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胸外科、尤其适用于肋骨骨折的肋骨固定器。由于各种车辆的不断增加,肋骨骨折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因人体胸廓前有锁骨及左、右上肢保护第1、第2根肋骨,后有肩胛骨保护第1~7根肋骨,故这部分肋骨不易骨折,最常见的骨折多发于第3~10根肋骨,国内外现在一般的治疗方法是①、用胶布固定或胸带厚棉垫加压包扎;②、布巾钳悬吊肋骨牵引;③、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多发肋骨骨折引起的浮动胸壁,伴有不同程度肺挫伤时,呼吸循环受影响很大,国外有报道应用呼吸机治疗,死亡率高达31%(Shackford SR.Flail chest.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81.82463.)。常用的胶布固定或胸带厚棉垫加压包扎方法,减弱了伤侧有效的咳嗽、呼吸动作,使胸壁浮动处内陷,加重了肺损伤,限制了肺扩张,使呼吸更加困难,常导致肺不张,愈合后,胸壁严重畸形。患者常需卧床住院治疗三周以上,生活不能自理并需陪护,从精神上、肉体上都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痛苦,并且经济费用大,恢复慢,呼吸循环受影响大,死亡率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肋骨固定器,它主要包括T形弹力胸骨体(3)、弹力背(8)、环状弹力胸带(7)以及弹力脊柱(9)等组成,弹力脊柱(9)上端与弹力背(8)相连,下端与环状弹力胸带(7)相连,T形弹力胸骨体(3)立柱下端与环状弹力胸带(7)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位于上部的金属肋条(5)一端接于弹力胸骨体(3)的立柱上,另一端接于弹力背(8)上,位于下部的金属肋条(5)一端接于T形弹力胸骨体(3)的立柱上,另一端接于弹力脊柱(9)上,每根金属肋条上均设有一中缝(2),游动肋条卡(6)通过该中缝穿装在金属肋条(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国,张灿宇,高志德,高俊营,张秀芝,张秀芳,张秀争,
申请(专利权)人:张灿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