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兴复专利>正文

一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04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宫内节育器安放器,它由带叉头的叉杆、手柄及固定于叉杆上的环状、导向支撑、定位线,以及设于两支撑内的拉杆组成。拉杆上还带有拉钩及长度刻度。该放置器在手术中可将节育器卡于叉头及拉勾上再送入宫颈内,又可迅速、方便地使其脱钩。该放置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操作安全、方便,易掌握、手术后器械清洗容易等特点。克服了同类放置器或可靠性差。手术过程中易脱落,或结构复杂,手术后消毒清洗困难等弊病。(*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宫内节育器(IUD)的安放器械,它适用于在女性体内安置宫型宫内节育器,金属、塑料复合宫内节育器及金属单环等用。目前在临床中普遍应用的宫内节育器放置器,有叉式器械及管状叉式送环器。前者仅由端部带叉的叉杆和手柄组成。手术中操作者通过位于叉杆端部的叉头将节育器送入宫腔内放置。此种器械由于叉头上无其它用于稳定节育器的械构,因此可靠性差,手术过程中既不易叉稳,即使叉稳了,在放置过程中节育器也易从叉头脱落。为了克服该弊端,有的操作者在放置前采用消毒钳或线将节育器固定后再进行,这虽然解决了手术过程中节育器脱落的问题,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而且易发生感染。而管状叉式放置器,虽然也克服了手术过程中易脱落的缺点,但由于送环的叉杆为管状,带勾的拉杆置于管内,叉杆的前部设有一供拉勾活动的槽型孔。因此,手术时不少血液及粘液通过该孔进入管腔内,手术后对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很困难,此外,上述两类器械还存在手术进行中不能准确地观察节育环送入宫腔深度的弊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稳定性好,设有叉杆送入宫腔深度指示,操作方便可靠,术后易清洗的叉式宫内节育器放置器。以克服常规放置器既不易叉稳、手术过程中又易脱落或因结构复杂手术后清洗困难,以及手术过程中不能准确观察节育器送入宫腔内的深度等弊病。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常规叉式宫内节育器安置器的叉杆上增设一环状支撑和一导向支撑,以及位于两支撑内与叉杆配合使用的拉杆;环状支撑有一个带孔的圆环;导向支撑设有上、下两个柱形圆孔及联接两圆孔的矩形通道,亦可以仅设一椭圆形长孔;拉杆的端部设有一拉勾,尾部有一用于插入手指的指环。为了控制手术中节育器进入宫腔的深度,在叉杆的尾部还设有一定位线;而在拉杆上则相应地设置测量叉杆和拉杆相对位移量的刻度;拉杆的端头至刻度起点的距离可以与叉头至基准线的距离相等,即长度相等,也可以缩短一个定值。在保证拉杆在手术过程中稳定性的同时,为了使进入宫颈后节育器能顺利脱勾,在拉杆的两侧各开设一段凹槽,两凹槽对称设置,拉杆在导向支撑内可利用该凹槽从矩形通道由下孔进入上孔中,以使节育器脱勾。本技术即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由于在叉杆上增设了一拉杆及固定拉杆的环状和导向支撑,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可使节育器稳固地卡于叉头及拉勾之间,又可平稳地将其送入宫颈内;而且当叉头将节育器一部分送入宫颈后,又可迅速、方便地使节育器与拉勾脱开。叉杆上设有定位线,拉杆后段上又设有长度刻度,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又可通过两者的相对位移来控制节育器被送入的深度,避免了常规器械仅凭经验和感觉判断,既不准确,又易发生事故的弊端,降低了手术的难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可靠性高,易掌握,手术后器械清洗容易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导向支撑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叉头,2、拉勾、3,环状支撑,4、拉杆,5、凹槽,6、指环,7、手柄,8、定位线,9、导向支撑,10、叉杆,11、刻度线,12、上孔,13、矩形通道,14、下孔,15、卡口。实施例本技术的叉杆10、手柄7、采用黄钢镀镍而成,环状支撑3,导向支撑9、拉杆5采用不锈钢。其中叉杆10、手柄7均与原叉式宫内节育器放置器的结构、尺寸相同,但在距叉头1的端部19·5cm处刻一定位线;拉杆4,本实施例的长19cm、直径φ2mm,指环6,直径1·3cm(内径),在距拉勾13·5~16·5cm处杆的两侧各加工一长约3cm的凹槽,槽深均为0·5mm;而在距拉勾端部17cm处(即比相应的叉杆缩短2·5cm)开始沿拉杆的上方朝拉勾方向每隔5mm加工一刻度线,共13根,总长度6cm。导向支撑9的上孔12、下孔14的直径均为φ2·7mm;矩形通道13,宽1·8mm;卡口15、宽为3mm,环状支撑3的孔径亦为φ2·7mm,两者均卡入叉杆后点焊牢。手术时,先将节育器套在叉头1、及拉勾2上,握住手柄7,并用食指勾住指环6,适当用力向后拉紧,使节育器在叉头1、及拉勾2、上固紧,此时拉杆4置于导向支撑9的下孔14内。当节育器随叉头1、送入宫颈口后,将拉杆的凹槽5对准矩形通道13、向上抬起而进入导向支撑9的上孔12内,位于拉杆4端部的拉勾2、绕环状支撑3、在稍稍偏离叉杆4的轴线向下方转动,到拉勾2转到与叉杆错位时,放松拉杆4,节育器在叉杆10的作用下被顶离拉勾2,此后拉杆向后退出,再按手术前测得的宫腔深度值减去叉杆长于拉杆的2·5cm后所得值,作为拉杆上对应的刻度值对准叉杆上的定位线,然后将两杆用手相对固定,再继续通过叉杆将节育器送入宫腔内,当观察到拉杆的端头接触宫颈口时,即表示节育器已被安放到位,将叉杆抽出、结束手术。权利要求1.一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包括叉杆、叉头、手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拉杆;在叉杆上还设有一环状支撑、一导向支撑,尾部还设有一定位线;拉杆的端部设有一拉勾,尾部有一用于插入手指的指环。在拉杆的正上方设有刻度线;拉杆通过环状支撑及导向支撑与叉杆联接。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两侧各开设有一段凹槽,两凹槽对称设置。3.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支撑设有上、下两个柱形圆孔及联接两圆孔的矩形通道;亦可以仅设一椭圆形长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宫内节育器安放器,它由带叉头的叉杆、手柄及固定于叉杆上的环状、导向支撑、定位线,以及设于两支撑内的拉杆组成。拉杆上还带有拉钩及长度刻度。该放置器在手术中可将节育器卡于叉头及拉勾上再送入宫颈内,又可迅速、方便地使其脱钩。该放置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操作安全、方便,易掌握、手术后器械清洗容易等特点。克服了同类放置器或可靠性差。手术过程中易脱落,或结构复杂,手术后消毒清洗困难等弊病。文档编号A61F6/00GK2117867SQ9221431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屠兴复, 江伟, 陈孝路 申请人:屠兴复, 江伟, 陈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器,包括叉杆、叉头、手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拉杆;在叉杆上还设有一环状支撑、一导向支撑,尾部还设有一定位线;拉杆的端部设有一拉勾,尾部有一用于插入手指的指环。在拉杆的正上方设有刻度线;拉杆通过环状支撑及导向支撑与叉杆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兴复江伟陈孝路
申请(专利权)人:屠兴复江伟陈孝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