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月香专利>正文

改良的耳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6970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耳烛结构,包括套件及烛体,套件由隔热体构成,其一端设有一吸引孔,内部镂空并于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储垢室及套接口;烛体为中空管状,于一端设有一套接部,以对应插入套接于套件的套接口中连结,另一端设有一燃烧部,其表面涂布有可供燃烧的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使用操作,并使耳烛完全燃烧,不会因产生大量废弃物而污染环境。且由于该烛体的燃烧部分,可在套件之前受到隔绝阻止,而不致烫伤手指或耳朵。(*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除耳垢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操作安全、简便的改良的耳烛结构。耳朵为人体专用于接收声音的器官、平衡器官及全身疾病病征的雷达站,对于外界信息的连络及沟通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对外互通讯息的语音或陶冶心情的美妙音乐,皆需通过耳朵来接收相关的声响,故耳朵的健康对于人体而讠实为相当重要的一环,其内部的清洁、保养实不容加以忽视。然而,习用的清洁耳朵或保养耳朵的方式,通常是以刮耳器或棉花棒伸入耳朵内以刮除耳垢的方法来清理保养耳朵内部,而这些对耳朵内部的耳垢刮除动作对于耳朵器官而讠是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如在刮除耳垢时,为了能够更深入耳道内来清除耳垢,常因施力不当或操作不当而损及耳膜,导致耳膜破裂、发炎,严重者,会产生有听力不佳或耳聋等听力障碍的不良后果。因此,有业者萌生改进清除耳朵内部耳垢的装置,如台湾专利公报第368851号“耳烛”新型专利案,则是典型习用耳烛的结构,它是以单一棉布制成的管状体,并在其整个管状体外部涂抹上一层不滴油蜡,一方面使其固化,另一方面则作为燃烧时的燃料,在燃烧操作时,则仅以其管状体未燃烧的部分供握持,易因燃烧时的高温传导而倍感烫手而不便于握持使用,尤其是当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耳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件及一烛体,所述套件由隔热体构成,其一端设有一吸引孔,内部镂空并于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储垢室及套接口,该储垢室及套接口间凸设有一隘口,使该隘口与套接口内壁间形成一储蜡槽;所述烛体为中空管状,于一端设 有一套接部,以对应插入套接于套件的套接口连结,并于另一端设有一燃烧部,其表面涂布有可供燃烧的燃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月香
申请(专利权)人:徐月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