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查尔斯P希基专利>正文

袋再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40691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再密封系统,其能够应用于现有的袋结构中以在该袋上形成可释放的封闭。该系统包括由适宜材料形成的支撑条带,该支撑条带的一侧上设有粘合剂,以将该系统结合于袋的外部,并且在支撑条带中形成有孔。该系统还包括封闭机构,该封闭机构完全围绕着该孔以气密方式与粘合剂相对地设置在该支撑条带上,且该封闭机构具有与粘合剂相对设置的可释放的一对接合元件。封闭机构在支撑条带上的结合使得该机构与支撑条带之间形成有间隙,使得该机构能够打开,并在该机构中限定出与孔对齐的开口,此开口使得该机构能够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以露出支撑条带中的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袋,特别地涉及一种封装(enclosure),其适合设置在现有 的塑料袋或箔衬袋上,以允许袋根据需要而打开及再密封。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一直使用塑料袋或箔衬袋来保存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种物品,以 进行运送或转售。大量的此类袋包括设置于其上的机构,该机构使得袋能够 以可防止袋内的物品发生损坏或泄漏的方式打开及再密封。大多数的这种封 闭装置包括一对相对的可接合部,所述可接合部能够选择性地彼此分离,以 供接触到袋内部中的物品,接着所述可接合部能够彼此接合,以关闭袋。对此类封闭装置的一种改进在于,包括滑动开启件或拉链,可操作所述 滑动开启件或拉链,以机械地接合及分离封闭装置的相对部分,而无需人工 地分离所述相对部分。拉链装置使得人们可根据需要更简单地打开和关闭 袋,同时还可提供更加可靠的机构,以将封闭装置的相对部分彼此牢固地接 合在一起,从而关闭袋。然而,为了与塑料袋或其他相似类型的袋一起使用这些封闭机构,目前必须在塑料袋的原始构造中即包含该封闭机构。具体地,美国专利第4,691,373号中披露了一种与现有的袋一起使用的 装置。在此参考文献中所披露的拉链封闭件由拉链条带形成,该拉链条带包 括一对相对的条带元件,所述条带元件上具有互锁结合面。这些互锁结合面 分别连接于结合凸缘,所述结合凸缘具有涂覆于其一侧的粘合剂,并在所述 结合凸缘之间限定有开口,通过使所述结合面分离而选择性地进入该开口。 粘合剂允许结合凸缘以及随后的拉链条带围绕已形成在袋中的开口而固定于袋的外部。结合凸缘固定于该开口的相对侧,同时开口限制在与在袋中的 预制开口相对齐而设置的结合凸缘之间,这样,能够利用结合面选择性地暴 露及覆盖形成在袋中的开口。拉链条带仅通过各条带元件上的结合面而彼此 纵向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拉链条带通过直接穿过拉链条带形成的密封 件而局部地沿着其宽度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拉链条带的每一侧将 条带元件与结合面相结合。然而,第4,691,373号专利中所披露的拉链条带仅用于将拉链条带结合于袋中的预制开口上方,从而分开的结合凸缘必须适当地与袋中的开口的每 一侧对齐,以使拉链条带能够准确地作用。通常这一点难以实现,这是因为 形成袋的材料为柔性的,且开口的相对侧难以彼此对齐以准确地沿着开口的 每一侧定位拉链条带的结合凸缘。此外,第4,691,373号专利中所披露的拉链条带不能在袋中形成开口之 前设置在袋上。这是因为当拉链条带固定于袋上时,条带元件上的相对结合 面最初彼此连接。当结合凸缘的对接(abutting)结构固定在袋上时,由于结 合面彼此接合的原因而阻碍结合面分离,以提供足够的间隙,从而从结合面 之间进入袋,并在结合面之间、在袋中形成开口。此外,如果结合面受迫分 开,以提供足够的间隙而形成开口,则结合凸缘与紧邻袋的部分的接合将导 致袋沿直线撕开,而非与拉链条带对齐地撕开,因而拉链条带不能在袋上提 供可再封闭的开口。因此,期望提出一种袋再密封系统,其能够应用于现有的袋,以允许利 用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打开及关闭袋。此外,该袋再密封系统应包括可定位 于未打开的袋上的装置,其能够容易地使袋中形成的开口与由该装置限定的 孔对齐。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案,提供一种袋再密封系统,其包括可再密封的 封闭装置。该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由多个部分形成,所述部分由适宜的材料, 优选为热塑性材料制成,并包括再密封机构,该再密封机构具有位于相对的 部分上的可分离的元件,所述可分离的元件用于将所述相对的部分彼此固 定,并选择性地在其间形成开口。该再密封机构还结合至分离的底部或下部支撑条带,所述支撑条带支撑该再密封机构,并包括一定量的粘合剂,所述 粘合剂与可分离的元件相对地涂覆于支撑条带上,并允许由该再密封机构和 支撑条带形成的封闭装置粘贴于诸如塑料袋的袋的外部。粘合剂由隔离衬垫 覆盖,以避免粘合剂无意中粘贴于诸如袋的基底上,直至期望将该封闭装置 粘贴于袋。 一旦使用支撑条带上的粘合剂将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粘贴于袋 时,由于支撑条带而在袋与再密封机构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能够在不损坏 袋的情况下,将再密封机构的可分离的元件分隔开,以露出细长的引导开口, 其中该引导开口形成在支撑条带中并与限定在可分离的元件之间的孔对齐。 在打开该再密封机构之后,沿着直线或在与支撑条带中的引导开口对齐的位 置处刺穿袋,从而由再密封机构限定的孔直接定位在沿着支撑条带中的引导开口形成在袋中的开口之上。能够通过结合于滑动梭(shuttle)或滑动件而形成该开口,该滑动梭或滑动件设置在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上,并可在刺穿 的同时与封闭装置对齐地沿着引导开口在袋中形成切口,或者可利用与可再 密封的封闭装置完全分离的切割装置形成该开口。以此方式,能够利用包括 再密封机构的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以及固定到再密封机构上并包括引导开 口的支撑条带,在袋上形成可再密封的封闭件,所述袋并不与其原结构中的 可再密封的封闭件一起制造。因此,可容易地制造再密封系统,并能够用于 对各种不同的具有可再密封的封闭机构的、未打开的袋结构进行改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袋再密封系统的封闭装置包括分离的引导条 带,所述引导条带定位并固定在再密封机构与支撑条带之间,该支撑条带中 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切口。能够形成为对齐的穿孔的引导切口用于提供单独 的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用于在袋中切割开口,其中,封闭装置位于该开 口上并与支撑条带中的引导开口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案,形成在支撑条带中的引导开口以及形成在引导 条带中的引导切口形成为比封闭装置的整体长度短。此结构确保了,再密封 机构与引导条带和支撑条带的结合可有效地将再密封机构完全围绕引导开 口地密封于支撑条带,从而围绕引导开口以及在袋上与引导开口对齐地形成 的开口提供气密性密封。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其他方案、特征及优点 将会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 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袋再密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的袋再密封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应用在图2的系统中的滑动件的侧面图; 图4为图3中的滑动件的端面图5为图1中的袋再密封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轴测图;以及图6为图5中的袋再密封系统的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的分解轴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参考附图,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图1中,用于在内部容置多个物品的袋通常以附图标记10表示。袋10能 够由诸如塑料、纸或金属箔材料之类的任意适当的且易于分开的(severable) 材料制成,并能够具有任意期望的结构,以在该袋10中容置物品。在图1 中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袋10在相对的端部12处密封,以封闭袋10的内 部,并将多个物品保持在袋10中。袋10在密封的端部12之间的结构具有 大体上连续的外部11,以将物品牢固地保持在袋10中。为了能够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袋10,以接触到保持在袋10中的物品, 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袋再密封系统M可以在密封的端部12之间的任一位置处 固定于袋10。该袋再密封系统14包括具有下部支撑条带16的可再密封的 封闭装置15,其中该下部支撑条带16由适当材料形成,诸如热塑性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袋再密封系统,其适合固定于内部容纳有多个物品的袋的外部,该袋再密封系统包括: (a)支撑条带,其适合抵靠袋的外部设置并包括粘合剂,该粘合剂沿着该支撑条带的一侧设置,并且,在该支撑条带中限定出至少一个孔;及 (b)封闭机构,其与该粘合剂相对地设置在该支撑条带上,该封闭机构包括一对相对的部分,所述相对的部分能够可释放地彼此接合以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该封闭机构,其中,该封闭机构在该支撑条带上的布置使得该封闭机构与该支撑条带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使该封闭机构能够打开,并在该封闭机构中限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孔对齐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尔斯P希基
申请(专利权)人:查尔斯P希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