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泉专利>正文

视力校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1730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力校正器,是由眼罩、气管、和动作器所构成,其特点是动作器由动力运转体传动一变速部件,变速部件带动一偏心转轮转动,在偏心转轮的径向处有一气室,当偏心转轮转动时,其轮径弧面与气室一端接触,促使气室伸缩动作,进而使气体产生正压或负压,达到治疗眼病与校正视力的目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视力校正器,尤指一种改进了动作器,并可通过适当气压治疗眼病的视力校正器。目前,人们使用的视力校正器(附图说明图1)是由眼罩1、气管2、和动作器3所组成的,动作器3是由胶质球状气囊所构成,也就是气囊使眼罩1内的气体产生正、负压。这种视力校正器的动作器了为手动作压、压力不够准确,且年龄小的孩童不能自行准确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良的视力校正器,动作器由动力运转体、变速部件、偏心转轮和气室所构成,气室的伸缩动作使气体产生正、负压。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视力校正器是由眼罩、气管、动作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动作器由一动力运转体传动一变速部件,变速部件带动一偏心轮,偏心轮的径向处有一气室。动作器是一可受控正转、反转及转速快慢的马达。变速部件是将动作器的转速减慢的蜗轮减速件。动作器由一动力运转体传动一转轮,转轮枢接一连杆,连杆衔接一气室,转轮与动力运转体之间有一控制面板,其表面设有两相对的触控开关。枢接点设一磁铁。在眼罩下侧端的气管上设有两气流调节钮。在动作器上有一控制器,气管连接一电磁释压阀,且另一气管连接气管适段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动作器内的机械结构使眼罩内的气压准确、稳定、治疗效果好。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公知视力校正器参考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动作器平面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动作器动作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动作器动作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推杆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动作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动作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气管另一实施例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图。图中1、10眼罩,2、20、201、202气管,3、30动作器,31外壳,32控制钮,33动力转动体,34变速部件,340转轮,35偏心转轮,350连杆,351轮径弧面,350’枢接点,36转子,37推杆,38、360气室,370控制面板,371导柱,372凹槽,39弹力弹簧,40调节钮,50控制器,60电磁释放阀,61开口,SW1、SW2触控开关。参见图2、3;本技术实施例1包括有眼罩10是两个相对称罩子,有胶带可套置在头上固定,罩子下侧连接气管20。气管20为一软管体,是动作器30与眼罩10之间气体进退的管体。动作器30有一外壳31,表面有数个控制钮32,控制钮32分为开关钮、正、反转控制钮、调整速度控制钮,和时间调节控制钮,而外壳31内有一动力运转体33带动变速部件34,运转动力运转体33是一转动马达,由调整速度控制钮来控制马达运转速度,而正、反转控制钮控制马达正转或反转,而开关控制钮则控制运转与否,其中动力运转体33将动力传入变速部件34,而由变速部件34将动力由输出动力心轴传入心轴上的偏心转轮35,当偏心转轮35运转时轮径弧面351上的转子36开始转动(图4),由于偏心转轮35顺时钟运转,所以转子36上的推杆37使气室38作伸缩动作,同时气室38的伸缩动作作为“快压慢放”,以治疗近视;而当偏心轮35受动力运转体33的动作以逆时钟运转时(图5),气室38受推杆37的伸缩动作,则为“慢压快放”以治疗远视。如使气室38的伸缩动作更敏捷,在气室39内设有弹力弹簧39,以作为气室38凸伸动作的辅助;其中当推杆37(图6)受偏心转轮35动作伸缩时,推杆37的底面所凸设的导柱371乃随推杆37的伸缩而滑动在凸槽372内,使推杆37的受偏心转轮35的迫推时,不致产生偏移进而使气室38的动作准确伸缩。如图7-9实施例2中所示;动作器30的外壳31表面设有数个控制钮32,控制钮32分为一开关钮、正、反转控制钮、调整速度控制钮和时间调整控制钮,而外壳31内部则设一动力运转体33带动一转轮340运转,动力运转体33为一变频马达,并由调整速度控制钮来控制变频马达运转速度,而正、反转控制钮控制变频马达正转或反转,而开关控制钮则控制运转与否,其中动力运转体33乃将动力传入转轮340,转轮340枢接一连杆350,连杆350衔接一气室360,而在转轮340与动力运转体33之间设一控制面板370,板面分设有两相对的触控开关SW1、SW2,当动力运转体33以顺时钟带动转轮340运转,转轮340下方的连杆350枢接点350’先行迫压触控开关SW1;触控开关SW1操控其动力运转体33产生变频加速以瞬间提高其回转速,使连杆350受拉的速度加快,而当枢接点350’回转至触控开关SW1于以迫压时,则再使其动力运转体33产生变频减速,以瞬间缓和其回转速,使推杆350受推的速度缓慢,这样使连杆350对气室360作用形成“快压慢放”以治疗近视;而当动力运转体33以逆时钟运转时,则可使连杆350对气室360作用形成“慢压快放”以治疗远视。如图10所示;在眼罩10下侧端的气管20上设有两个气流调节钮40,以调节钮40的转动控制两眼罩10内所进入的气压大小所需不同,以治疗两眼差距度数过大的问题。如图11实施例3中所示;在动作器30上设一控制器50,而以气管201连接一电磁释压阀60,且由另一气管202连接气管20,当动力转动体33将气室360由连杆350拉至最大空间后,再向前挤压产生正压时(治疗近视),控制器50使气体通过电磁释压阀60,使气压全部导向眼罩10,而当气室360受连杆350后拉时所产生的负压,控制器50使电磁释压阀60的开口61敞口吸入外界气体,使眼罩10内无负压现象产生,按此道理作反向动作则是负压有效正压无效(治远视),通过气管202将压力反射在控制器50,使控制器50动作电磁释放阀60,以释放正压,正压力过大及负压力过大时的气体由开口61排放,而达到正确的正负压力。权利要求1.一种视力校正器,它是由眼罩、气管、动作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动作器由一动力运转体传动一变速部件,变速部件带动一偏心轮,偏心轮的径向处有一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动作器是一可受控正转、反转及转速快慢的马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变速部件是将动作器的转速减慢的蜗轮减速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动作器由一动力运转体传动一转轮,转轮枢接一连杆,连杆衔接一气室,转轮与动力运转体之间有一控制面板,其表面设有两相对的触控开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枢接点设一磁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在眼罩下侧端的气管上设有两气流调节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在动作器上有一控制器,气管连接一电磁释压阀,且另一气管连接气管适段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视力校正器,是由眼罩、气管、和动作器所构成,其特点是动作器由动力运转体传动一变速部件,变速部件带动一偏心转轮转动,在偏心转轮的径向处有一气室,当偏心转轮转动时,其轮径弧面与气室一端接触,促使气室伸缩动作,进而使气体产生正压或负压,达到治疗眼病与校正视力的目的。文档编号A61F9/00GK2250131SQ9620519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兴泉 申请人:刘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力校正器,它是由眼罩、气管、动作器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动作器由一动力运转体传动一变速部件,变速部件带动一偏心轮,偏心轮的径向处有一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校正器,其特征是动作器是一可受控正转、反转及转速快慢的马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泉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