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凤英专利>正文

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61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它的结构特征是,横向或纵向与床边框固联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做为与之固联的床腿或床板倾斜运动的主动件,床腿或床板做为从动件,只需在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轴头沿轴线输入一个小扭矩,就会使床腿或床板做大扭矩运动,并能随机自锁,可做成床面整体升降或一端升高的床,或床板可横向或纵向倾斜的床,方便患者体位变换,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医院用的辅助医疗功能用床。目前床板可升降或翻折的病床,只有极少数大型医院才能见到,而且多为从国外引入,其结构复杂,维修不易,售价昂贵,床体单台重量都在二百公斤以上,一般中小型医院无力购置,因而众多的心脏病患者住院卧床期间,普通病床无法满足头、足两处的高度差在200-250mm的最佳体位,以减轻心脏负担的要求,而对于深昏迷或极度虚弱患者因长期卧床,易染褥疮,须有能助患者侧翻身的功能床,目前虽已有此种产品问世,但其翻折系统使用了众多杆系,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推广使用中表现出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实用,结构简单,造价低的辅助医疗功能用床。以下方式可实现本技术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两根横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两端伸入床两侧边框的孔中,将该轴的小套筒端与边框固联,床腿与做为大扭矩输出的大套筒固联,可分离的摇柄与轴头联接,成为整体或一端可升降的床。床板横向分为三块,两边的床板与做为大扭矩输出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大套筒固联,成为床板横向可倾斜的床。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两根纵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两端伸入床一端边框的孔中,将该轴的大套筒与边框固联,小套筒与床另一端边框活络联接,两组臂杆交错固联在两根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小套筒上,床板纵向分为三块,与两根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间距等宽的中央浮动瘠板,浮动联接在两组交错臂杆上,另两块侧床板分别与每组臂杆固联,可分离的摇柄与轴头联接,成为床板纵向可倾斜的床。本技术利用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结构特点,实现了床腿或床板与相邻构件间的夹角的变化,角度可在360度之内改变,从而做成心脏病患者所需的头高足低护理体位用床,或长期卧床患者所需的侧翻身床,该辅助医疗功能用床,结构简洁,操作容易,能随机自锁,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与外部构件联接关系示意图。图2为图1作用效果图。图3为床腿可倾斜结构组装示意图。图4是床腿与床框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图3作用效果(1)。图6是图3作用效果(2)。图7是图3作用效果(3)。图8是床板可纵向倾斜床的床架结构组装示意图。图9是图8床板分布示意图。图10是图9作用效果示意(1)。图11是图9作用效果示意(2)。图12是现有的床板可横向倾斜床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床板可横向倾斜床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1所示,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轴线上有输入轴头3,输入轴头3外是小套筒1,小套筒外是大套筒4,最外层是外壁套筒2与大套筒4一体,摇转手柄5与轴头3连接,摇动手柄5,轴头3的转动变为小套筒1和大套筒4的相对转动,达到沿自身轴线输入小扭矩,并同轴获得大扭矩输出的目的,6和7是外部构件,分别与大套筒4和小套筒1固联。由于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仍属于螺旋副,自然就保持了螺旋副的自锁性能,本技术是把螺旋副中螺杆与螺母间相对位置的自锁关系发展为两个相邻平面间夹角的自锁关系。图3示出了心脏病患者体位用床结构,两根横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小套筒1-1两端分别插入床侧边框7-1的孔中,四条床腿分为两组,床头部和6-1、6-2和床尾部6-3、6-4并分别与该轴的外壁套筒2-1、2-2焊接固联,图4示出了该轴的小套筒1-1与床边框7-1做紧固联接,床板置于合螺旋扭矩放大轴上,把可分离摇柄5套入任意一端的轴头3-1,摇转手柄5,向轴内输入小扭矩m,此时床框相当于该轴的固定机架,经该轴放大的大扭矩M即作用在轴外壁套筒2-1上,驱动床腿6-1、6-2在大扭矩作用下摆转,床头一端升高呈护理功能体位状态见图6,当有危重患者需急送手术室救治时,可按前述操作,使床尾部的高度也升高到与床头部等高,并与手术台面高度平齐,见图7,此时该床成为转运车,减少了对比心脏病重患一次危险性的搬移动作,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实施例2图8是除去床板的床架结构示意图,件2-3、2-4是两根纵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它们的大套筒2-3、2-4两端分别与床端边框构件6-2-1和6-2-2紧固联接,小套筒1-3、1-4做为大扭矩输出件与床边框6-2-3做活络铰接,摆转臂杆组7-3与件1-3固联,带动另一侧床板翻折的可摆转臂杆组7-4与件1-4固联,7-3、7-4交错布局,中央浮动瘠板10重力浮动放在臂杆组交错部位,另两侧床板8、9分放在两臂杆组上,摇转手柄5分别输入轴头件3-3或3-4的小扭矩m1或m2,经放大后传递到件1-3或1-4上,形成经放大的扭矩M1、M2,臂杆组7-3、7-4随之摆转,带动侧床板8、9摆转,8、9侧板也约束了板10在水平方向的自由度,使其只能随相邻臂杆的摆转,做相应的摆转,图10示出了床板向右摆转状态,图11示出了床板向左摆转状态,3-3和3-4表示臂杆组7-3、7-4与小套筒1-3、1-4的连接处,这种侧翻身床,结构简单,操作省力,长期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只需摇动手柄5,就能令床板摆转,患者也随之变换了体位,不会生褥疮,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实施例3该例说明床板与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扭矩输出套筒联接后实现横向翻折的结构,如图14所示,两根横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小套筒与床边框固联,则床框成为两根放大轴的固定机架,床板12成为从动件,摇柄5分别从两个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轴头沿轴线输入扭矩m1、m2的驱动下,床板12可做预期翻折,这种结构的床,使床板12下面的空间成为净空间,可另行设计陪护人员休息用的可藏式窄床面11,和供放杂物的小柜或抽屉13等附属设施,拓展了该床的实用功能,方便了患者,也便于病室的整齐。权利要求1.一种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其特征是两根横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两端伸入床两侧边框的孔中,将该轴的小套筒端与边框固联,床腿与做为大扭矩输出的大套筒固联,可分离的摇柄与轴头联接,成为整体或一端可升降的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其特征是床板横向分为三块,两边的床板与做为大扭矩输出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大套筒固联,成为床板横向可倾斜的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其特征是在床侧设有活动窄床板或床下设活动抽屉。4.一种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其特征是两根纵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两端伸入床一端边框和床中梁的孔中,将该轴的大套筒与边框固联,小套筒与床另一端边框活络联接,两组臂杆交错固联在两根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小套筒上,床板纵向分为三块,与两根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间距等宽的中央浮动瘠板,浮动联接在两组交错臂杆上,另两块侧床板分别与每组臂杆固联,可分离的摇柄与轴头联接,成为床板纵向可倾斜的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它的结构特征是,横向或纵向与床边框固联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做为与之固联的床腿或床板倾斜运动的主动件,床腿或床板做为从动件,只需在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轴头沿轴线输入一个小扭矩,就会使床腿或床板做大扭矩运动,并能随机自锁,可做成床面整体升降或一端升高的床,或床板可横向或纵向倾斜的床,方便患者体位变换,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A61G7/002GK2369669SQ99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医疗功能用床,包括床板、床边框和床腿,其特征是:两根横向设置的复合螺旋扭矩放大轴的两端伸入床两侧边框的孔中,将该轴的小套筒端与边框固联,床腿与做为大扭矩输出的大套筒固联,可分离的摇柄与轴头联接,成为整体或一端可升降的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
申请(专利权)人:赵凤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