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外固定器具,特别是一种前置式脊柱骨折复位固定器。
技术介绍
脊柱骨折的外固定治疗,多以石膏背心,热塑材料夹克式支具及各种金属支具为主。其中石膏背心和热塑支具全面接触躯干皮肤、透气散热差,不能洗澡和皮肤护理,患者痛苦不适;金属支具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固定效果不确实,不能适用于不同身高不同体型的患者,有的结构复杂、笨重,使用不便,故临床较少使用。经检索有一份名称为“板式脊椎骨折复位保持器”、专利号01234167.3公布的技术方案,其以前侧的上、下支具和后支具构成三点挤压力学系统,对脊椎骨折后突畸型的固定较为合理,亦可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但仍存在下述问题;1、纵支梁仅以中点和横支梁连接,上、下支具难免左右摆动,固定欠稳妥;2、上支具接触部皮下组织薄,单以此为支点长期抵压,会产生压迫不适并可压伤皮肤;3、纵支梁以弹簧钢板制作,缺乏可塑性,难以适用不同肥瘦体形的患者,特别是腹部膨大的肥胖患者。另外,对脊柱骨折后突畸形同时伴有侧弯的患者,迄今尚无适用的治疗矫正和固定的方法及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前置式脊柱骨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置式脊柱骨折复位固定器,由带有弧度的上板、中板、下板、上竖板、下竖板构成,其特征在于:上竖板和下竖板用螺栓连接构成纵向竖板,该纵向竖板的上、中、下位置分别连接有上板、中板和下板。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