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手术治疗白内障,以碎核、取核的器械。现有技术中,手术治疗白内障其碎核、取核有如下方式1、三明治式上下两块板伸入晶状体核上方,将核夹出。2、百濑式(日本人)碎核将上下两块板改成上下方向张开的夹子,将核夹出。3、切核下面一个垫板,上面一把切刀或叉状刀,上下一齐用力,将核切成两块或三块。以上三种方法碎核均有两个金属板或一板一刀位于核的上下方,由于晶体核上方有角膜,下方有晶体后囊,操作空间小,易伤及上下方的组织,且不好操作。4、单环圈套式碎核器,由单一的钢丝圈套水平方向进入晶体核上方和角膜内面之间,进入以后旋转90度,使一侧环进入核后套住核中央将其切割成两半,由于核中央最厚也最硬,核分为1-5级,所以单环只能切割1-2级核,对于大而硬的3-5核切不动。由于是单环,切不动的核强行拖出切口时,由于切口小,有阻力,核转动,使环滑脱,因此无法完成取核。5、碎核镊由一系列4种不同型号的刺刀或剪组成直接刺入核中央,然后张开碎核镊,把核分开。其缺点是,对于硬核操作难度大,刺不动,且价格昂贵,目前仅用于超乳前碎核。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环碎核取核器,采用细钢丝取核环(4),所述取核环(4)固定设置在针芯(5)的前端,针芯(5)置于针杆(3)中,可在针杆(3)中轴向滑动,针杆(3)侧壁上开设有轴向孔(7),轴向孔(7)中置有可在其中滑动、且端部外露的移动把手(2),移动把手(2)通过移动栓(1)与针芯(5)构成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核环(4)为共同设置在针芯(5)前端的双环,所述双环自然张开呈“V”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玄宁,孙道聪,
申请(专利权)人:汪玄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