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荣光专利>正文

运动鞋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3130 阅读:5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鞋底,所述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有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上、下弧形板和连接上、下弧形板的连接体,所述上、下弧形板的材料均为TPU,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PU,上弧形板呈上凸弧形,下弧形板呈下凸弧形,上、下弧形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结为一体,所述鞋底的鞋跟上设有贯通鞋跟左、右侧面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鞋底缓冲减震装置的外形相适配,且缓冲减震装置嵌装在所述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置了缓冲减震装置,该缓冲减震装置借鉴了建筑学上普遍应用的“工”形梁结构,由上、下弧形板和连接体形成多级缓震系统,使运动鞋鞋底具有很好的缓震性,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快速启动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运动鞋鞋底
技术介绍
运动鞋的缓冲减震性能是衡量运动鞋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提高运动鞋的缓冲减 震性能是各运动鞋企业的重点研发内容。目前,绝大多数的运动鞋都是采用高弹性泡沫塑料作为鞋底缓冲减震的基本材 料,虽然高弹性泡沫塑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震材料,但是在吸收震动的同时,许多启动能 量也会被吸收并损失掉。在大多数体育运动中,运动员都需要快速灵活地起跳或前进,因 此,在利用高弹性高分子材料作为缓冲减震材料的同时,也需要按照体育运动特点以及运 动生物力学特点进行结构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性能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快速 启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运动鞋在提高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快速启 动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 所述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有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上、下弧形板和连接 上、下弧形板的连接体,所述上、下弧形板的材料均为TPU,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PU树脂,上 弧形板呈上凸弧形,下弧形板呈下凸弧形,上、下弧形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结为一体,所述 鞋底的鞋跟上设有贯通鞋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有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上、下弧形板和连接上、下弧形板的连接体,所述上、下弧形板的材料均为TPU,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PU,上弧形板呈上凸弧形,下弧形板呈下凸弧形,上、下弧形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连结为一体,所述鞋底的鞋跟上设有贯通鞋跟左、右侧面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鞋底缓冲减震装置的外形相适配,且缓冲减震装置嵌装在所述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鞋鞋底的鞋跟中设有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 震装置包括上、下弧形板和连接上、下弧形板的连接体,所述上、下弧形板的材料均为TPU, 所述连接体的材料为PU,上弧形板呈上凸弧形,下弧形板呈下凸弧形,上、下弧形板的前、后 两端分别连结为一体,所述鞋底的鞋跟上设有贯通鞋跟左、右侧面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鞋 底缓冲减震装置的外形相适配,且缓冲减震装置嵌装在所述通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外形呈圆柱体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外形呈椭圆柱体状,且 长轴方向与运动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光张升
申请(专利权)人:吴荣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