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污泥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93570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带有污泥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容器、进水导管、出水导管、与污泥提升设备相连的反冲出水管、填料和螺旋提升系统,充分利用该设备主体容器内部空间,而且内部几乎没有管道弯折的结构,可以在内部形成内循环增加污水与填料的接触机会,并且在处理污水后的出水时不会把填料带出来,同时装填和移除填料也很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污泥提升装 置的水处理设备,该设备能将其中反冲清洗出的污泥进行提升,从而保持该活性污泥的活 性并可供利用;而且,该设备有效减少内部的管道结构,空间利用合理,不容易造成内部堵 塞,方便装填和移除填料,更能对填料进行有效反冲洗,能够高效处理生活污水。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的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人口密度的日益增大而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约 为2200m3)。我国政府在2006年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坚持 节能优先,降低能耗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进一步推广城市的污水集中 处理设施。目前国家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执行的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8918-2002),较《污水综合排放标淮》(GB8978-1996)确定了更严格的污染物排 放标准。污水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 点,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优势,是当今污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根据生物反应器的不 同运行方式,生物处理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塘处理系统和土地 处理系统。例如,中国专利 200610089281. 8,03130394. 3,02151492. 5、87100172、以及中国 专利申请96107115. X、200610030489. 2等均公开了基于生物(尤其是微生物)降解的污水 处理方法。然而,活性污泥法、塘处理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的基建与运行费用较高、能耗较 大、管理也较复杂、易出现污泥膨胀和污泥上浮等问题,对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效果有限, 同时还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因此,当前小型化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多利用基于生物膜法的 原理来实现,如中国专利03100398. 2,98102537. 4、以及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96658. 9、 200810063302. 8等公开了一些结构不同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设备。然而,这些设备没有能 够充分利用内部空间来分隔,因此设计出来的设备体积浪费比较严重,不适合推广到较为 狭小的城市家庭或居民小区使用。本专利技术人也提出过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57951. 9,尽管该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设备 集成度高、所需空间小,但是为了连续进水、处理和出水,尽管其采用球形得整体设计,但是 与前述的污水处理设备一样,内部大都采用了曲折的管道结构,以增加水流流过面积,从而 增加与填料的接触;但是,这样的管道结构容易在曲折的管道弯折处留下死角而不易冲洗、 清理,而且在出水时容易将内部的填料和水一起带出来,另外装填和移除填料也不甚方便。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满足当今城市小区、家庭对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本发 明人通过长期研究后的经验发现,城市小区、家庭对生活污水处理并不十分关注实时性,因 为与工业生产的连续性不同,家庭生活用水和排水有间歇性,清晨和傍晚时段排污水量多, 而午夜的排污水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集中收集在水处理设备中,采用水处理设备的内部循环机制而增加与填料的接触;而为了可服曲折的管道结构等现有技术的缺陷, 需要对水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细节做出大量的改变和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人通过艰苦努力, 设计了一种水处理设备,不但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内部几乎没有管道弯折的结构,而且可以 在内部形成内循环增加与填料的接触机会,并且在处理污水后的出水时不会把填料带出 来,同时装填和移除填料也很方便。另外,通过反冲清洗,能够将水处理设备中积累的污泥 连同清洗水一起洗出来,由于这些污泥中富含具有污水处理活性的微生物,可以加以利用, 因此有必要收集这些污泥,因此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在设备中引入污泥提升设备来增加这一功 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有污泥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设备,该设备能将其中反 冲清洗出的污泥进行提升,从而保持该活性污泥的活性并可供利用;而且,该设备充分利用 该设备内部空间,并且内部几乎没有管道弯折的结构而仍旧可以形成内循环水流以增加与 填料的接触机会,采用有效的反冲进水口、出水口、出料口和下滤网等的整体设计,在处理 污水后的出水时不会把填料带出来,同时装填和移除填料也很方便。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带有污泥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容器 O)、主体容器( 外壳、进水导管(3)、出水导管( 和填料,其特征在于,主体容器O)的内部被上滤网(34)和下滤网(35)自上而下分成上腔(31)、中腔 (32)和下腔(33)这三个内部空间部分,其中上滤网(34)和下滤网(35)的滤孔尺寸都小于 填料的颗粒尺寸,从而能够限制填料处于中腔(32)内;位于中腔(32)上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与反冲出水管(6)相连的反冲出 水口( ),其中反冲出水管(6)与污泥提升设备相连;位于上腔(31)上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与进水导管(3)相连的进水口 (23),从而能够使水从主体容器( 外部经进水口 流入上腔(31);上滤网(34)设有恰好容许套管(36)穿过的孔,套管(36)穿过上滤网(34),其中 套管(36)的上沿高于上滤网(34),且套管(36)的下沿低于上滤网(34);位于中腔(3 上部的主体容器( 外壳上设有进料口(21),从而能够将填料装入 中腔(3 ;位于中腔(3 下部的主体容器( 外壳上设有出料口(22),从而能够将填料移 出中腔(32);主体容器O)的底部外壳设有反冲进水口 04);下滤网(35)自反冲进水口 04) 边沿延伸至出料口 0 下沿,从而使下滤网(3 和主体容器( 外壳围成的下腔(33)成 为有一个透眼的空间;位于下腔(33)下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与出水导管(5)相连的出水口 (25),从而能够使水从下腔(3 经出水口 0 流出到主体容器( 外部;而且,该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螺旋提升系统(1),其包括驱动电机(11)和从主体 容器O)的顶部外壳穿入并穿过套管(36)而延伸到反冲进水口 04)以上的螺旋提升杆 (12),驱动电机(11)能够驱动螺旋提升杆(1 旋转以形成向上提升水流。该水处理设备尤其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特别是城市家庭或者家庭集合(如一栋 或几栋楼,乃至整个小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当然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应当相适应地增加该水处理设备的主体容器O)的容积,这可以通过测量用户(们)的排污水总量来确定。该水处理设备的主体容器( 可以是各种形状,如圆柱形、立方体等。在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主体容器( 呈圆柱形。也优选,该水处理设备中的所有开口和 孔,如进水口(23)、出水口(25)、反冲进水口(M)、进料口(21)、出料口 (22)等,呈圆形,相 应地,与这些开口相连接或接触的管道、阀门等,如套管(36)、进水导管(3)、出水导管(5) 等,横截面也呈圆形,尽管这些部件完全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在该水处理设备中,进水口 03)、出水口(25)、反冲进水口(M)、进料口 01)、出 料口 02)以及反冲出水口 06)都可以设有阀门或者与之相连的管道上设有阀门,由此控 制这些开口的开启和闭合。进水口 03)、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有污泥提升装置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容器(2)、主体容器(2)外壳、进水导管(3)、出水导管(5)和填料,其特征在于,  主体容器(2)的内部被上滤网(34)和下滤网(35)自上而下分成上腔(31)、中腔(32)和下腔(33)这三个内部空间部分,其中上滤网(34)和下滤网(35)的滤孔尺寸都小于填料的颗粒尺寸,从而能够限制填料处于中腔(32)内;  位于中腔(32)上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与反冲出水管(6)相连的反冲出水口(26),其中反冲出水管(6)与污泥提升设备相连;  位于上腔(31)上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与进水导管(3)相连的进水口(23),从而能够使水从主体容器(2)外部经进水口(23)流入上腔(31);  上滤网(34)设有恰好容许套管(36)穿过的孔,套管(36)穿过上滤网(34),其中套管(36)的上沿高于上滤网(34),且套管(36)的下沿低于上滤网(34);  位于中腔(32)上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进料口(21),从而能够将填料装入中腔(32);位于中腔(32)下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出料口(22),从而能够将填料移出中腔(32);  主体容器(2)的底部外壳设有反冲进水口(24);下滤网(35)自反冲进水口(24)边沿延伸至出料口(22)下沿,从而使下滤网(35)和主体容器(2)外壳围成的下腔(33)成为有一个透眼的空间;  位于下腔(33)下部的主体容器(2)外壳上设有与出水导管(5)相连的出水口(25),从而能够使水从下腔(33)经出水口(25)流出到主体容器(2)外部;  而且,该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螺旋提升系统(1),其包括驱动电机(11)和从主体容器(2)的顶部外壳穿入并穿过套管(36)而延伸到反冲进水口(24)以上的螺旋提升杆(12),螺旋提升杆(12)的转轴上附着有多个叶片,驱动电机(11)能够驱动螺旋提升杆(12)旋转以形成向上提升水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王军王广永洪嘉琳王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