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翠萍专利>正文

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934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包括带体1和锁套2构成,带体1为松紧布,松紧布拉长最大长度为70-90cm,锁套2为开口状橡胶环,固定在带体1的两端,锁套2开口的一端为套筒3,另一端为齿条4,套筒3上设有卡住齿条的弹子5。该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不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行走,但能有效的控制病人跑和踢人,当跑或踢人时,精神病人的脚不能伸展,同时,容易控制约束的松紧度,不会伤及患者皮肤。(*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精神病人辅助医疗器具,特别是一种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
技术介绍
在精神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防止因兴奋冲动的精神病人跑、踢、伤人或毁物,往往将精神病人的下肢进行捆绑,然后再固定在某一固定物上,采用捆绑方法的缺点是患者不能走动,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活动;捆绑过紧还会损伤患者的皮肤,捆绑过松又往往起不到约束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影响精神病人自由走路,但又能防止跑、防止踢人的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包括带体和锁套构成,带体为松紧布,松紧布拉长最大长度为70-90cm,锁套为开口状橡胶环,固定在带体的两端,锁套开口的一端为套筒,另一端为齿条,套筒上设有卡住齿条的弹子。使用本技术时,将锁套套在患者的脚腕部,锁套的齿条插入套筒内,弹子可卡住齿条,使锁套锁紧,松开锁套时,可按动弹子壳上的弹片,弹片尖端将弹子球部控起,使弹子缩进套筒壁内,即可拔出齿条,松开锁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用绷带捆绑方法相比,不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行走,但能有效的控制病人跑和踢人,当跑或踢人时,精神病人的脚不能伸展,同时,容易控制约束的松紧度,不会伤及患者皮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锁套放大局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制作本技术。该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包括带体1和锁套2构成,带体1为松紧布,松紧布拉长最大长度为70-90cm,锁套2为开口状橡胶环,固定在带体1的两端,锁套2开口的一端为套筒3,另一端为齿条4,套筒3上设有卡住齿条的弹子5,若松开弹子5时,可按动弹子壳上的弹片6。权利要求1.一种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包括带体(1)和锁套(2)构成,其特征在于带体(1)为松紧布,松紧布拉长最大长度为70-90cm,锁套(2)为开口状橡胶环,固定在带体(1)的两端,锁套(2)开口的一端为套筒(3),另一端为齿条(4),套筒(3)上设有卡住齿条的弹子(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包括带体1和锁套2构成,带体1为松紧布,松紧布拉长最大长度为70-90cm,锁套2为开口状橡胶环,固定在带体1的两端,锁套2开口的一端为套筒3,另一端为齿条4,套筒3上设有卡住齿条的弹子5。该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不影响精神病人的正常行走,但能有效的控制病人跑和踢人,当跑或踢人时,精神病人的脚不能伸展,同时,容易控制约束的松紧度,不会伤及患者皮肤。文档编号A61F5/37GK2631457SQ0321835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翠萍, 张文, 陶勇, 张庆河 申请人:刘翠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神病人防跑防踢带,包括带体(1)和锁套(2)构成,其特征在于带体(1)为松紧布,松紧布拉长最大长度为70-90cm,锁套(2)为开口状橡胶环,固定在带体(1)的两端,锁套(2)开口的一端为套筒(3),另一端为齿条(4),套筒(3)上设有卡住齿条的弹子(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翠萍张文陶勇张庆河
申请(专利权)人:刘翠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