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玄宁专利>正文

双环碎核取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335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环碎核取核器,采用细钢丝取核环,取核环固定在针芯的前端,针芯置于针杆中,可轴向滑动,针杆侧壁开设轴向孔,孔中置有移动把手,移动把手与针芯构成连动机构,其特征是取核环为共同设置在针芯前端的双环,双环自然张开呈“V”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单环圈套式取核器体积小、实施安全的优点,又可弥补其力量不足之缺陷。(*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手术治疗白内障,以碎核、取核的器械。现有技术中,手术治疗白内障其碎核、取核有如下方式1、三明治式上下两块板伸入晶状体核上方,将核夹出。2、百濑式(日本人)碎核将上下两块板改成上下方向张开的夹子,将核夹出。3、切核下面一个垫板,上面一把切刀或叉状刀,上下一齐用力,将核切成两块或三块。以上三种方法碎核均有两个金属板或一板一刀位于核的上下方,由于晶体核上方有角膜,下方有晶体后囊,操作空间小,易伤及上下方的组织,且不好操作。4、单环圈套式碎核器,由单一的钢丝圈套水平方向进入晶体核上方和角膜内面之间,进入以后旋转90度,使一侧环进入核后套住核中央将其切割成两半,由于核中央最厚也最硬,核分为1-5级,所以单环只能切割1-2级核,对于大而硬的3-5核切不动。由于是单环,切不动的核强行拖出切口时,由于切口小,有阻力,核转动,使环滑脱,因此无法完成取核。5、碎核镊由一系列4种不同型号的刺刀或剪组成直接刺入核中央,然后张开碎核镊,把核分开。其缺点是,对于硬核操作难度大,刺不动,且价格昂贵,目前仅用于超乳前碎核。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环碎核取核器,采用细钢丝取核环(4),所述取核环(4)固定设置在针芯(5)的前端,针芯(5)置于针杆(3)中,可在针杆(3)中轴向滑动,针杆(3)侧壁上开设有轴向孔(7),轴向孔(7)中置有可在其中滑动、且端部外露的移动把手(2),移动把手(2)通过移动栓(1)与针芯(5)构成连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核环(4)为共同设置在针芯(5)前端的双环,所述双环自然张开呈“V”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玄宁孙道聪
申请(专利权)人:汪玄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