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钳和用于制造夹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8102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夹钳,包括:滑轨;固定臂,该固定臂固定在滑轨上且在该固定臂上面设置用于工件的第一接触面;滑动臂,该滑动臂可在滑轨上移动;外壳装置,在外壳装置上面保持第一支承装置和与第一支承装置相距的第二支承装置,外壳装置通过支承装置可在滑轨上移动地引导,其中,滑动臂在第一支承装置与第二支承装置之间定位,以及在外壳装置上设置面向第一接触面的用于工件的第二接触面;以及其中力加载装置,其保持在滑动臂上并作用于保持在外壳装置上的压块,其中,外壳装置具有带外壳内部空间的第一外壳件,外壳内部空间具有开口,该开口面向第一接触面并在制造夹钳时滑动臂可以通过该开口进入外壳内部空间内,以及第二外壳件为封闭开口固定在外壳装置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钳,包括滑轨;固定臂,其固定在滑轨上并且在固定臂上面设 置用于工件的第一接触面;滑动臂,所述滑动臂可在滑轨上移动;外壳装置,在外壳装置上 面保持第一支承装置和与第一支承装置相距的第二支承装置,外壳装置通过支承装置可在 滑轨上移动地引导,其中,滑动臂在第一支承装置与第二支承装置之间定位,以及其中,在 外壳装置上设置面向第一接触面的用于工件的第二接触面;以及力加载装置,所述力加载 装置保持在滑动臂上并作用于保持在外壳装置上的压块。本专利技术此外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夹钳的方法。
技术介绍
EP 1 314 515 A2公开了一种带臂夹钳,具有上面配合固定横臂的导轨、可在导轨 上移动并可与其一起倾斜的滑动臂,还具有带压块的加压心轴,其可移动设置在滑动臂上, 从而可以向横臂与滑动臂之间的工件施加压力。设置有用于滑动臂的箱式套装件,其为工 件提供基本上平面的接触面并这样构成,使其可以插接到滑动臂的压块上,以便将套装件 保持在滑动臂上并可以通过套装件向工件通过加压心轴施加压力。套装件具有至少两个相 距的导向间隙,套装件通过其可移动支承在导轨上。未预公开的DE 10 2006 008 871 B3公开了一种用于夹紧工具的工件压力加载装置。DE 31 28 023 Al公开了一种具有导轨的平面夹紧的螺旋夹钳。DE 28 44 838 Al公开了一种带具有固定臂的滑轨的螺旋夹钳。开头所提到的夹钳也称为主体夹钳。外壳装置通过压块保持在滑动臂上。滑动臂 可以连同滑轨倾斜。滑动臂然后可以向工件通过带第二接触面的外壳装置施加压力,从而 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可以夹紧一个或者多个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制造的夹钳。该目的在开头所述的夹钳方面依据本专利技术由此得以实现,S卩外壳装置具有带外壳 内部空间的第一外壳件,外壳内部空间具有开口,该开口面向第一接触面并在制造夹钳时 滑动臂可以通过该开口进入外壳内部空间内,以及第二外壳件为封闭开口固定在外壳装置 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夹钳可以按照简单和成本低廉的方式制造,因为它可以按照简单和 成本低廉的方式安装。滑动臂可以从前面(在面向第一接触面的侧面上)插入敞开的第一 外壳件内。外壳内部空间通过第二外壳件封闭且第二外壳件提供下述部件,在其上构成有 第二接触面或者说在其上第二接触面可定位。有益的是,第二外壳件构成为外壳盖。由此外壳内部空间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封闭。特别是第二外壳件在外壳装置上卡锁并具有优点地与第一外壳件卡锁。由此夹钳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制造。少量的操作足以使外壳装置连同其全部“内部活动”在滑轨上定 位。特别是第二外壳件至少部分固定在第一外壳件上。由此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夹钳可以按 照简单方式安装。有益的是,接触件至少部分保持在第二外壳件上,接触件上形成第二接触面。由此 夹钳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安装。外壳装置可以在滑轨上安装并封闭并且因此具有第二接触面 的接触件例如可以插接到外壳装置上。特别具有优点的是,第一外壳件和/或者第二外壳件由塑料材料制造。由此夹钳 可以相当小的重量构成。此外制造得到简化。例如可以使用这样构成的压力注塑件,其以 下述方式构造,即仅需固定很少数量的其他部件。有益的是,第一外壳件截面上为L形造型,具有沿滑轨延伸的纵向区域和横向于 滑轨延伸的横向区域。由此在纵向区域内,可以实现滑动臂在第一支承装置与第二支承装 置之间移动。通过横向区域为压块提供固定区。由此可以通过滑动臂利用力加载装置并借 助压块通过外壳装置向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工件施加夹紧力。特别是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设置在纵向区域上。滑轨穿过纵向区域引 导。此外,特别是压块设置在横向区域上。压块由此可与滑轨相距定位,从而可以通过 滑动臂上的力加载装置施加压力且在此方面滑动臂可关于滑轨倾斜。特别具有优点的是,外壳内部空间内设置保持件,用于保持第一支承装置、第二支 承装置和压块。通过使用这种保持件形成夹钳的稳定结构,从而该夹钳工作可靠。此外,夹 钳的制造简单实施,因为通过保持件可以实现预安装和/或者可以将单个部件固定在其位 置上,而无需复杂的固定过程。有益的是,保持件对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的辊进行保持。滑轨在这些辊 上可移动地引导。特别是滑轨滑移地引导,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辊可以转动,从而在这里移 动引导是一种辊滑动支承。有益的是,保持件具有各自包括第一间隙和相对的第二间隙的间隙对,销子分别 安装在间隙中。由此支承组件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固定在保持件上。销子本身形成辊或者它 是辊的支架。此外有益的是,第二外壳件具有带间隙的相对连接板,第二支承装置的销子至少 部分插入间隙内。由此第二外壳件可以可靠地保持在外壳装置上,以封闭开口。有益的是保持件由金属材料制造。保持件于是具有必要的稳定性并可以按照简单 方式制造。例如,保持件包括第一臂、平行相距的第二臂和端侧上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接片。通过这种保持件,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提供中间空间,中间空间可以 容纳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的辊并且滑轨穿过该中间空间引导。此外,这种保持件 可以通过滑动臂插入外壳内部空间内。此外可以将部件预安装在保持件上。特别是第一臂和第二臂各自为L形并与外壳装置的造型相配合。有益的是,至少一个连接接片在第一外壳件的开口区域内定位。如果夹紧工件,那 么在该区域内作用有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接片吸收的很高的力。此外有益的是,保持件具有敞开的端侧,其与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接片的 端侧相对。 保持件可以利用敞开的端侧插接到辊保持件上。这样可以使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夹钳简单制造。特别具有优点的是,外壳内部空间内设置辊保持件,用于保持第一支承装置的辊。 辊保持件作为夹钳制造期间的安装辅助件使用。辊可以装入辊保持件内并通过辊保持件在 外壳内部空间内准确定位。可以在安装夹钳时插入滑动臂并随后插入保持件。由此第一支 承装置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在外壳内部空间内制造和定位。特别地,辊保持件设置在远离固定臂的第一外壳件的第一端侧的区域内。辊保持 件优选接触相应的端壁。由此产生辊的简单定位。然后有益的是,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的保持件利用敞开的末端插接到辊 保持件上。由此保持件可以按照简单方式与辊相关定向,从而这些辊例如可以通过销子固 定在保持件上。此外,然后辊保持件可以作为辅助定位件起到保持件在外壳内部空间内隔 离支架的作用。如果将保持件插入外壳内部空间内并插接到辊保持件上,那么保持件自动 到达其在外壳内部空间内的正确位置。有益的是,第一外壳件包括间隙,间隙内至少部分插入第一支承装置的销子。由此 辊可以按照简单方式固定在外壳装置上。销子可以在制造夹钳期间从外部穿过,以便可以 使制造简单。此外,第一支承装置可靠地保持在外壳装置上。特别具有优点的是,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基本上彼此平行定向。由此一个或 者多个工件可以夹紧在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之间,其中,夹紧力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接 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在此方面,特别是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基本上垂直于滑轨的纵向定向。由此 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夹钳产生广泛的应用可能性。特别地,滑轨穿过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或者与其对中心的延续部)引导。由 此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具有(至少)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夹钳,包括:滑轨(12;240);固定臂(22;244),所述固定臂(22;244)固定在所述滑轨(12;240)上且在所述固定臂(22;244)上面设置用于工件的第一接触面(26;80)滑动臂(48),所述滑动臂(48)能在所述滑轨(12;240)上移动;外壳装置(34),在所述外壳装置(34)上面保持第一支承装置(36)和与所述第一支承装置(36)相距的第二支承装置(38),外壳装置(34)通过所述支承装置能在所述滑轨(12;240)上移动地引导,其中,所述滑动臂(48)在所述第一支承装置(36)与所述第二支承装置(38)之间定位,以及其中,在所述外壳装置(34)上设置面向所述第一接触面(26;280)的用于工件的第二接触面(148);以及力加载装置(50),所述力加载装置(50)保持在所述滑动臂(48)上并作用于保持在所述外壳装置(34)上的压块(6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装置(34)具有带外壳内部空间(46)的第一外壳件(40),所述第一外壳件(40)具有开口(132),所述开口(132)面向所述第一接触面(26;280)并在制造所述夹钳时所述滑动臂(48)能够通过所述开口(132)进入所述外壳内部空间(46)内;以及第二外壳件(130)为封闭所述开口(132)固定在所述外壳装置(36)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克莱因汉斯勒施格哈德克洛普弗卡尔菲利普
申请(专利权)人:贝西工具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