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锡晖专利>正文

随身冷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36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随身冷暖器,包括一个本体、一个散热板、一个设在本体上的冷暖气电路、一个敷垫板及一个送风机构,该冷暖器电路有一个致冷器,该致冷器的一面贴设敷垫板,另一面贴设散热板,该散热板顶部设有一个送风机构,藉由直流电源供应致冷器所需的电力,使致冷器产生吸热或散热现象,然后由敷垫板平贴在人体肌肤上,让使用者获得冷气或暖气的效果。(*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具有冷气及暖气效果的随身冷暖器。以往家庭、办公室或是公共场所大都装置有冷(暖)器或空调设备,使人们能在最舒适的温度下从事各种活动,但是,由于室内在冷器或暖器的调温下,使室内与室外的温差相距很大,当人们离开这舒适的环境回到室外时,常常感到不舒服,而且,这一冷一热或一热一冷的变化,也影响人们身体的健康及内在情绪。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冷、暖器效果,且可随身携带使用的随身冷暖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随身冷暖器,其特征在于该随身冷暖器包含一个本体、一个散热板、一个冷暖气电路、一个敷垫板及一个送风机构;该本体是一个顶面透空的框体,底部的封闭面设有两个贯通的通孔;该散热板设在该本体内,该散热板的板面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排柱;该冷暖气电路具有互相串接的温控开关及致冷器,该温控开关及致冷器分别容置于该本体的通孔处,且一侧面与该散热板的板面相贴合,并设有一个与直流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头;该敷垫板是一个金属板体,贴设在该致冷器的与该散热板贴合的相对侧面上;该送风机构具有一个底侧透空的盖体,该盖体与该本体盖合且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该盖体内相对于该散热板处设有一个送风扇,该送风风扇连接一个与直流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头,该盖体封闭侧设有多数个出风孔。本技术的目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随身冷暖器,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机构的盖体两相对侧边设有对应的枢耳;该本体封闭侧上设有两个导电片及至少两个的扣孔,扣孔扣接一个鼓风机构,该鼓风机构的壳体底缘边相对于该本体的扣孔处设有扣耳,该扣耳与该本体的扣孔扣接,该鼓风机构的壳体内设有一个鼓风机,该鼓风机设有两个与该本体的两导电片接触导通的导电接点,该鼓风机构的壳体一侧壁上设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往外连接一个导管。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该随身冷暖器本体上设有冷(暖)气电路,该冷(暖)器电路具有一个致冷器,该致冷器的接触面贴设一个敷垫板,另一个接触面贴设一个散热板,该散热板顶部设有一个送风机构,由直流电源供应致冷器所需电力,使致冷器产生吸热(或散热)现象,然后藉由敷垫板平贴在人体肌肤上,让使用者获得冷气(或暖气)的效果。本技术的随身冷暖器包含一个本体、一个散热板、一个冷(暖)气电路、一个敷垫板及一个送风机构,该本体为一个顶面透空的框体,底部的封闭面设有两个贯通的通孔,该散热板设在本体内,其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排柱,该冷(暖)气电路的温控开关及致冷器分别客置于本体的通孔内,其一个接触面与散热板的板面相贴合,且设有一个电源接头与直流电源连接,该敷垫板为一个金属板体,贴设在致冷器与散热板接触面的相对侧的表面上,该送风机构具有一个盖体,该盖体与本体盖合且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该盖体内位于散热板的顶部设有一个送风风扇,且设有一个电源接头与直流电源连接,该盖体封闭侧设有多数个出风孔,藉由电源接头将直流电源导入,使致冷器与敷垫板贴设的接触面产生吸热(或散热)现象,另一个接触面则将热气(或冷气)透过散热板的扩散作用散热(或散冷),并利用送风机构将热气(或冷气)排出,利用该敷热板敷贴在肌肤上,让使用者获得冷气(或暖气)效果。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随身冷暖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半导体电温晶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随身冷暖器包括一个本体10、一个散热板20、一个冷(暖)气电路30、一个敷垫板40及一个送风机构50。该本体10为一个顶部透空的框体,底部封闭侧11中央位置贯设一个方形通孔12,该方形通孔12的旁侧设有一个长形通孔13,该封闭侧11顶面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一个角形板14,以形成一个容纳空间15,该容纳空间15一侧边的两角落处各设有一个缺口16,该方形及长形通孔12、13环周形成一个稍具高度差的凹槽17,该本体10顶缘边环设有接合缘18,各侧边设有通气孔19。该散热板20设在本体10的容纳空间15处,其板体21顶面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排柱22。该冷(暖)气电路30是以一个致冷器31串接一个温控开关32所组成,该致冷器31于本实施例是一个半导体电温晶片(T·E·CHIP),如图2所示,该半导体电温晶片31是由P·N两型半导体311、312以间隔排列方式,并利用金属电极313串接,两侧设有载体片314、315所组成。该致冷器31及温控开关32分别容置于本体10的方形及长形通孔12、13,该致冷器31的载体片314及温控开关32的一侧面与散热板20的板体21底面相贴合,并设有一个电源接头33与直流电源串接,该电源接头33固设在本体10的其中一个缺口16上。该敷垫板40是一个传导性佳的金属板体,粘设于本体10的凹槽17,并与该致冷器31的载体片315相互贴置。该送风机构50具有一个盖体51,该盖体51是一个与本体10相互对应、底部透空的框体,底缘边设有与本体10接合缘18相盖合的衔接缘52,且侧边的两角落相对于本体10缺口16处也设有缺口53,此侧边上设有一个导气孔54(如图4所示),另两相对侧边各凸设一个枢耳55,该枢耳55穿设松紧带或其它带体,该盖体51顶部的封闭侧设有多数个出风孔56,盖体51内设有一个送风风扇57,该送风风扇57连接一个电源接头58,电源接头58固设于其中一个缺口53上。由上述的构造,本技术组配时,如图1、3所示,先将致冷器31及温控开关32分别置设于本体10的方形及长形通孔12、13内,再将电源接头33固设于本体10的一个缺口16处,然后,将散热板20设在本体10的容纳空间15内,使板体21底面与致冷器31的载体片314及温控开关32一侧面相贴合,再将送风机构50的盖体51与本体10盖合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使送风风扇57位于散热板20排柱22的上方,最后,把敷垫板40粘设在本体10的凹槽17,并与致冷器31的载体片315相贴合,就完成了组合,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电源接头33、58分别与直流电源连接,导入电力以提供该致冷器31及送风风扇57所需电力,如图2所示,当半导体电温晶片31两端通以电源时,传导电子在金属电极313及P型半导体311、N型半导体312中的能位关系,使半导体电温晶片31一面冷却,另一面发热,当电子由P型半导体311进入金属电极313或由金属电极313进入N型半导体312时,必须吸收外界能量(热),而产生冷却作用使半导体电温晶片31一端面,也就是图2的载体片315产生吸热冷却现象,并藉由传导作用均匀散布到与载体片315相贴合的敷垫板40的每个角落,然后利用该敷垫板40与皮肤的接触,使用者可获得如冷气的效果。另一方面,半导体电温晶片31另一侧的载体片314将产生发热现象,利用与该载体片314相贴合的散热板20将热气扩散,然后藉由送风风扇57将热气从出风口56排出。藉致冷器31与直流电源的接设位置的改变,也就是将正、负极极性对换,可使原本产生吸热冷却现象的载体片315转变成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身冷暖器,其特征在于:该随身冷暖器包含一个本体、一个散热板、一个冷暖气电路、一个敷垫板及一个送风机构;该本体是一个顶面透空的框体,底部的封闭面设有两个贯通的通孔;该散热板设在该本体内,该散热板的板面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排柱; 该冷暖气电路具有互相串接的温控开关及致冷器,该温控开关及致冷器分别容置于该本体的通孔处,且一侧面与该散热板的板面相贴合,并设有一个与直流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头;该敷垫板是一个金属板体,贴设在该致冷器的与该散热板贴合的相对侧面上;该送风 机构具有一个底侧透空的盖体,该盖体与该本体盖合且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该盖体内相对于该散热板处设有一个送风扇,该送风风扇连接一个与直流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头,该盖体封闭侧设有多数个出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晖
申请(专利权)人:陈锡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