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俊林专利>正文

耙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农用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耙锄。一种耙锄,包括锄裤和耙齿,所述耙齿的尾部上翘,且为锥形结构;所述锄裤与耙齿底面角度为60°~75°;所述耙齿大端直径为0.5~1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用于各种土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耕作时耙齿既能作为锄头使用,也能作为耙使用,耕作者在劳作时,只携带一个耙锄就能完成工作,减少了携带工具的数量,减轻了劳作者的工作强度;这种锄具强度高,不易断裂,结构简单,既能锄地又能耙地,小巧轻便,使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农用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耙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农民在耕作锄草时使用的仍是传统锄具。这种锄具地旱时不易入土或是入土极浅,不能彻底除掉杂草根部;地涝时锄板又极易沾土,使用起来及其不便。而且农民锄地和耙地需要同时携带锄头和耙子,体积、重量大,携带及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锄具笨重,锄地、耙地需分别进行,工具繁多,携带、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一锄两用的耙锄。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耙锄,包括锄裤和耙齿,所述耙齿的尾部上翘,且为锥形结构;所述锄裤与耙齿底面角度为60°~75°;所述耙齿大端直径为0.5~1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适合用于各种土质,不同作物、不同时期耕作时耙齿既能作为锄头使用,也能作为耙使用,耕作者在劳作时,只携带一个耙锄就能完成工作,减少了携带工具的数量,减轻了劳作者的工作强度;这种锄具强度高,不易断裂,结构简单,既能锄地又能耙地,小巧轻便,使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耙齿1,固定梁2,锄裤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2,本实施例中,该耙锄由耙齿1,固定梁2和-->锄裤3组成,所述耙齿1的尾部尖端稍稍上翘,为锥形结构。所述锄裤3焊接在固定梁2的中间部位,且锄裤3与耙齿1底面水平断的角度为60°。该耙锄由五个耙齿1构成,各耙齿1均匀焊接在固定梁2上,齿间距为4cm,耙齿1的大端直径为1cm,耙齿1长度为15cm。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在制作耙锄时,其耙齿1的直径可制成0.5cm和0.8cm,一般女性耕作者或锄较软的地时,使用的耙锄直径为0.5cm左右;相反则直径制成1cm左右。其齿间距根据耙齿1直径的变化调节。耙齿1硬且尖,既可作为耙使用,也可作为锄头使用能将地下的地膜等杂物勾出,减少土地的白色污染。这样耕作者在劳作时,只携带一个耙锄就能完成工作,减少了携带工具的数量,减轻了劳作者的工作强度。锄裤3的顶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制作成直杆或带弧度的圆弧杆。且耙齿1和固定梁2均用耐磨钢材制成,重量轻,强度大,使用起来轻便、省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耙锄,包括锄裤和耙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的尾部上翘,且为锥形结构;所述锄裤与耙齿底面角度为60°~75°;所述耙齿大端直径为0.5~1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锄,包括锄裤和耙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的尾部上翘,且为锥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俊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