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985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种行李箱内,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空间(26),所述内部空间由行李箱的至少一个壁(16)和至少一个从所述行李箱的壁(16)突出的侧壁(10,12,14,15)限定,所述内部空间(26)通过至少一个中间板(6)分隔,至少一个行李绑带(2,4)在第一端被固定到中间板(6),所述行李绑带(2,4)通过至少一个偏转装置(8)沿着行李箱的所述壁(16)和至少两个相对侧壁(10,12)可调节地被引导,于是中间板(6)到行李箱的所述壁之间的距离能够可变地调节,而且行李绑带(2,4)的自由第二端也可以固定到中间板(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限定的行李箱。
技术介绍
这样的行李箱,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是大家熟知的,其通常包括行李箱的后壁、盖和 四个侧壁,它们由刚性或软性材料制成。此外,这样的行李箱可以具有中间板,或者可选地 具有行李绑带。用作备选的中间板和行李绑带都可以刚性固定到比如后壁、盖或者一个侧 壁或多个侧壁。中间板在分隔行李箱的内部空间时是很有用的。行李绑带可以用于固定在 行李箱中运输的衣物。这样的已经为人熟知的行李箱具有的缺点是,在具有中间板的行李箱中,如果被 中间板分隔的行李箱的空间没有被完全填满,行李箱内运送的衣物可能移动。由此,衣物可 能起皱。现有技术中熟知的具有行李绑带的行李箱具有的缺点是,当衣物由行李绑带固定 是,衣物会起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箱,其中内部空间可以可变地进行分隔而且 能够保证由中间板夹持的行李箱内容物的平面位置。通过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解决了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有益地提供了,其第一端固定到中间板的至少一个行李绑带,所述行李绑 带沿着行李箱的壁和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通过至少一个偏转装置可以调节地被引导,由此 中间板到行李箱的所述的壁的距离能够通过调节进行改变,而且行李绑带的自由第二端也 可被固定到中间板。优选地,行李绑带的第一端永久地固定到中间板。行李绑带可以沿着 行李箱的所述壁和/或行李绑带沿其延伸的各个侧壁被紧紧地引导。该实施方案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中间板,其优选平行于行李箱的所述壁延伸,没 有被立即固定到行李箱,由此行李箱的所述壁和中间板之间的最佳距离可以通过调节进行 改变。从而,行李箱内被运送的内容物,比如衣物,能够保持在适当的位置。所述衣物能够 不发生起皱地进行运送。特定的一个优点是,行李箱的内部空间是可以调节分隔的,于是, 比如最佳的部分空间能够被用于装不同的行李箱内容物,比如文件和衣物。另外一个优点是,行李箱能够非常容易和快速地分隔空间。使用的人能够仅仅用 一个手调节行李箱的所述壁与中间板之间的距离。其它的优点是,无论行李的体积有多大,中间板都可以平行于行李箱的所述壁延 伸。然而,根据行李箱的内容物的不同,中间板也可以相对于行李箱的所述壁发生倾斜。优选地,中间板是刚性的。然而,它也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所述至少一个偏转装置优选地在手动操作的相对转换区域将行李绑带转向,所述 转换区域位于行李箱的各个侧壁与其相邻壁之间。行李箱的所述壁比如是行李箱的后壁和 /或盖。有益的是,行李箱的内部空间能够一次或者两次地可变分隔,只要各个中间板用 作行李箱的后壁和盖。至少一个偏转装置由一个引导通道形成,行李绑带从该通道通过。所述引导通道 沿着行李箱的所述壁从一个侧壁延伸至与刚提及的第一侧壁相对的侧壁。引导通道的优点是,当调节行李绑带时在行李绑带和行李箱的内容物之间不会产生摩擦。行李绑带可以选择为在至少两个偏转装置中被弓I导。所述偏转装置可以是环状偏转装置。这些偏转装置是容易安装的那些简单实惠的 部件。一种快速作用的紧固件用来可拆卸地将行李绑带在一个点固定到中间板。所述快 速作用的紧固件可以是维克劳搭扣、按扣或者磁性紧固件。维克劳搭扣可以是带钩的条,比 如尼龙条,该条的一端被紧固到行李绑带的一端,并且带环的条(比如尼龙条)被紧固到中 间板。中间板在不同的可选平面内延伸,优选在与行李箱的所述壁平行的面内。比如通过将尼龙条非常长地固定到中间板,可以实现行李绑带的可变固定。由此, 行李绑带的一端能够被固定在中间板的不同点。可选地,对于按扣,比如由协作配合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构成,多个第一元件可 被固定到中间板,第二元件被固定到行李绑带。作为一种选择,多个第一元件可固定到行李 绑带,第二元件固定到中间板。对于磁性紧固件,较长的磁性条被附连到中间板,行李绑带是柔性金属条。作为一 种选择,所述金属条可被附连到中间板,磁性条设置在行李绑带上。行李绑带2,4形成在偏转装置与中间板6之间的垂直部分8,该垂直部分优选平行 于侧壁10,12延伸。行李绑带的垂直部分的长度和相应地中间板与行李箱的所述壁之间的距离能够 调节,手段是使行李绑带相对于行李箱的所述壁可以移动并且允许行李绑带最佳地固定到 中间板上。行李箱可以是刚性材料或者柔性材料制成的衣箱。衣箱比如是两半衣箱壳组成的 衣箱,或者是由纺织材料制成的或者是含有纺织材料的衣箱。此外,所述衣箱可以是手推 车、飞行用箱、公文包、旅行袋、美容箱或者带轮的背包。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所述图示意地表示图1是打开的行李箱,图2是偏转装置,图3是中间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传统类型的行李箱的示意图。打开的行李箱1具有构成后壁的行李箱的壁 16,四个侧壁10,12,14,15,盖18和中间板16。两个侧壁14,15构成行李箱的纵向侧面,并彼此相对布置。另两个侧壁10,12构成行李箱的两个横向侧面,并也彼此相对布置。行李 箱的壁16、盖18和四个侧壁10,12,14,15限定行李箱1的内部空间26。基本矩形的中间板6具有两个横边5和两个纵边7,它还具有地面8b和顶面6a。 中间板的横边5平行于行李箱的横向侧面延伸。中间板的纵边与行李箱的壁的纵边具有相 同的长度或者稍微短一点。类似地,中间板的横边与行李箱的壁的横边具有相同的尺寸或 者稍微小一点。两个行李绑带2,4沿着行李箱的壁16和构成行李箱的横向壁的相邻侧壁10,12 穿过。行李绑带2,4靠近行李箱的壁16和两个相对的侧壁10,12。两个行李绑带2,4的各 自端部被固定到中间板6的底面6b中靠近横边5的位置,该横边靠近侧壁12。优选地,所 述固定是永久的。比如,所述端部被缝到中间板6上。行李绑带2,4优选地由三个环状偏转装置8引导。所述三个环状偏转装置8位于 相对的手动操作转换部分处,所述转换部分位于行李箱的壁16与侧壁10,12之间,构成行 李箱的转换侧。三个环状偏转装置8中的两个布置在行李箱的壁16和侧壁12之间的转换 部分,三个环状偏转装置8中的一个位于布置在行李箱的壁16和侧壁10之间的转换部分。行李绑带2,4中靠近侧壁10的端部彼此连接,形成结合端。行李绑带2,4的结合 端由位于行李箱的壁16和相邻侧壁10之间的转换部分的偏转装置8引导。维克劳尼龙搭 扣的一部分设置在行李绑带2,4的结合端的端部处。该部分优选是带钩子20的尼龙条。行 李绑带2,4还可以是带弹性的。图2是偏转装置8的局部放大图,行李绑带2,4的共同端穿过偏转装置。偏转装 置8被固定到侧壁10中靠近行李箱的壁16的位置。行李的内容物可以放置通过行李绑带2,4放置在行李箱的壁16上。即使将行李 物品堆在那儿,行李绑带2,4依然会沿着行李箱的壁发生移动。中间板6的底面6b放置在 堆叠的物品上方,于是中间板6优选地平行于行李箱的壁16延伸。维克劳尼龙搭扣22的其它部分被固定在中间板6的顶面6a上。维克劳尼龙搭扣 的这一部分优选由带环22的尼龙条形成。所述带环22的尼龙条布置成与中间板的纵边7 平行。带钩20的尼龙条设置在尼龙绑带2,4的结合端,它可以在带环的尼龙条的各种位置 连接。一方面,行李绑带由偏转装置8改变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行李箱的横向侧面改变方 向。因此,行李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箱,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空间(26),所述内部空间由行李箱的至少一个壁(16)和至少一个从所述行李箱的壁(16)突出的侧壁(10,12,14,15)限定,所述内部空间(26)通过至少一个中间板(6)分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行李绑带(2,4)在第一端被固定到中间板(6),所述行李绑带(2,4)通过至少一个偏转装置(8)沿着行李箱的所述壁(16)和至少两个相对侧壁(10,12)可调节地被引导,于是中间板(6)到行李箱的所述壁之间的距离能够可变地调节,而且行李绑带(2,4)的自由第二端也可以固定到中间板(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7-12-18 202007017410.1一种行李箱,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空间(26),所述内部空间由行李箱的至少一个壁(16)和至少一个从所述行李箱的壁(16)突出的侧壁(10,12,14,15)限定,所述内部空间(26)通过至少一个中间板(6)分隔,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行李绑带(2,4)在第一端被固定到中间板(6),所述行李绑带(2,4)通过至少一个偏转装置(8)沿着行李箱的所述壁(16)和至少两个相对侧壁(10,12)可调节地被引导,于是中间板(6)到行李箱的所述壁之间的距离能够可变地调节,而且行李绑带(2,4)的自由第二端也可以固定到中间板(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绑带(2,4)沿着行李箱的所述壁 (16)和/或各个侧壁(10,12)被紧紧地引导,其中行李绑带(2,4)沿着这些壁延伸。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偏转装置(8)在手动操 作的相对转换区域将行李绑带(2,4)转向,所述转换区域位于行李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莫施齐克
申请(专利权)人:里莫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