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6998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伴随旋转滚筒旋转的外筒振动从底座传至机架的洗衣机。在包围外筒(4)的机架(101)中,左侧面板(106)的下端部(106A)、右侧面板(107)的下端部(107A)及后面板(108)的下端部(108A)分别被螺钉固定于底座(102)。但是,机架(101)的前侧部分(具体是前侧左部(111)、前侧右部(112)及第二连结板(110))以及被螺钉固定于机架(101)前侧部分的控制箱(12)没有固定于底座(102)。因此,可抑制外筒(4)随着滚筒(5)旋转的振动从底座(102)传至洗衣机(1)的醒目部分即机架(101)的前侧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
技术介绍
由于洗衣机通常放置于洗衣机垫座等放置面上,因此在洗衣机主体的下端设有通 过抵接于放置面而支承洗衣机整体的底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洗衣机具有可贮存水的外筒和在该外筒内可旋转地配置的滚 筒(旋转滚筒)。在这样的洗衣机中,外筒经由减振器等振动吸收部件安装于底座,利用减 振器以从底座浮起的状态进行支承。此外,洗衣机通常具有构成其外壳的装饰板等装配而 成的机架。机架例如为包围外筒的中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机架中的前后左右各侧面的下 部分别螺钉固定于底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181603号公报在洗衣机中,外筒会随着滚筒的旋转而发生振动。而且,有时该振动没有被减振器 所吸收而传至底座。该情况下,当机架的前后左右各侧面的下部分别螺钉固定于底座(即, 机架牢固地固定于底座)时,会存在底座的振动传至机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伴随旋转滚筒 旋转的外筒振动从底座传至机架的洗衣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其执行清洗工序、漂洗工序及脱水工序,所述洗 衣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底座,其构成洗衣机主体的下端;外筒,其经由多个减振器安装于 所述底座,且在前侧具有放入取出衣物用的开口 ;旋转滚筒,其配置于所述外筒内而能够旋 转,并经由所述开口放入取出衣物;包围所述外筒的机架;将所述开口打开关闭的门;控制 箱,其内置有用于进行有关洗涤的控制的控制电路,并配置于所述机架的前侧下部;所述机 架的左侧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左部,所述机架的右侧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 底座的右部,所述机架的后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后部,在所述机架的前侧部分 螺钉固定有所述控制箱,所述机架的前侧部分及所述控制箱未被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其执行清洗工序、漂洗工序及脱水工序,所述洗 衣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底座,其构成洗衣机主体的下端;外筒,其经由多个减振器安装于 所述底座,且在前侧具有放入取出衣物用的开口 ;旋转滚筒,其配置于所述外筒内而能够旋 转,并经由所述开口放入取出衣物;包围所述外筒的机架;将所述开口打开关闭的门;所述 机架的左侧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左部,所述机架的右侧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 述底座的右部,所述机架的前侧下部和/或后面下部未被固定于所述底座。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 座一体形成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能够支承所述机架的前侧部分的下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的前侧部分包括上下细长的前侧左部、上下细长的前侧右部、以及连结所述前侧左部和所 述前侧右部的前侧连结部,所述控制箱的上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前侧连结部。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是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 箱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前侧左部和/或所述前侧右部。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是在第一、第三、第四或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洗衣机,其特 征在于,具备从外侧覆盖所述机架的前侧部分的上侧部件及下侧部件,所述上侧部件被固 定于所述机架,所述下侧部件的上部与所述上侧部件的下部游隙嵌合,所述下侧部件的下 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下侧部件未被固定于所述机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在该洗衣机中,构成洗衣机主体下端的底座支承洗衣机整体。 而且,外筒经由多个减振器被安装于底座,利用减振器以从底座浮起的状态支承外筒。而 且,由于在外筒内可旋转地配置有旋转滚筒,因此,当外筒伴随旋转滚筒的旋转而振动时, 有时该振动未被减振器吸收而传至底座。在此,在包围外筒的机架上,虽然左侧面下部、右侧面下部及后面下部分别被螺钉 固定于底座,但机架的前侧部分及被螺钉固定于机架前侧部分的控制箱未被固定于底座。 因此,可抑制随着旋转滚筒的旋转的外筒振动从底座传至机架的前侧部分。由此,由于可抑 制机架的前侧部分即洗衣机中醒目部分的振动,因此,可实现提高洗衣机运转中的美观性。其中,也可以如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记载的那样,在机架的前侧部分中的、连结上下 细长的前侧左部和上下细长的前侧右部的前侧连结部螺钉固定控制箱的上部。此外,也可以如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所记载的那样,控制箱被螺钉固定于前侧左部和/ 或前侧右部。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该洗衣机中,构成洗衣机主体的底座支承洗衣机整体。而 且,外筒经由多个减振器安装于底座,利用减振器以从底座浮起的状态支承外筒。而且,由 于在外筒内可旋转地配置有旋转滚筒,因此,当外筒随着旋转滚筒的旋转而振动时,有时该 振动不被减振器吸收而传至底座。在此,在包围外筒的机架上,虽然左侧面下部、右侧面下部分别被螺钉固定于底 座,但机架的前侧下部和/或后面下部未被固定于底座。因此,可抑制随着旋转滚筒的旋转 的外筒振动从底座传至机架的前侧部分和/或后面。由此,只要可抑制机架的前侧部分即 洗衣机中醒目部分的振动,就可实现提高运转中的洗衣机美观性。根据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由于用与底座一体形成的支承部来支承机架的前侧部分的下 部,因此,可防止机架的前侧部分的位置偏移。根据专利技术第六方面,从外侧覆盖机架的前侧部分的上侧部件及下侧部件,上侧部 件被固定于机架,下侧部件的上部与上侧部件的下部游隙嵌合,下侧部件的下部被螺钉固 定于底座,下侧部件未被固定于机架。由此,虽然外筒随旋转滚筒旋转的振动从底座传至下侧部件,但可抑制该振动传 至上侧部件及机架的前侧部分。由此,由于可抑制机架的前侧部分及该前侧部分中尤其醒 目的上侧部件的振动,因此,可实现提高运转中的洗衣机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从斜前方看到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纵剖面右侧面图;图3是从斜前方看到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立体图,表示拆下壳体2 后的内部结构;图4是从后方看到的洗衣机1的立体图,表示拆下壳体2后的内部结构 图5是图解式表示以洗衣机1的水管路及风管路为中心的结构的图; 图6是从斜前方看到的壳体2中的机架101的立体图。 图7是从斜后方看到的洗涤水槽3的背面露出的状态的洗衣机1的图; 图8是从斜前方看到的控制箱12的立体图; 图9是拆除下盖104后的状态的洗衣机1的下部的正面图; 图10是图9的状态的洗衣机1的下部的左侧面图; 图11是图9的状态的洗衣机1的下部的右侧面图; 图12是图9的状态的洗衣机1的下部的背面图; 图13是从正面看到的底座102上安装有下盖104的状态的图; 图14是从斜前方看到的底座102上安装有下盖104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1洗衣机2壳体4外筒5滚筒9出入口10门12 控制箱 14 减振器101机架102底座103上盖 103A 下端部104下盖 104A 上端部 106A 下端部 107A 下端部 108A 下端部 110:第二连结板111前侧左部112前侧右部 140 支承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即所谓的倾斜滚筒式洗衣机的结构。1、洗衣机的结构及动作概要图1是从斜前方看到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 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纵剖面右侧面图。此外,说到方向时,参照各图所示的方向箭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其执行清洗工序、漂洗工序及脱水工序,所述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底座,其构成洗衣机主体的下端;外筒,其经由多个减振器安装于所述底座,且在前侧具有放入取出衣物用的开口;旋转滚筒,其配置于所述外筒内而能够旋转,并经由所述开口放入取出衣物;包围所述外筒的机架;将所述开口打开关闭的门;控制箱,其内置有用于进行有关洗涤的控制的控制电路,并配置于所述机架的前侧下部;所述机架的左侧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左部,所述机架的右侧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右部,所述机架的后面下部被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后部,在所述机架的前侧部分螺钉固定有所述控制箱,所述机架的前侧部分及所述控制箱未被固定于所述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口智也平泽勇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