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62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是一种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打鼾的保健用品。其外廓为弹性的“U”型体,“U”型体两端部向内收紧形成夹体,在夹体端部分别有向内侧对应的一对光滑凸台,形成夹头。利用鼻夹夹持在鼻中隔部,对鼻孔通道有扩张的效果,帮助有鼾症的人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打鼾;对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有改善缺氧现象的作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是一种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打鼾的保健用品。睡眠时打鼾一般是由于呼吸道不畅引起的,打鼾不但影响自身睡眠质量,也易影响他人。为此,一此鼾症患者用药用减少鼻孔阻塞,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本技术提出一种用辅助装置改善打鼾的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且方便使用的鼻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外廓为弹性的“U”型体,特点是“U”型体两端部向内收紧形成一夹体,在夹体端部分别有向内侧对应的光滑凸台,形成夹头。使用时,两夹头分别插入两鼻孔内,两凸台有弹性的夹住鼻中隔,利于夹持牢固,使呼吸道通畅。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之使用的舒适性,所述鼻夹头部的一对凸台之相对面为光滑的平面,使鼻夹在夹持状态时,由夹持点改为夹持面。本技术可选用无毒之热塑性材料,如聚烯烃材料,聚氯乙烯,聚酯材料等。鼻孔口温度会使鼻夹材料变软,使夹体与鼻中隔的夹持面间接触更贴切,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利用鼻夹夹持在鼻中隔部,对鼻孔通道有扩张的效果,帮助有鼾症的人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打鼾;对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有改善缺氧现象的作用。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详述。附图,鼻夹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如图,鼻夹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用于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外廓为弹性的“U”型体1,“U”型体1两端部向内收紧形成夹体11、12,在夹体11、12端部分别有向内侧对应的一对光滑凸台111、121,形成夹头。本实施例一对凸台111、121之相对面为光滑的平面。本技术用无毒热塑性聚烯烃材料制成,在体温条件下使鼻夹软化、但仍然保持夹体所需的刚性。具有使用舒适、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效防止打鼾的作用,进而,改善鼾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外廓为弹性的“U”型体,其特征在于“U”型体两端部向内收紧形成夹体,在夹体端部分别有向内侧对应的一对光滑凸台。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凸台之相对面为光滑的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用于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是一种用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打鼾的保健用品。其外廓为弹性的“U”型体,“U”型体两端部向内收紧形成夹体,在夹体端部分别有向内侧对应的一对光滑凸台,形成夹头。利用鼻夹夹持在鼻中隔部,对鼻孔通道有扩张的效果,帮助有鼾症的人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打鼾;对剧烈运动的运动员,有改善缺氧现象的作用。文档编号A61F5/00GK2378017SQ98247350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陈建桥 申请人:上海健妮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夹在鼻中隔部的鼻夹,外廓为弹性的“U”型体,其特征在于:“U”型体两端部向内收紧形成夹体,在夹体端部分别有向内侧对应的一对光滑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