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维才专利>正文

竹质材料外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713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竹质材料外固定器,包括符合四肢、内、外、前、后四块外固定夹板,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块固定夹板,是由3-9块小长方体的竹质材料用线编织、穿线连接,或用粘结剂和网布粘贴组成的帘式夹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骨科外固定器材,主要用于脊柱、四肢创伤疾病外固定。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到用竹质材料制作用于人体骨折的外固定夹板。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外用于脊柱、四肢的外固定器有金属的、塑料的、木质的、石膏的,还有牛皮的,上述外固定器对骨折的整复、固定、骨折的愈合康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金属板固定器柔性差,容易造成肌肉损伤、骨骼变形,石膏固定不易调整,同时金属、石膏因透视与X线不宜显影,对复位和骨痂生长愈合进展状况无法掌握;杉木夹板易折断破碎、固定不牢,柳木易变形,松紧难掌握,易生多种并发症,此外价格也较贵。本技术与现有外固定器相比,竹子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所需设备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竹材料可塑性好、弹性好、韧性好,产生一定的应力,经久耐用,可回收,反复使用,符合人体解剖、固定安全可靠、动静结合、筋骨兼治、医患配合、功能与愈合同步进行,疗效佳;与穿针结合灵活应用,兼有固定、加压、延伸等多功能特点;竹质固定材料易被X线穿透,透视与摄片影象学清晰,便于了解复位与骨痂生长情况,及时调整、补救和纠正,提高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及疗效。利于推广普及,尤其适合中小城镇、农村、贫困地区患者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脊柱、四肢创伤和疾患的病人提供一种便操作、固定安全可靠、有效、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竹帘式新型外固定器。本技术的目的是由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的将竹质经过锯切、蒸煮或火烤、软化、分层、模压、变形、定形、抛光、钻孔等一系列特殊加工工艺处理,制做成每块都符合人体脊柱或四肢解剖形状,有大小规格标准、长、宽、厚、弧度、角度的帘式外固定器。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由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用竹质材料加工单个的竹质长方(形)体材料,把每块单个竹质长方体竹片排列组合在一起,横向用线编织、穿连或网布粘贴在一起成为一块固定夹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一定形状是把外固定器塑成与人体脊柱或四肢解剖形状相匹配的样式。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外固定器是把每组或每套使用的外固定器的每块板加工成若干纵向的小长方体条块,并根据需要在内、外、前后的板块组的中间一块做成厚度一样,宽度较大一些的(宽6毫米-12毫米,厚3毫米-5毫米)长方体,并用结实的细尼龙线横向数道编织连接成板。以配合横穿骨骼的克氏针在骨折线两端临时钻孔通过,作加压、延伸、内外固定用。根据肢体骨折部位选用相应的外固定夹板,以大腿股骨骨折为例,选用大腿外固定夹板(附图①、②、③、④),先将骨折部位复位后,根据三点应力原理,在外固定夹板相对应处附一定厚度纸或纱布垫,用胶布固定牢靠,将内、外、前、后,(如附图①、②、③、④)四(四个一套)固定夹板上于骨折大腿,用线捆、粘贴、初步固定,最后用扁带或粘贴带四根,将夹板均匀,松紧适度地环捆,或悬吊于三角巾或置于竹质外固定支架上,通过X光和透视,看复位固定情况,于1-3周内密切观察患肢末捎血循,感觉和运动,便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和交待注意事项,确定病人治疗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外固定夹板,分内、外、前、后四块板,每块板由若干纵向长方体块组成,横向4-6道用尼龙线编织连接成板,长方形体条块侧面有2-4处5毫米-6毫米相接触外,其余部分为有05毫米-2毫米的间隔缝隙,固定夹板中间的小长方体相对较宽,约6-12毫米,其目的是备临时穿孔,便于由骨折线两端冠状面或矢状面径穿出的克氏针通过,以加强固定,加压、延伸的作用。四肢的内、外、前、后夹板分大、中、小、三种规格,以适应人们年龄大小、个体高矮、骨骼长短、肢体粗细使用,每块板两面用网布、毛毡或孔胶海绵垫铺,粘贴平整,外罩轻薄绒布套,正反活用,均匀受压,防止窗户水肿。根据骨折或损伤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竹质夹板的长、宽、厚尺寸和弧线高度也不同,竹子夹板可分薄、中、厚三种规格薄竹质夹板为0.1-2毫米厚,主要用于婴幼儿;中等厚的竹质夹板为2-3毫米,主要用于青少年;竹子固定夹板在4-5毫米的,主要用于青壮年。竹质夹板的长为200-370毫米,宽为25-75毫米,前臂内侧板近端远端各呈25°-30°,小腿内、外、后远端呈“S形”。超肘、超踝夹板折弯成90°,超膝夹板成15°。结合本文的附图将会更好地理解上面的简述和下面的说明,为了叙述本技术,附图中出示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但是必须明白,本技术并不仅仅是限于所示的具体结构和方法。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大腿骨折外用竹质外固定夹板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大腿骨折外用的竹质外固定夹板所选用的第二图3所示为本实新型的大腿外固定夹板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图。图4为用线编织竹质夹板图。图5为图2的(A-A)剖视图。图6为图3的(B-B)剖视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第一实施例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其结构为由3-9块长方体竹片组成一块夹板。如图中1为凹槽、2为穿线孔、3为缝间隙、4为长方体竹片之间的缝隙、5为宽竹片。在每2块竹片接触侧面开有0.1-0.5毫米的缝隙,缝隙的长度可根据竹片长度在纵向为1-3个,每缝隙的纵向之间留一段间隔距。在每块竹片横向钻有2-6个小孔,把尼龙线分别穿入孔内,把长竹片排列靠拢,拉紧尼龙线固牢,使长竹片连为一体,成为一块固定夹板。在连为一体的固定夹板的一端,(如图2所示下端),挖出一个带弧线的凹槽,便于股骨髁上行骨牵引的史氏针穿过。如股骨骨折病人未行股骨髁骨牵引,则不挖带弧形的凹槽。图3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第二实施例的说明图。在本实施例中,1为网布、2为长方体竹片接触面。在每条长方形的小长竹片组成每块的夹板前后面上,用适用于医用的粘胶剂和网布,把长方形竹片粘接成一块固定夹板。图4作为本实施所选用的第三实施例的说明图,图中1为尼龙编织线。本实施例是将竹质材料制做成薄片,把竹片厚度1毫米,宽5毫米长方形竹片,横向用尼龙线编织2-8道连结在一起,组成一个固定夹板。适用于婴幼儿骨折后使用。本技术所述的竹质材料,还可加工、变形、组合组装做成外固定架。如颈支架、肩背横“8”字支架、肩外展支架、胸腰支架、髋外展支架、下肢托马氏支架等。本技术的人都会认识别,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广义概念的情况下,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竹质材料可作各种变动。因此,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而应包括所有在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范围精神的各种竹质外固定夹板和外固定支架的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竹质材料外固定器,包括符合四肢、内、外、前、后四块外固定夹板,外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块固定夹板,是由3-9块小长方体的竹质材料用线编织、穿线连接,或用粘结剂和网布粘贴组成的帘式夹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质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夹板的每个长竹片之间间隔设有0.5-2毫米的缝隙,或在板的横向钻有孔,用线将每块长竹片穿连连接成一块固定夹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长方形竹片组合的夹板其中间一块竹片要宽于左右的竹片,为8-12毫米,板的一端为弧形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质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长方体竹质夹板,两面是用医用粘结剂和网布粘贴成一块固定夹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板,其特征在于用线将长方体的小竹片编织成一块固定夹板。专利摘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维才
申请(专利权)人:吴维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