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8402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吸湿放湿性能的可逆性和响应性方面优异的调湿片,其在周围环境的湿度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吸收湿气,反过来在周围环境的湿度低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将吸收的湿气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湿片(10)具有调湿层(7),所述调湿层(7)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粉体(4)将可逆地对水蒸气进行吸收和释放的调湿颗粒(3)相互粘接并成型为片状而形成的。调湿层(7)的空隙为5%以上。由于形成于调湿颗粒(3,3)间的空隙(8)的比例较大,因而可以利用调湿颗粒(3,3)间的空隙(8)作为用于吸湿放湿的保水空间,不仅能够利用调湿颗粒原有的吸湿放湿能力,还能利用由调湿颗粒间的空隙产生的吸湿放湿能力,从而能够获得高度可逆的吸湿放湿性能和优异的吸湿放湿响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湿片,所述调湿片有效地用于以下用途在例如建筑物、仓库的内壁或天花板处,在冷藏(冷冻)库、冷藏(冷冻)车等的内壁处,在装有电灯、精密电子仪器等电气电子部件的筐体的内壁处,通过快速可逆地对水蒸气进行吸收和释放来调节内部的湿度,从而防止结露,等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建筑物的西洋化而使建筑物的室内气密性得到提高,但另一方面丧失了透气性,出现了壁面结露等问题。特别是使用室内采暖器具导致水蒸气的产生,从而使冬季结露的问题变得严重。不仅限于-般住宅的居室内,在营业性建筑物、仓库等中这种现象也成为问题。具体地说,产生因结露导致的外观上的问题,以及产生由于从天花板上落下所结的露水而造成的地面的污染、仓库中的保存品的污染、水导致的劣化等问题。在冷藏库(或冷冻库)、冷藏车(或冷冻车)中,由于制冷用冷气的循环和开关门所致的热气的流入等,使库内的湿度发生变化,从而出现结露。在冷藏库的蔬菜室中,水积存在蔬菜室中,导致蔬菜鲜度的破坏。在冷藏车中,在天花板内壁上产生的结露落在运送中的产品(商品)上,导致外观、品质的劣化。湿度变化所致的结露的问题还在例如内部装有电灯、精密电子仪器的筐体中发生,会引发结露所致的镜片模糊、电路短路这样的问题。要防止这种密闭空间中的结露,并不是仅利用干燥材料等吸收湿气就可以的。例如在冷藏库的蔬菜室等中,需要在维持适于蔬菜储存的适度的湿度条件的基础上来防止结露。在居室空间中,维持适度的湿度也同样是重要的。对于仅进行吸湿的吸湿材料来说,当吸湿性能达到饱和后就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如果是具有当周围环境的湿度高时吸收湿气、反过来当周围环境的湿度低时将吸收的湿气释放出去这样的吸湿放湿性的材料,则能够反复进行吸湿和放湿,能够长期持续地使用。在周围环境的湿度高的情况下吸收湿气防止结露,反过来,在周围环境的湿度低的情况下将吸收的湿气释放出来,从而在提高湿度的同时通过放湿来恢复吸湿性,这样的调湿材料主要以成型为片状的调湿片的形式供于实际使用。现有的调湿片使用聚丙烯酸钠等吸水性聚合物之类的吸湿材料,其吸湿性虽然优异,但缺点是放湿性差,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几乎不放湿,或即使放湿,放湿速度也慢,恢复至原有的吸湿性需要较长时间。持续使用放湿性低的调湿片的情况下,片内所吸收的水不久就会达到饱和,不再起到调湿片的作用,从而不能防止上述结露所致的问题。对于放湿功能不充分的调湿片来说,随时间的推移还会发生由于保持的水导致的发霉和细菌的繁殖等这种卫生层面上的问题。因此,期待调湿片具有迅速可逆地对水蒸气进行吸收和释放的功能。以往,作为这样的调湿片,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43179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将平均孔径受到控制的模板型中孔二氧化硅与粘结剂的混合物涂布在基材片上而形成调湿层的调湿片。但是,对于该调湿片来说,由于是通过涂布来制作调湿层的,因而在厚膜化方面存在极限,认为难以有效地利用作为调湿材料的中孔二氧化硅原有的优异的调湿功能。日本特开2001-334596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在两张片之间利用热熔性粉末粘接硅胶颗粒而形成调湿层的调湿片。也不认为该调湿片的调湿性充分。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0-431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45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吸湿放湿性能的可逆性和响应性方面优异 的调湿片,其在周围环境的湿度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吸收湿气,反过来 在周围环境的湿度低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将吸收的湿气释放。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获得如下见解。在通过利用热塑性树脂粉体将可逆地对水蒸气进行吸收和释放的调 湿颗粒相互粘接并成型为片状而形成调湿层的情况下,形成于调湿颗粒 间的空隙成为影响吸湿放湿性能及其响应性的重要因素,并且,即使是 湿度过度上升并达到产生结露的条件,该空隙也能成为重要的保水空间, 因此调湿颗粒间的空隙的比例在某种程度上大一些是必要的。暴露于该空隙的作为接合剂(粘结剂)的热塑性树脂粉体的亲水性差 时,不能有效地利用该空隙进行调湿,因此优选热塑性树脂粉体为吸水 性高的亲水性树脂的粉体。为了通过加大调湿颗粒的暴露面积来有效地发挥调湿颗粒原有的调湿功能,需要热塑性树脂的MFR (熔体流动速率)小以在热熔合时树脂 的流动较少,从而能够使作为接合剂的热塑性树脂粉体不过度覆盖调湿 颗粒表面,并且使调湿颗粒的孔不被堵塞。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些见解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调湿片具有调湿层,该调湿层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粉体将可 逆地对水蒸气进行吸收和释放的调湿颗粒相互粘接并成型为片状而形成 的,该调湿片的特征在于,所述调湿层的空隙率为5%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吸湿放湿性能的可逆性和响应性方面优异 的调湿片。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调湿片,在利用热塑性树脂粉体将调湿颗粒相互粘接 并成型为片状而形成的调湿层中,由于形成于调湿颗粒间的空隙的比例 较大,因此水蒸气在调湿片内部易于扩散,能够充分发挥调湿颗粒原有 的吸湿放湿能力,从而能够获得高度可逆的吸湿放湿性能和优异的吸湿 放湿响应性。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构成调湿层的热塑性树脂粉体与调湿颗粒的重量比 为1/4 4/1。优选热塑性树脂粉体的平均粒径与调湿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比为1/8 15/1。优选调湿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im 1000(im。作为调湿颗粒,优选至少一种硅化合物,从其优异的调湿功能的方 面考虑而特别优选二氧化硅。出于防止吸湿时的水分所致的发霉、细菌繁殖的观点,优选本专利技术 的调湿层含有抗菌剂和/或防霉剂。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树脂粉体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吸水率为0.2%以上、 MFR为55g/10min以下的树脂。这种情况下,在形成于调湿颗粒间的空 隙处暴露出吸水率高的亲水性热塑性树脂粉体,并且该热塑性树脂粉体 的MFR小以致热熔合时树脂流动较少,因而不会使调湿颗粒表面、孔被 热塑性树脂粉体过度覆盖或堵塞,从而能够大大地确保面向空隙的调湿 颗粒的孔和面。因此,在使调湿颗粒的孔中的用于吸湿放湿的孔的有效 利用率得到提高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利用调湿颗粒间的空隙作为用于吸 湿放湿的保水空间,从而能够得到高度可逆的吸湿放湿性能和优异的吸 湿放湿响应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热塑性树脂粉体将调湿颗粒相互粘接并成型为片 状而形成的调湿层仅其本身就能足以用作调湿片,但也可以在调湿层的 至少一个面上层积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基材片并一体化后再进行使用。 并且,也可以制成在调湿层的至少一个面上层积有基材片并被一体化, 在该基材片的背对调湿层的一面上设置有粘合剂层,再在该粘合剂层上 层积有剥离片的调湿片。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调湿片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调湿片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说明加热辊式粉末层积装置的生产线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4是说明加热带式粉末层积装置的生产线的示意性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调湿片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热塑性树脂的吸水率、MFR以及调湿层的空隙率如下测定。<热塑性树脂的吸水率>将热塑性树脂粉体均匀散布在聚酯制剥离膜或铝箔上后,在其上重 叠聚酯制剥离膜或铝箔,夹住热塑性树脂粉体,接着对该层积体用热压机在比热塑性树脂粉体熔点高l(TC的温度下用0.5MPa处理2分钟,然 后剥下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湿片,其具有调湿层,该调湿层是通过热塑性树脂粉体将可逆地对水蒸气进行吸收和释放的调湿颗粒相互粘接并成型为片状而形成的,该调湿片的特征在于,所述调湿层的空隙率为5%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孝宏下山胜鹤田祐子森宽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