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锦山专利>正文

护理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931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护理病床,其包括:一底座;一可弯折的床架;一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床架;二侧翻床架,用以将病人身体向左或右侧翻起;一第一连杆组,可驱动床架向上坐起;一第二连杆组,可驱动活动床架上下移动;一翻身机构,可驱动侧翻床架;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连杆组连接在一驱动轴上,驱动轴可受一动力装置驱动,且与第一、二连杆组之间设置有第一、二间歇传动装置,以及一拍打机构,可产生拍打疾病患者身体的动作,藉以按摩疾病患者身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护理病床,特别是指一种适合供长期看护病人使用的护理病床。一般如中风、脑部病变、中枢神经受损,以及植物人等必须要长期看护的病人,由于其本身不具有行动能力,因此必须长期躺靠在床上。病人长时间躺靠在床上,会非常容易产生褥疮,而一旦发生了褥疮的疾病,便非常不容易愈合,不但会带给病人极大的痛苦,且带给照顾者极大的负担。由于没有行动能力,病人大部分时间都必须要躺靠在床上,所以病床的设计对于病人的舒适以及照顾病人工作的方便性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没有行动能力的病人而言,由于其发生褥疮的几率大于一般人,而且其护理工作更为困难且消耗体力,所以一般用途的病床显然不适合使用,而必须使用特殊设计的专用病床。造成褥疮的最主要原因是病床与疾病患者的肌肤长时间压着而造成血液循环不良,且透气不良,造成闷热的情形,因此造成皮肤溃烂。直到今日并无大众化的专门病床,所以使得照顾病人的看护人员必须定时地为病人按摩肌肤,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大多数的病人纵然有看护人员的照顾,但长期下来发生褥疮及皮肤病变的比率依然很高。另外,为解决协助病人坐起、翻身,以便于进行喂食食物、药物、洗澡、换衣服等看护工作,现在许多的电动病床设置有可以抬起病人身体,以及可为病人翻身的床架,并且利用电机或是液压装置驱动病床的床架,以节省看护人员为病人抬起身体及翻身所消耗的体力。然而,一般的电动病床由于病床的床架需要产生的动作有好几个,而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分别使用独立的电机与驱动机构加以驱动,因此使得一台功能复杂的电动病床必须同时使用许多组的驱动装置,因此造成了电动病床的成本极为昂贵,而使得一般中低收入的家庭无法负担起电动病床的价格。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现有的供长期卧床病人使用的病床无法有效解决褥疮的困扰,且其成本昂贵,远非一般医院及家庭所能够负担,因此无法有效达到改善减轻长期卧床患者的痛苦,以及增进看护人员方便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增进通风性,并且避免疾病患者皮肤长时间受到床铺压迫,避免产生褥疮与皮肤病变的改进结构的护理病床。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协助为病人抬起身体、翻身等工作,以增进看护工作方便性的护理病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可降低病床成本的护理病床。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中包括一底座;一床架,有若干可倾斜的活动部分,用以使病人身体坐起;一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床架,且有若干接触杆,用以将病人身体抬起,而与该床架分离;一左侧翻架,与一右侧翻架,用以将病人身体向左或右侧面翻起;一可驱动该床架的活动部分的第一连杆组;一可驱动该活动床架上下移动的第二连杆组;一可驱动该左右侧翻架的翻身装置;以及一可驱动该第一、第二连杆组产生动力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杆组是连接在一驱动轴上,该驱动轴可受该动力装置驱动旋转,且与第一、第二连杆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第二间歇传动装置,而能够驱动该第一、第二连杆组分别产生动作;一翻身机构,有两个可推动该左、右侧翻架产生翻动病人动作的摇臂,以及一可驱动该左、右侧翻架产生拍打疾病患者身体的动作,藉以按摩疾病患者身体的拍打机构。藉由以上装置的组合,该动力装置可驱动前述第一、第二连杆组,使该床架与活动床架产生动作,藉以使病人坐起,并使病人身体与床铺接触位置改变,藉以防止褥疮发生。其中该动力装置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间歇传动装置与一第二间歇传动装置,其设置于该驱动轴上,且分别与前述第一、第二连杆连接;前述第一、第二间歇传动装置可转动地套设于该驱动轴上;且分别有一滑槽;以及一突键,设置在该驱动轴上,且穿入于该两个滑槽之中;该突键可以在该两个滑槽中滑动,且与该两个滑槽的边缘接触,而带动该第一、第二间歇传动装置转动;前述第一、第二传动装置的滑槽设置在不同角度位置上,因此使得该转轴旋转不同角度范围内,可以单独驱动该第一、第二连杆组的其中之一产生动作。其中该侧翻架包括一左侧架体;以及一右侧架体;该左侧架体与右侧架体分别有一转轴,且可分别受一翻身机构驱动,而向上摆动成为倾斜状态,而将病人身体向左或向右翻起。其中该翻身机构包括两个摇臂,其可摆动地设置于该左侧架体与右侧架体的转轴的外侧;及两个从动件,其设置在该左、右架体之上,且可受该两个摇臂推动,而带动该左、右架体产生向上摆动的动作;及一连接杆,其连接于该两个摇臂的末端;及一驱动装置,其可驱动该连接杆移动,而带动该两个摇臂产生摆动。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两个可驱动该左、右架体产生小幅度向上摆动动作的拍打机构,用以轻微拍打病人身体,以达到按摩病人身体的功效。其中该两个拍打机构分别具有一柱体,固定于该两个转轴的下方;一电机;以及一偏心轮,其可与该柱体接触,且受该电机驱动旋转,因此而驱动该两个柱体产生微幅的摇摆动作。其中该柱体末端设有一接触轮,用以与该偏心轮接触。其中更进一步包括一拍打机构,该拍打机构包括多个拍杆,其相互平行地共同装置于一转轴上,且能够受该转轴驱动产生拍打病人身体的动作;以及一用以驱动该转轴旋转的驱动机构,使该若干拍杆产生前述拍打动作。其中该驱动机构包括一柱体,设置在该转轴之上;一电机;以及一偏心轮,其装置在该电机的旋转轴上,且可与该柱体接触而驱动该柱体产生摆动。其中该柱体末端转设有一接触轮,用以与该偏心轮接触。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护理病床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护理病床的侧面视3为本专利技术的床架产生减压动作时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床架产生抬起疾病患者身体动作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床架驱动机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侧边的翻身机构动作时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身机构的正面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翻身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拍打机构的正面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拍打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用的拍打机构的正面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结构的护理病床,其中包括一底座10;一个设置于底座10上方,可以将病人的上半身坐起及下半身弯脚的床架20;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动床架30,其可以改变病人身体与床铺接触位置,以避免病人身体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到床铺压迫;及一组侧翻床架40,用于为病人翻身。请再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床架20与活动床架30的下方装置有一第一连杆组50,用以驱动上述床架20;及一第二连杆组60,用于驱动上述活动床架30;及一个动力装置70,用于驱动该第一连杆组50与第二连杆组60;及一个翻身机构80,用于驱动上述的侧翻床架40,为病人翻身;及二组拍打机构90,用于驱动前述侧翻床架40产生快速的小幅度拍打动作,用于为病人按摩身体,促进血液循环。本专利技术的护理病床可以藉由前述的床架20帮助疾病患者坐起,且利用上述的侧翻床架40将病人的身体向左或向右侧翻,因此当护理人员要为病人喂食食物、药物、更换衣服、洗澡等工作时,可使得看护人员体力消耗大为减低,以方便进行看护工作。如图2及图4所示,上述床架20为一个可以弯折的架体,其位于疾病患者上半身位置为一个可以向上抬起的上活动部21,中央为固定的固定部分22,下半段为一个可以将疾病患者的脚部向上弯起的下活动部分23。该上活动部21与下活动部分23与前述的第一连杆组50连接,而能够被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理病床,其中包括:一底座;一床架,具有若干可倾斜的活动部分,用以使病人身体坐起;一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床架,且具有若干接触杆,用以将病人身体抬起,而与该床架分离;一左侧翻架,与一右侧翻架,用以将病人身体向左或右侧面翻起;一可驱动该床架的活动部分的第一连杆组;一可驱动该活动床架上下移动的第二连杆组;一可驱动该左右侧翻架的翻身装置;一可驱动该第一、第二连杆组产生动力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连杆组是连接在一驱动轴上,该驱动轴可受该动力装置驱动旋转,且与第一、第二连杆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第二间歇传动装置,而能够驱动该第一、第二连杆组分别产生动作;及一翻身机构,具有两个可推动该左、右侧翻架产生翻动病人动作的摇臂,及一可驱动该左、右侧翻架产生拍打疾病患者身体的动作,藉以按摩疾病患者身体的拍打机构。藉由以上装置的组合,该动力装置可驱动前述第一、第二连杆组,使该床架与活动床架产生动作,藉以使病人坐起,并使病人身体与床铺接触位置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锦山
申请(专利权)人:庄锦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