接头(102) 再与另一同轴缆线(300)的一端螺纹部(301)螺合,并于所述本体(100) 适当部位接设一接地线(图中未示出)而构成,此类同轴缆线(200)、 (300) 进一步再与欲进行保护的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藉此可形成信号传递 于所述本体(100)及所述等同轴缆线(200)、 (300)。针对市场反应,发现上述已知的避雷器结构与此类同轴缆线(200)、 (300)之间采用的螺合手段,长期使用后,易造成组装不良导致信号传 输耗损严重,且易导致湿气入侵内部造成压力瞬间升高爆裂。因此已知的避雷器结构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接传递输入信号,降低信号传输 耗损的改进型避雷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护避雷器内部组件,免除损 坏的改进型避雷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型避雷器,包括一连接件, 一第一同轴缆线, 一第二同轴缆 线和一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位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A山顺;所述第一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一 端子;所述第二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二 端子;所述接地线,设于所述连接件下方。本技术的改进型避雷器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进型避雷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二者外部 进一步包覆有一第一保护膜。前述的改进型避雷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二者外部 进一步包覆有一第二保护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改进型避雷器具有以下优点l.更直接地传递输入信号,降低信号传输耗损。2.保护避雷器内部组件,免除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已知的避雷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2 为图l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连接件(1),包含位于所述连 接件(1)两端的一第一连接端(11)及一第二连接端(12)。所述第一同轴缆线(2),包含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11)接设用以径 行传递信号的第一端子(21),所述第一端子(21)与所述第一连接端(11) 二者外部包覆有一第一保护膜(5)。所述第二同轴缆线(3),包含一与所述第二连接端(12)接设用以径 行传递上述信号的第二端子(31),所述第二端子(31)与所述第二连接 端(12) 二者外部包覆有一第二保护膜(6)。所述接地线(4)接设于所述连接件(1)下方,所述接地线(4)必 须被引至于一外露于地层表面的金属(图中未示出) 一端进行相互连接, 始能形成避雷效果。藉由上述构造组合,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利用连接件(I) 两端分别与第一同轴缆线(2)的第一端子(21)及第二同轴缆线(3) 的第二端子(31)接设,并于接设部位包覆有第一、第二保护膜(5)、 (6)。本技术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影音、电话及监控等设备,避免所 述设备遭受瞬间突波或雷击伤害,进而使得输入信号的传递更为直接,由 此达成降低所述信号传输耗损,故本技术于动作时不会扰乱前述设备 电路系统的稳定度,所造成的电力损失极小。本技术能够强化组装效果,避免湿气入侵造成内部压力瞬间升高 而爆裂,可保护所述避雷器内部组件以免除其损坏,故具有良好的保护效 果。值得说明的是,请参看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改进型避雷器 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设计采用了本技术的理念,且在构件上与上述 较佳实施例的构件基本相同,例如两者皆包含第一同轴缆线(2)及第一 保护膜(5)。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 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 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组件符号说明 (U连接件(II) 第一连接端 (12)第二连接端6(2) 第一同轴缆线 (21)第一端子(3) 第二同轴缆线 (31)第二端子(4) 接地线(5) 第一保护膜(6) 第二保护膜(100) 本体(101) 螺纹段(102) 接头 (201)接头 (301)螺纹部(200)、 (300)同轴缆线。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型避雷器,包括一连接件,一第一同轴缆线,一第二同轴缆线和一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位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二端子;所述接地线,设于所述连接件下方。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型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二者外部进一步包覆有一第一保护膜。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改进型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二者外部进一步包覆有一第二保护膜。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避雷器,包括一连接件,一第一同轴缆线,一第二同轴缆线和一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含位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一端子;所述第二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二端子;所述接地线,设于所述连接件下方。本技术的改进型避雷器具有更直接地传递输入信号,降低信号传输耗损的优点。文档编号H01T4/00GK201274376SQ20082013331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大伦 申请人:荣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避雷器,包括一连接件,一第一同轴缆线,一第二同轴缆线和一接地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含位于所述连接件两端的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一端子;  所述第二同轴缆线,包含一与所述第二连接端接设以传递信号的第二端子; 所述接地线,设于所述连接件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伦
申请(专利权)人:荣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