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贵列专利>正文

孕妇托腹保健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807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孕妇托腹保健带,其特征在于它由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高弹力加强筋(3)、腹围调节母扣(4-1)、腹围调节公扣(4-2)、托腹弹力带(5)、无弹力加强筋(6)、高弹力连接带(7)、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腿围调节母扣(10-1)、腿围调节公扣(10-2)组成,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中部边缘、下右端边缘、下左端边缘是向外凸出的弧线形;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加强筋(3)上,高弹力加强筋(3)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边缘处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腹围调节母扣(4-1)的上侧端、腹围调节公扣(4-2)的上侧端,腹围调节母扣(4-1)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左侧竖边端上,腹围调节公扣(4-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右侧竖边端上,无弹力加强筋(6)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下端中部凸出边缘处,高弹力连接带(7)的上端连接在无弹力加强筋(6)上,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连接带(7)的下端上,两个腿围调节母扣(10-1)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左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右端上,两个腿围调节公扣(10-2)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右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左端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孕妇专用的女士保健内衣,具体是一种孕妇专用的托胎、保胎、胎位扶正、改善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的保健腹带。
技术介绍
结合图2说明,以往腹带11的上端中部边缘、下右端边缘、下左端边缘是向内凹的曲线形,该形状与孕妇人体形状不符合,并且此腹带的整体构造也不合理,不能有效对孕妇起到托胎、保胎、胎位扶正、改善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的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孕妇托腹保健带。本技术解决了由于以往的孕妇保健带其形状和整体构造不合理,而无法有效的对孕妇起到托胎、保胎、胎位扶正、改善孕妇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和减少腰部弯曲力的作用。本技术由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高弹力加强筋3、腹围调节母扣4-1、腹围调节公扣4-2、托腹弹力带5、无弹力加强筋6、高弹力连接带7、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腿围调节母扣10-1、腿围调节公扣10-2组成。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中部边缘、下右端边缘、下左端边缘是向外凸出的弧线形。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加强筋3上,高弹力加强筋3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边缘处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腹围调节母扣4-1的上侧端、腹围调节公扣4-2的上侧端,腹围调节母扣4-1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左侧竖边端上,腹围调节公扣4-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右侧竖边端上,无弹力加强筋6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下端中部凸出边缘处,高弹力连接带7的上端连接在无弹力加强筋6上,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连接带7的下端上,两个腿围调节母扣10-1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左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右端上,两个腿围调节公扣10-2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右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左端上。本技术消除了以往的孕妇保健带因其形状不合理,而不能有效的对孕妇起到托胎、改善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美观、制造成本低,可以起到托胎、改善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腰部弯力的保健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已有技术腹带1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托腹弹力带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托腹弹力带5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左侧双层护腿8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四中托腹弹力带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高弹力加强筋3、腹围调节母扣4-1、腹围调节公扣4-2、托腹弹力带5、无弹力加强筋6、高弹力连接带7、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腿围调节母扣10-1、腿围调节公扣10-2组成。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中部边缘、下右端边缘、下左端边缘是向外凸出的弧线形。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加强筋3上,高弹力加强筋3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边缘处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腹围调节母扣4-1的上侧端、腹围调节公扣4-2的上侧端,腹围调节母扣4-1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左侧竖边端上,腹围调节公扣4-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右侧竖边端上,无弹力加强筋6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下端中部凸出边缘处,高弹力连接带7的上端连接在无弹力加强筋6上,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连接带7的下端上,两个腿围调节母扣10-1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左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右端上,两个腿围调节公扣10-2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右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左端上。所述的左侧双层护腿8由左侧内层横向弹力片8-1、左侧外层纵向弹力片8-2组成。左侧外层纵向弹力片8-2连接在左侧内层横向弹力片8-1的平面上,并使两片四周边缘重合。右侧双层护腿9与左侧双层护腿8的结构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在托腹弹力带5上增加具有纵向弹力的横带5-1。横带5-1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上半部的平面上并且与其上端边缘重合。它具有对孕妇起到托胎、保胎,改善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腰部弯力的保健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二的基础上在托腹弹力带5上增加了左侧扶正带5-2、右侧扶正带5-3。右侧扶正带5-3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右半部分上,左侧扶正带5-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左半部分上并使其下端与右侧扶正带5-3的下端叠加重合。它具有对孕妇起到托胎、保胎,胎位扶正,改善盆腔及下肢血液循环、减少腰部弯力的保健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在具体实施方式三的基础上在托腹弹力带5上增加了一对扬声器12。扬声器1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外侧,选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扬声器12定时播放音乐和语音,进行胎教,同时采用听觉矫正法来扶正胎位。因扬声器12是可拆卸的,可防止在孕妇托腹保健带洗涤时损坏扬声器。权利要求1.孕妇托腹保健带,其特征在于它由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高弹力加强筋(3)、腹围调节母扣(4-1)、腹围调节公扣(4-2)、托腹弹力带(5)、无弹力加强筋(6)、高弹力连接带(7)、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腿围调节母扣(10-1)、腿围调节公扣(10-2)组成,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中部边缘、下右端边缘、下左端边缘是向外凸出的弧线形;左调节背带(1)、右调节背带(2)的下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加强筋(3)上,高弹力加强筋(3)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上端边缘处并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腹围调节母扣(4-1)的上侧端、腹围调节公扣(4-2)的上侧端,腹围调节母扣(4-1)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左侧竖边端上,腹围调节公扣(4-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右侧竖边端上,无弹力加强筋(6)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下端中部凸出边缘处,高弹力连接带(7)的上端连接在无弹力加强筋(6)上,左侧双层护腿(8)、右侧双层护腿(9)的上端分别连接在高弹力连接带(7)的下端上,两个腿围调节母扣(10-1)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左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右端上,两个腿围调节公扣(10-2)分别连接在左侧双层护腿(8)的右端上、右侧双层护腿(9)的左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托腹保健带,其特征在于托腹弹力带(5)上增加了具有纵向弹力的横带(5-1),横带(5-1)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上半部的平面上并且与其上端边缘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托腹保健带,其特征在于托腹弹力带(5)上增加了左侧扶正带(5-2)、右侧扶正带(5-3),右侧扶正带(5-3)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右半部分上,左侧扶正带(5-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左半部分上并使其下端与右侧扶正带(5-3)的下端叠加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托腹保健带,其特征在于托腹弹力带(5)上增加了一对扬声器(12),扬声器(12)连接在托腹弹力带(5)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孕妇托腹保健带,其特征在于左侧双层护腿(8)由左侧内层横向弹力片(8-1)、左侧外层纵向弹力片(8-2)组成,左侧外层纵向弹力片(8-2)连接在左侧内层横向弹力片(8-1)的平面上,并使两片四周边缘重合,右侧双层护腿(9)与左侧双层护腿(8)的结构相同。专利摘要孕妇托腹保健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列孙花英孙兰英王树卿
申请(专利权)人:李贵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