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699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解液,该电解液即使在低温下也不发生相分离,而且阻燃性或不燃性出色,电解质盐的溶解性高,放电容量大,充放电循环特性出色,适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化学器件,该电解液包括(I)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和(II)电解质盐,该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I)含有:(A)以式:Rf1-O-Rf2(Rf1和Rf2相同或不同,Rf1是碳原子数3~6的含氟烷基,Rf2是碳原子数2~6的含氟烷基)表示的含氟醚;(B)选自(B1)含氟环状碳酸酯和(B2)含氟内酯中的至少一种含氟溶剂;以及(C)选自(C1)非氟类环状碳酸酯和(C2)非氟类链状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非氟类碳酸酯,并且,相对于上述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I)全体,各成分的含有量为:20~60体积%的含氟醚(A)、0.5~30体积%的含氟溶剂(B)、以及5~40体积%的非氟类环状碳酸酯(C1)和/或10~74.5体积%的非氟类链状碳酸酯(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宜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化学器件的电解液
技术介绍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正在广泛应用碳酸亚乙酯、碳酸异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等碳酸酯类。但是,这些烃类碳酸酯类由于燃点低,燃烧性高,因此存 在由过度充电或者过度加热导致起火或爆炸的危险性,特别是在混合动力车用或分散电源 用的大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在确保安全的方面成为重要的课题。作为防止电解液爆炸的方法,提出在电解液中配合氟代烷、磷酸酯、磷化合物作为 添加剂(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11-23314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83669号公报、日本特 开2002-28006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9-293533号公报)。但是,在添加氟代烷的体系中,由于氟代烷自身与作为电解液成分所必需的碳酸 酯类几乎不相溶,因此引起层分离,从而使电池性能恶化。另外,在添加磷酸酯或者磷化物的体系中,虽然抑制了电解液的燃烧性,但是粘性 增高,从而易于使导电率降低,或者易于引起由充放电循环产生的恶化。为了不降低作为电解液的性能而提高不燃性或阻燃性,还提出了添加含氟醚(例 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3702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Ⅰ)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和(Ⅱ)电解质盐,所述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Ⅰ)含有:(A)以式(A):Rf↑[1]-O-Rf↑[2]表示的含氟醚,式中,Rf↑[1]和Rf↑[2]相同或不同,Rf↑[1]是碳原子数3~6的含氟烷基,Rf↑[2]是碳原子数2~6的含氟烷基;(B)选自(B1)含氟环状碳酸酯和(B2)含氟内酯中的至少一种含氟溶剂;以及(C)选自(C1)非氟类环状碳酸酯和(C2)非氟类链状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非氟类碳酸酯,并且相对于所述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Ⅰ)全体,各成分的含有量为:20~60体积%的含氟醚(A)、0.5~45体积%的含氟溶剂(B)、以及5~40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天中泽瞳坂田英郎田中米基璐山内昭佳中园葵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