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来宝专利>正文

门锁的执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8647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有外执手和内执手,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外支座,该盘型外支座中心设置外执手安装孔,该外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能埋设在门体中的连接桩头,所述外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外支座中心的外执手安装孔安装;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内支座,该盘型内支座中心设置内执手安装孔,该内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螺钉孔,所述盘型内支座通过螺钉与盘型外支座紧固在一起;所述内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内支座中心的内执手安装孔安装;所述外执手头部与所述内执手头部之间设置一个锁舌控制轴,锁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外执手头部插装连接,锁舌控制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执手头部插装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防盗。(*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该装置包括外执手和内执手,外执手头部 通过卡圈机构与盘型外支座连接,内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盘型内支座连接,盘型内支 座通过螺钉与盘型外支座连接,外执手的头部通过锁舌控制轴与内执手的头部连接。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200720175381公布了一种门把手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于门体上的组 合内盖,转轴,把手,组合内盖包括底盖,压缩弹簧,轴承,转动块,合金圈。轴承、转动块位于 相盖合的底盖与合金圈之间,转动块设有轴孔,在轴孔的内壁上开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一 弹性挡圈;转轴的一端与把手的一端相连接,并依次穿过合金圈、弹性挡圈、转动块、轴承和 底盖,带动转动块转动。把手的一端伸入转动块的轴孔内,并在其外壁上开有与弹性挡圈相 对应的凹槽,弹性挡圈卡入凹槽内。该专利的把手结构复杂,而且不能与门锁配合内外同时 开启门体,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简单安全并且可以与门锁配合使用的门把手,以克服现有技 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该装置的外执手通过卡圈机构与 盘型外支座连接,内执手通过卡圈机构与盘型内支座连接,内执手和外执手通过锁舌控制 轴联动。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他人在门外卸掉门锁的执手 装置,从而起到防盗的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有外执手和内执手,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外支座,该 盘型外支座中心设置外执手安装孔,该外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能埋设在门体中的连接 桩头,所述外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外支座中心的外执手安装孔安装;有一个 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内支座,该盘型内支座中心设置内执手安装孔,该内执手安装孔两边 对称设置螺钉孔,所述盘型内支座通过螺钉与盘型外支座紧固在一起;所述内执手头部通 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内支座中心的内执手安装孔安装;所述外执手头部与所述内执手头 部之间设置一个锁舌控制轴,锁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外执手头部插装连接,锁舌控制轴 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执手头部插装连接。为了防止外执手在门外面被他人卸掉,所述盘型外支座外罩装一个装饰罩。为了使连接桩头更牢固地与盘型外支座连接,所述连接桩头与所述盘型外支座铆 固连接。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有外执手和内执手,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外支座,该 盘型外支座中心设置外执手安装孔,该外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能埋设在门体中的连接 桩头,所述外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外支座中心的外执手安装孔安装;有一个 能与门体安装的紧固盘,该紧固盘上对称设置两个螺钉孔,所述紧固盘通过螺钉与盘型外支座紧固在一起;所述紧固盘外罩装一个盘型内支座,该盘型内支座中心设置内执手安装 孔,所述内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内支座中心的内执手安装孔安装;所述外执 手头部与所述内执手头部之间设置一个锁舌控制轴,锁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外执手头部 插装连接,锁舌控制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执手头部插装连接。所述盘型外支座外罩装一个装饰罩;所述连接桩头与所述盘型外支座铆固连接。所述紧固盘与所述盘型内支座螺纹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设有连接桩头,既起到连接作用,又起到固定作用。2、本技术设有装饰罩,可以有效防止他人在门外卸掉门锁的执手装置,从而 起到防盗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卡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盘型外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外执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盘型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内执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外执手的局部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门锁执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紧固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内执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见图1 (门锁执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2 (卡圈机构的放大图)、图3和图4, 本技术的门锁的执手装置有外执手1和内执手2,有一个能与门体3安装的盘型外支座 11,该盘型外支座中心设置外执手安装孔111,该外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能埋设在门体 中的连接桩头12。在门体相应位置打上适当的孔,然后将连接桩头插入孔中,即可将连接桩 头埋设在门体中;所述的盘型外支座与连接桩头可以是一体压铸而成,也可以是铆固连接, 还可以是嵌入连接,二者为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盘型外支座与连接桩头是一体压铸而 成。所述外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13与所述盘型外支座中心的外执手安装孔安装,所述卡 圈机构包括外执手头部的卡圈凹槽131、卡圈132和垫片133,将盘型外支座安装到外执手 头部后,再放上垫片,然后将卡圈放置在卡圈凹槽内,这样就将盘型外支座与外执手安装在 一起了。参见图1、图5和图6,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内支座21,该盘型内支座中心设 置内执手安装孔211,该内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螺钉孔212,所述盘型内支座通过螺钉 213与盘型外支座紧固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盘型外支座的连接桩头设有内螺纹,盘型内 支座通过螺钉与连接桩头连接,从而使得门锁执手装置固定在门体上。所述内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13与所述盘型内支座中心的内执手安装孔安装,所述卡圈机构包括内执手头 部的卡圈凹槽131、卡圈132和垫片133,将盘型内支座安装到内执手头部后,在放上垫片, 然后将卡圈放置在卡圈凹槽内,这样就将盘型内支座与外执手安装在一起了。所述外执手头部与所述内执手头部之间设置一个锁舌控制轴4,锁舌控制轴可以 穿过锁具,起到控制锁舌的作用,所述控制轴可以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轴,也可以是 中间部分横截面为正方形、两端部分横截面为圆形的轴,在本实施例中,锁舌控制轴为横截 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轴。锁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外执手头部插装连接,锁舌控制轴的另 一端与所述内执手头部插装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执手头部设有控制轴凹槽14,所述 内执手头部设有控制轴凹槽14,将锁舌控制轴穿过装在门体上的锁具,两端连接上外执手 和内执手,即可将门锁执手装置固定在门体上。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是当门锁安装在门体后,首先,外执手通过卡圈机构与盘型 外支座连接,内执手通过卡圈机构与盘型内支座连接,然后,在门的外侧将连接桩头通过门 锁的预留孔埋设在门体中,与此同时将锁舌控制轴穿过门锁与外执手插接;最后,在门的内 侧将盘型内支座通过螺钉与盘型外支座连接。当外执手转动时,内执手随之转动;反之,亦 然。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上的改进,与实施例1相同的内容参见实施例1,此处 不重复描述。参见图7,所述盘型外支座外罩装一个装饰罩15,该装饰罩外表面经过抛光处理, 即美观又不会划伤人的手指;也可以有效防止他人在门外卸掉门执手,从而起到防盗的作用。所述连接桩头12与所述盘型外支座铆固连接。实施例3: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的实施例,参见图2、图3、图4和图8,该装置有外执手1和内 执手2,有一个能与门体3安装的盘型外支座11,该盘型外支座中心设置外执手安装孔111, 该外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能埋设在门体中的连接桩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的执手装置,有外执手和内执手,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外支座,该盘型外支座中心设置外执手安装孔,该外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能埋设在门体中的连接桩头,所述外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外支座中心的外执手安装孔安装;有一个能与门体安装的盘型内支座,该盘型内支座中心设置内执手安装孔,该内执手安装孔两边对称设置螺钉孔,所述盘型内支座通过螺钉与盘型外支座紧固在一起;所述内执手头部通过卡圈机构与所述盘型内支座中心的内执手安装孔安装;所述外执手头部与所述内执手头部之间设置一个锁舌控制轴,锁舌控制轴的一端与所述外执手头部插装连接,锁舌控制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执手头部插装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来宝
申请(专利权)人:王来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